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颁奖嘉宾,舒尔茨!

作品:《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您先看看这篇论文!”


    早有准备的塔拉格兰神秘一笑,将之前打印好的论文递给孔涅。


    “三次丢番图方程的一种特殊解法?”


    看到这篇论文,孔涅瞪大眼睛,心中已然大概猜到了些什么。


    但正因为猜到了,反而让他眼睛瞪得更大!


    “您看过这篇论文?”


    塔拉格兰同样从孔涅的反应中得到一种猜测。


    “hui  chen?”孔涅平复心情,问道。


    “是他!”塔拉格兰给予肯定的回答。


    “他真的是那个华夏的参赛者?”


    这一次,是站在孔涅身后的学生惊呼出声。


    这无疑是很失礼的行为,但心中惊骇的他已经忘记了这些繁文缛节。


    “当然!”


    塔拉格兰再次点头,“我们已经跟华夏代表队确认过了!”


    孔涅这位学生张大了嘴巴,一时竟然失语。


    不久前他还认为华夏参赛者高分低能,难以在数学界有什么成就,转眼间人家就发了一篇核心期刊,不说未来,至少,现在人家在数学界的成就,已经与他持平了。


    所以,到底是这个人不一样,还是,华夏变了?


    孔涅苦笑摇头,“这不巧了吗,人家看不上你,可同样也看不上我啊!”


    “您老已经跟他接触过了?”


    塔拉格兰大为惊奇,由衷的感叹到,“您老当真是慧眼如炬!”


    孔涅摇头,随即将草坪课堂上发生的事情跟塔拉格兰讲了一遍。


    “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天才!”


    塔拉格兰听完,再次给出自己的评价。


    “所以他老师到底是谁?”


    “竟然连菲奖得主都挖不动他的墙角?”


    孔涅摇头,他还真准备调查一番陈辉的身世,但大洋阻隔,即便是互联网也无法完全消除这段距离带来的阻碍,文化和习俗的差异,让他们短时间内并没能找到太多有用的信息。


    想了想,他再次拿起电话,拨通了《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主编霍夫曼的电话。


    “恭喜你,走了狗屎运的霍夫曼!”


    电话接通的第一句话就搞得对面一愣。


    然后孔涅在霍夫曼破口大骂之前开口说道,“你知道那篇发表在你们杂志的作者有多年轻吗?”


    骂人的话都已经到了嘴边,霍夫曼忍了下来,但他没有说话,如果孔涅不能给他个满意的答案,他不介意把咽下去的话再吐出来,吐到孔涅的脸上。


    “十六岁!”


    “十六岁啊!”


    “什么?”


    听到这话,霍夫曼哪里还记得什么骂人的话?


    “你是说那篇《三次丢番图方程的一种特殊解法》?”


    孔涅前不久才问了这篇论文的作者信息,现在打电话过来,自然只可能跟这篇论文有关。


    “没错!”


    “那个小家伙现在正在萨克雷参加IMO!”


    孔涅给出肯定的回答。


    “偶!”


    “谁能想到你这个老家伙有一天狗嘴里也能吐出象牙来!”


    霍夫曼喜形于色,“感谢你跟我分享这个消息,老伙计!”


    “也感谢你今天竟然都没有骂我,老伙计。”


    孔涅嘴角含笑,“这倒让我很是不习惯呢!”


    “son  of  bitch!”


    霍夫曼嘴炮一句立即挂断了电话。


    兴奋的他立马从椅子上坐了起来,来到电脑前,再次打开邮箱,将那封投稿邮件找了出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期刊的影响力可以给作者带来巨大的加持,但同时一本期刊的影响力,也会因为优秀的作者而提升。


    十六岁就能写出这种水平的论文,其未来可想而知!


    在这个年纪能够比他强的,也就只有数学界那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了。


    比如高斯,11岁发现二项式定理,12岁提出几何证明,18岁提出质数分布定理与最小二乘法,19岁时首次提出并严格证明了二次互反律……


    而陈辉的这篇三次丢番图方程解法的论文,比起高斯这个年纪做出的成果也不遑多让了!


    他没有任何道理不看好这个年轻人。


    即便之后他的集大成之作或许不会发表在《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但作为第一个刊载这位天才的期刊,同样能蹭到一部分余晖。


    并且,若是能够与这位少年天才打好关系,未来他的论文未必不能发表在他们期刊。


    对于真正的大佬来说,反而没有那么看重所谓的四大顶刊,因为他们的成果,哪怕是发表在社交媒体上,也同样能够引起数学界的轰动。


    当然,他也不知道那个小家伙能不能做出这样的成果,但这并不妨碍他现在跟那个小家伙打好关系,甚至,可以收为己用!


    这个念头一起,就像是野草一般在霍夫曼心头疯狂生长,再也无法熄灭。


    很快,他走出办公室,来到波恩大学的校园中,径直往数学院的方向走去,那里,有伯恩大学的传奇,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最年轻的菲奖得主——舒尔茨!


    他很有自知之明,想要收陈辉为己用,他是肯定不够的,否则孔涅就不会给他打这个电话,而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孔涅打这个电话过来,已经说明,孔涅没能收那个小家伙当学生。


    既然孔涅都不行,他去了也白搭。


    但有一个人,一定可以!


    他相信,在当今数学界,没有人能够拒绝舒尔茨的邀请。


    ……


    9月14日,天空再次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九月的巴黎总是这样,让人容易陷入浪漫的氛围。


    IMO颁奖典礼和闭幕式在一个篮球场中进行,数百位参赛者冒着小雨,百川归海般的走进体育馆。


    前排,华夏、米国、大鹅一直是IMO竞赛强国,这次的成绩也依旧如此,他们自然拥有坐前排的资格。


    至于岛国代表队,依旧坐在中间靠后的位置,即便他们去年拿到了团体赛冠军,也没能为自己赢得一个靠前的位置,事实也证明了主办方的远见,今年他们直接被打回了原形。


    台上主持人卖力的说着话,先是赛事组委会理事长讲话,然后是萨克雷校长,然后是巴黎市长……却没有多少人在认真听着,这一点倒是出奇的东西统一,同样冗杂的废话连篇,学生们同样的没人在意。


    米国代表队中,约翰和汤姆似有若无的向华夏代表队的方向看去,他们看到了那个家伙,却并没有从这些人的脸上看到他们期望的那种情绪。


    “怎么没有听说那个家伙被取消比赛资格的消息?”


    “只是消息没有传出来吧,他肯定会被取消成绩的!”


    约翰汤姆两人低声讨论着。


    “下面有请此次IMO特邀颁奖嘉宾,来自伯恩大学的教授——舒~尔~茨!”


    主持人激昂的声音终于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当会场中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时,全场一片哗然,发出如同海浪般的惊呼后,体育馆内像是飞进了一群蜜蜂,嗡嗡嗡的好半天都没能停歇。


    直到舒尔茨真的站到主舞台上,现场的轰动才稍微得到点控制。


    “此次IMO共有六位参赛者获得满分,其中一位获得特别奖,下面有请来自大鹅的马克西莫夫·亚历山大……来自华夏的hui  chen,上台领奖!”


    最终还是主持人利用科技的力量——大音响,压制住了会场的杂乱讨论声,也或许是大家都在等待着这一刻。


    约翰汤姆两人对视一眼,看着走上台领奖的陈辉,眼中有些茫然。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陈辉不仅获得了满分,还拿到了特别奖!


    高振坐在岛国代表队中,看向领奖台,大脑一片空白。


    【恭喜宿主,在国际赛事上取得第一名,自由属性点+1】


    站在领奖台上,捧着奖杯,看着眼前弹幕,陈辉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笑如同阳光般,刺痛了那些躲在阴暗角落的老鼠。


    “恭喜你!”


    颁奖嘉宾舒尔茨看着眼前这个少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谢谢!”


    陈辉礼貌回应,这位天才数学家的名字他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如今终于见到,他也有种传说照进现实的感觉。


    “有没有兴趣来伯恩大学,当我的学生?”


    把奖杯递到陈辉手里时,舒尔茨嘴角含笑,状似不在意的说了一句。


    同在领奖台上的其他几位IMO满分选手早已经张大了嘴巴,他们当然知道前几天陈辉拒绝菲奖得主孔涅的事情,但现在向陈辉发出邀请的,那可是舒尔茨啊!


    就像是金庸小说中的郭靖、萧峰、逍遥子这样的人物来问一个少年,愿不愿做他徒弟一样。


    这谁能拒绝?


    甚至以舒尔茨如今在数学界的成就和名声,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好意思,我已经有老师了!”


    然而,舒尔茨得到的答案与孔涅、塔拉格兰一样。


    李泽翰差点当场大骂陈辉糊涂,这可是舒尔茨,可不是孔涅和塔拉格兰,但在这等场合下,他最终还是没有这个勇气。


    邓乐岩王潇两人呼吸急促,目光有些呆滞。


    那可是舒尔茨啊!


    他怎么敢的?


    他疯了吗?


    “what  a  pity!”


    舒尔茨笑着发出了与孔涅一样的感叹。


    但比起孔涅和塔拉格兰,但就淡然了许多,看了陈辉的论文,见识了陈辉本人后,他的确对这个小家伙很感兴趣。


    他当年也是十六岁拿到了IMO金牌,这个少年与他当真很像!


    不过他也只是感兴趣而已,并不是非要收这个学生不可,如今他正值当打之年,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他也相信,自己还能做出更大的成果,他也相信,这个小家伙就算再强,也不可能比他强!


    他答应来当颁奖嘉宾也并非完全是为了陈辉而来,不过是正好有空,正好听说了这样一号人物,见猎心喜的想来看看而已。


    ……


    “塔拉格兰先生,这不公平,他都已经接受高等数学教育了,再来参加比赛,拿到特别奖,这对其他参赛选手不公平!”


    IMO组委会办公室中,米国领队向塔拉格兰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够了!”


    “华夏代表队已经提交了hui  chen的学籍信息,符合比赛规范,同时几位满分选手的答卷也已经在官网上公示,如果你们能找到其中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欢迎来组委会举报。”


    “但请不要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无理取闹!”


    塔拉格兰懒得跟这种垃圾浪费时间。


    陈辉自然同样如此,他都没工夫去计较是谁举报的他,自由属性点到手,他在回到酒店后,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加点。


    “创造力,给我加点!”


    刹那间,还不等陈辉唤出面板查看属性,一道道灵感就雨后春笋般在脑海中涌现,前些天没能抓住的那些灵感,再次回来。


    并且这一次,还更加清晰!


    轰隆!


    如同雷霆划过黑暗的天空,照亮了陈辉混沌的脑海。


    “镜像对称!”


    “是了,关键在于镜像对称!”


    在这样的状态下,陈辉很快抓住了破局的关键点!


    物理与数学本就息息相关,但通常都是物理学家将数学当成工具,来解决物理中遇到的问题。


    以前的陈辉也是如此!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数学,就是物理!


    物理,也是数学!


    数学结构与物理现象之间本就同源,拓扑序的代数约束对应自守形式的解析性质,实验可观测量的离散性对应模形式系数的数论刚性,高维拓扑响应对应低维朗兰兹对应的纤维化提升……


    一旦建立起这样的对称关系,一旦接受“物理系统的对称性与响应本质上是数论对象的几何实现”,则所有技术难题均可转化为已有数学工具的组合创新。


    这一思维跃迁将彻底改变凝聚态物理的研究范式,使其成为探索数学宇宙的“实验望远镜”!


    无数灵感在陈辉脑海中碰撞,如同混沌初开,宇宙开辟,一条通天大道已然展现在陈辉面前。


    当然,想要真正走到彼岸,陈辉还需要根据这些灵感去将大道真正的铺起来。


    一步步的去建立起建立“拓扑-数论”标准模型,开发实验可测的“模形式探针”,最终构建高维朗兰兹-拓扑理论!


    钢笔在草稿纸上不断飞舞,灵感化作一个个符号出现在洁白的纸张上,陈辉彻底沉浸在了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