第139章
作品:《开局即抄家?为保命我缠上他》 韩明安推开房门,见元景淮倚在对面栏杆上。
听到动静,他缓缓抬眸,眼中闪过一丝痛楚,“韩明安,你护不住她。”
“微微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韩明安反手合上门。
“两年前,她是我的未过门的妻子。”
韩明安神色不变,“现在与你无关了。”
元景淮突然转身,“跟我来。”
两人来到走廊尽头的厢房里。
“她不叫谢初微。”
“我知道。”韩明安从容落座,“谢知秋是她的本名。”
“那她在京城的过往……”
“我都清楚。”
“包括她与我……”
“不重要。”韩明安打断他,指尖轻叩桌面,“两年前我在山贼手中救下她时,她头部受了伤,醒来后什么都不记得了。”
元景淮的眼神瞬间黯淡,“难怪她认不出我,大夫怎么说?”
“全凭天意。或许见到旧人旧物就能想起,又或许……”韩明安顿了顿,继续道,“她潜意识里不愿记起,一辈子都想不起。”
“想不起来...也好。”元景淮苦笑。
沉默片刻,他突然正色,“别带她去京城。那里有你招惹不起的人。”
“世子而已,”韩明安冷笑,“我绝不会抛下自己的娘子。”
“你懂什么!”元景淮猛地站起,“两年前是她先离开我的!”
“若你真心护她,她怎会离开?”
“我是康王世子的亲外甥!她与舅舅的恩怨,我根本不知情。可她连问都不问就走了!是她抛弃了我!”
元景淮的声音渐渐低下去,他抬手拭去眼角的泪,“罢了,你既娶了她,就好好待她。若是让谢姐姐受半点委屈,我元景淮就算拼上这条命,也定要你百倍偿还!”
韩明安起身,“这是自然。”
走到门口时,身后传来元景淮哽咽的声音,“让我见见她...就一面...”
他脚步微顿,“我要先问问微微的意思。”
韩明安回到厢房,屋内炭火正旺,谢初微侧卧的身影映在纱帐上。
听见动静,她撑着身子缓缓坐起。
“还没睡?”韩明安解下外袍挂在屏风上,在炭盆前站了片刻,待身上寒气散去,才走到床沿坐下。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谢初微垂着眼,直到韩明安温声开口,“元公子想见你一面。”
她手指微顿,摇了摇头。
元景淮,是她亏欠最多的人,她不知道怎么面对他。
“那我们明日便启程去京城。”
“好。”
谢初微往里侧挪了挪,掀开被角。
韩明安将锦被掖回,俯身时发丝扫过她脸颊,一个吻落在她眉心,“我去沐浴。”
……
翌日清晨,荷雨端着铜盆推门进来,低声道:“老爷,夫人,元公子在门外候着。”
韩明安闻言走出房间,打开房门,元景淮依在对面栏杆,正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微微不愿见你。”
元景淮静默片刻,唇角扯出一抹苦笑,转身离去。
扬州码头。
韩明安先下马车,转身掀起车帘,谢初微将手轻轻放入他掌心,抬眼就看见元景淮站在岸边,手中握着一卷书册。
他看见她,咧嘴一笑,那笑容明亮得几乎刺眼。
谢初微身形微顿。
元景淮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她,直到二人走到面前,他将那册子递到谢初微面前,“谢姐姐,这个送你路上解闷。”
书册封面上,写着“话本”二字。
谢初微垂眸片刻,还是伸手接过,“多谢元公子。只是公子日后……还是少看些话本罢。”
她扭头看向韩明安,“夫君,我们走吧。”
韩明安点点头,牵起她的手,对元景淮道:“元公子,告辞。”
元景淮站在原地,目送他们登船。
船舱内,谢初微翻开那话本。
上面写的正是在茶楼里听过的故事,里面的字是元景淮亲手写的,字迹清秀,还有几处涂改的混迹。
她轻轻合上册子,递给荷雨,“收起来吧。”
窗外,江水悠悠,一路向北。
……
腊月初的京城,寒风扑面而来,比起扬州确实更冷些。
码头上,云昌伯府的管家领着仆从已候了多时,见他们下船,连忙上前行礼,“大少爷、少夫人一路辛苦。老奴姓李,夫人已备好宅院,特命老奴在此迎候。”
韩明安微微颔首,“有劳。”
伯府马车内铺着厚厚的貂绒垫子。
约莫两刻钟后,马车停在一座宅院前。
“这宅子是夫人精挑细选的,”李管家引着他们往里走,“与伯府就隔着一条街,往来便宜。”
穿过垂花门,前厅宽敞,后院雅致,比起韩家在云阳的宅子,这里不仅大了许多,陈设也更为精致。
圆福带着随从将箱笼抬进院内。
韩明安对李管家道:“有劳李管家带路,我们去拜见母亲。”
云昌伯府的正厅里,炭火烧得正旺。
韩母端坐在上首,见他们进来,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待二人行过礼入座,丫鬟们立即奉上热茶。
“路上可还顺利?”韩母关切地问道。
“劳母亲挂念,一切安好。”
韩母的目光落在谢初微隆起的腹部,“五个月了吧?可有什么不适?”
“多谢母亲关心,”谢初微靠在软枕上,轻抚肚子,“只是偶尔觉得疲倦。”
“这是常理。”韩母点了点头,“我已请了城里最有经验的稳婆,今日就随你们回府照料。”
“多谢母亲。”
“你们一路劳顿,今日先回去好好歇息,日后得空常来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