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样又不一样

作品:《我们医院又穿了

    王强继续:“空的地方不多,西和南好像联着什么,全都被沙子盖住,没有绳索之类的安全护具不能随便下。”


    大家又稍微松了一口气。


    王强、文浩和周洁,是院内知名的“找人组”,全院希望全都寄托在他们身上。


    所以,邵院长第一反应就是找供应科。


    供应科离院长办公室有些远,供应室保科长今天在不在医院都不知道。


    走廊外传来推车轮子吱呀吱呀的声音,似乎推了有些重量的东西,吱呀声很低沉。


    “邵院长,”供应科保科长又白又胖的包子脸出现在办公室外,“各个科室用的对讲机,探路用的厚实防尘服、铲子和其他工具,我都准备好了。”


    下一刻,保科长和王强的手握在一起:“要什么尽管说,这次我们供应科人是全的,还有,今年初还添了不少装备,液压叉车有两台了,挖掘工具和攀登用的安全索具备了五大箱。”


    邵院长被保科长感动了,是的,自己只有书面经验,但是他有这么多好下属和人才,有什么可怕的?


    清了清嗓子,邵院长郑重其事宣布:“会议正式开始,现在讲三点。”


    “第一点,我们医院又穿了,还和上次不一样。但,要像上次一样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


    “第二点,做思想工作的同时,尽快统计全院人才,汇总到我这里。”


    “第三点,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随时找我,我一直都在。”


    “大家还有什么需要现在就提,没有的话,大家领取对讲机散会。”


    于是,一群人排队向保科长领对讲机,意外发现每个科室有三个对讲机,纷纷向保科长竖起大拇指,然后调频道。


    邵院长开会向来简单明了,说完以后忽然发现自己好像有疏漏:“哎,动物园这两天没送动物过来吧?”


    之前写报告,邵明听郑院长说医院里有大熊猫和小熊猫的时候,一颗心都快蹦出嗓子眼了。


    “没有吧?”大家互相询问。


    “那就好,”邵院长松了一口气,“散会。”


    大家领了对讲机回各自的科室,急诊蒋建国也带着人走了。


    很快,刚才挤不进人的办公室空空荡荡,邵院长胳膊垫在脑后,闭上眼睛,神情有些痛苦。


    后悔啊,真是太后悔了。


    邵院长叹气,之前纯书面体验以后,那叫一个羡慕后悔啊。


    羡慕郑院长他们的奇特经历,后悔自己那天应该请假,不然去体验的就是自己了。


    错过上次的机会,邵院长每次看着医护们和郑院长的特别手机链,各科的特色装饰品,都特别心痒痒。


    现在……更后悔了。


    没事羡慕什么?


    这事真轮到自己身上,只觉得压力很大,没半点兴奋激动。


    没时间排解情绪和压力,邵院长抹了一把脸,向急诊走去。


    第一项任务就是16名病人,去哪儿找?


    ……


    抢救大厅里,邵院长看到了池敏和时萱,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郑院长转述得特别详细,什么人都记得。


    于是,邵院长和蔼地问池敏:“小池啊,怎么穿了以后还能再穿呢?”


    池敏梗了一下,弱弱地回答:“可能是快穿?”


    “快穿又是什么?”邵院长遇到了新难题。


    “其实,群穿没有快穿的。”池敏的声音更低了。


    “哦。”邵院长完全不明白但也不纠结,既然遇上了就别管它以前有没有,迎难而上才是正事。


    16名病人确实很多,但医院这一年的准备也不算白工,能派上用场。


    院内院外完全是两个温度,寒风刺骨。


    医院西门柏油路的尽头,一群穿戴非常厚实的人正在忙碌。


    供应科的保科长,正在替保安队长王强上安全绳,确定安全扣都系好,又用力拉了好几下。


    供应科其他科员努力挥动铁铲,尽可能清理尽头覆盖的厚厚沙土,很快就铲了两小堆出来,铲着铲着忽然就有了新发现:


    “哎,快看,这是大砖块吧?”


    大家立刻围过来,踩了又踩:“唉,还真是。”


    这一发现让大家铲得更快更用力了。


    半小时后,硬是凭人力铲出了一条向下的砖石阶梯。


    王强踩着阶梯下去的同时,还拿把铲子,边下边铲,忽然铲子碰到了什么,哗啦一下,覆盖的厚厚尘砾大片大片滑落。


    下一秒,王强就被大家紧急提了上去。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保科长吓得心脏乱动,但穿越就是这么刺激,忽然回来的这一年多时间,老觉得生活有那么一点平淡。


    王强随手扯了根树枝,在薄沙上画:“医院可能落在了这个城中心的最高处,刚才沙土崩了一大块,我看到下面不远的地方有个屋顶,还有一段土墙。”


    ???


    “啊?我们医院在什么塔顶?”


    “不可能,要多大多结实的塔才能撑得住我们医院?”


    王强想了想:“你们把我放下去,我让你们拉再拉。”说完,就背了两把铲子下去,边下边敲边挖,沙土层就像预想的,层层崩裂散落。


    “放!”


    王强每喊一声,就放下半米。


    “放!”


    “放!”


    王强的声音还在继续,保科长有点慌了:“放多少米了?怎么还不停?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话音未落,勒在大家胳膊腰间的绳子忽然松了,承重全无。


    吓得保科长向下面扯着嗓子喊:“王强?强哥!”


    没有回答。


    这下都急了,纷纷喊:“强哥!”


    保科长赶紧掏出手机,刚要拨号才反应过来没信号,气得差点把手机扔了,忽然,别在腰间的对讲机响了:“保哥别慌,我踩在墙头上,没事。”


    “真没事?”


    对话机的声音很清晰:“你们把绳子全都放下来,我到处看看。”


    “行!保持联系。”保科长和科员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偏偏这时,好不容易缓和的风又吹起来。


    即使戴着护目镜和口罩,飞舞的灰黄沙尘都让保科长眼前一黑的程度,不夸张,风一大,护目镜很快就蒙一层灰沙,过五分钟就要擦一下,不然什么都看不清。


    守在上面的科员也一样,好在是医院,口罩护目镜要什么有什么,不然让他们这样守在外面,估计一小时就被活活呛死了。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尤其下面还有同事在冒险,虽然全院都知道“强哥”的厉害,但这沙尘漫天、沓无人烟的地方太吓人了。


    保科长擦了不知道多少次护目镜,被口罩憋得满脸通红,紧张得心砰砰直跳,再看一眼同事们,好吧,都一样,但都两眼放光是怎么回事?


    就在他们焦急等待的时候,各科医护们都在努力做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邵院长根据之前的总结经验,把抢救大厅和二楼留观室的病人全都送入病区,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消毒清理工作,准备迎接新病人。


    抢救大厅和留观室的清理工作一完成,急诊蒋主任和护士长周洁已经重新排班完毕,大厅和留观各留两个人,其他人抓紧时间休息。


    邵院长坐在办公室里,整理人才统计表,喝了一口茶,暗自庆幸院内增添了设备,不然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病人……不敢想。


    忽然,对讲机传出器械科荆科长的声音:“邵院长,现在有件棘手的事情。”


    “你说。”


    “我们医院新风系统和层流室的过滤膜三个月换一次,本来下个月才要换,现在外面风沙吹不停,滤芯和过滤膜消耗很快。”


    “一年换四次的过滤膜和滤芯不会准备很多……”


    “库存还能撑多久?”


    “最多三天,”荆科长急得不行,“本来下一批滤膜滤芯后天就能收到。”谁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


    “好,我知道了。”邵院长特别淡然地接话。


    对讲机关闭,办公室里静得吓人。


    平时习以为常、总是被忽略的事情,总是在失去时才知道珍贵。


    医院新风系统有三层过滤,保证医院内空气相对干净;而烧伤病房、手术室和重症监护病房等等层流室,可以减少危重病人感染的机会。


    这一切都归功于及时更换的滤芯和滤膜,哪怕像上次一样穿到山青水秀的地方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可这次,偏偏遇到沙尘暴。


    也就是说,如果三天内不能开启自净系统,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都将关闭,之后不久,全院就只能呼吸未过滤净化的空气……


    到时候,全院各处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就会集体大狂欢,后果不堪设想。


    邵院长摘了眼镜,捏了捏鼻梁,深呼吸,然后拿起对讲机联系保科长。


    关掉对讲机,邵院长的头隐隐作痛,好消息是医院下面有城墙和屋顶,保安队长艺高人胆大解开绳子自己下去了,坏消息是一个半小时了还没上来还联系不上。


    这可怎么办?


    再组织一批人下去?还是静静地等?


    当然,相对于邵院长,保科长他们对王强有“最强队长”的滤镜,完全不担心。


    事情总是一桩接一桩,尤其是让人头大的事。


    五分钟后,邵院长接到更抓狂的消息:“消化内科、骨科和呼吸科共七名病人家属偷偷溜出医院,现在下落不明。”


    反应是立刻的,邵院长通知各科室关闭病区大门,没有外出手环,一概不得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