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 7 章

作品:《从棺材里捡了个老婆

    池也从里正家里出来后,寻到一个偏僻无人的角落便又进入空间农场。


    当时888扔下种子就跑了,没多言语,也没给池也留下这些作物的其他相关信息。


    所以自从播种后,池也每日都要来田间巡视,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


    情况的确如888所说,播种不过三五天,种子便开始发芽出土,随后的每一天作物都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化。


    而这期间,池也除了每天来看一眼,对作物没做任何额外的处理。


    土豆、红薯已种下二十日有余,它们在这里疯狂生长,如今藤蔓已经覆盖住大片的土地。


    池也走在田间的小道上,仔细查看每一块地的情况。


    晚几天播种的茄子、白萝卜此刻也是生机勃勃。


    看样子,生长在这里的农作物不过月余便能成熟,池也脸上的神色轻松了几分。


    池也走进仓库拿了一把小铲子,蹲在红薯地前,选定一处红薯块根,小心地挖出周围的土壤。随后用手将红薯连根拔出,上面足有五六个巴掌大小的红薯。


    池也见状满意地点点头,心里又多了几分底气。


    这日,池也难得早早回了家。


    沈青宛正坐在院子里托着腮发呆,听到动静,惊讶问道:“池姐姐,你今日怎么回来得这般早?”


    以往池也整日神神秘秘地不知在忙什么,日落前方才回家,现在不过巳时初。


    池也语气轻松地回道:“忙完就回来了。”


    今天顺利地把地卖了出去,空间农场的作物长势喜人,压在她心口的大石头轻了许多。


    沈青宛见她心情不错,心中已有猜测,问道:“田地顺利卖出去了?”


    “是啊,卖了十两银子。”池也一边回答,一边拿起斧头准备劈柴。


    沈青宛心道一声果然。


    池也拿起胳膊粗的圆木放在劈柴桩上,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用力劈去。霎时,木头一分为二。她捡起被劈成两半的木头,沿着中间又劈了一刀。


    “对了,明天我要去一趟临江城,你有什么需要的吗?”


    乍然听见临江城三字,沈青宛心头一颤,耳中也似有嗡名声,半响才回道:“没有,你路上小心些。”


    池也点点头,没再言语,手中动作不停。


    二人安静地坐在院子里,一人在专心地劈柴,一人不知在想些什么。


    劈好柴后,池也将散落一地的木柴一一捡起,整齐地码在柴棚里。


    池也拍落身上的木屑,一屁股坐在距离沈青宛不远处的凳子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感慨道:“今天天气可真好!”


    “小木小棠呢?怎么没看见他们?”


    “池木说有点事,吃完饭不久便出门了,小棠跟三叔家的女儿出去玩了。”


    “你这些时日都在忙些什么?”沈青宛扭头看向池也,眼神里带着探究,似乎想将她看透。


    “当然是忙着赚钱养家。”池也脱口而出。


    沈青宛撇了撇嘴,眼神嫌弃,内心默默吐槽:赚钱养家?败家还差不多。


    池也没错过她一闪而过的嫌弃,这是不相信她?


    她眉毛一挑,开口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我特不靠谱?”


    “你怎么知道?”沈青宛一不留神将心里话说了出来,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她心虚地偷瞄了池也一眼,抿了抿唇,干巴巴地找补道:“没……没有。”


    两人也相处有一段时间了,对于沈青宛的性子,池也摸了个七七八八。


    “我说沈大小姐,我们认识也快一个月了吧,你这口不对心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不等沈青宛回答,池也又接着说道:“如果我是你,也会觉得我这人十分荒唐。身无分文还把地卖了,简直是自取灭忙。但具体的现在还不能告诉你,我只能说我是个好人,一个十分厉害且正义的好人。”


    沈青宛难得不再向前几日那样故作乖巧,伶牙俐齿地回道:“我相信你是个好人,但十分厉害这件事还有待商榷。”


    一向温顺的小猫,突然亮出自己的利爪,打了个池也措手不及。


    池也被她心直口快的话语噎住,顿时换了个话题,“等我赚到足够的钱,我们就去查谋害你的凶手,将他绳之以法。”


    随后池也两人初识时沈青宛说过的话,玩笑道:“如果那县令是个贪官,我们就出双倍的银子收买他。等事情了解后,再把他套麻袋打一顿把钱拿回来。在此之前你就安心在这住着。”


    两人住在同一屋檐下,沈青宛白天总是发呆,夜里辗转难眠。她的心事池也多少也能猜到。


    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池也也想早日帮她解决此事,为此她曾旁敲侧击地询问过事情经过,沈青宛却始终闭口不谈。而且这里交通通讯不便,路上也没有摄像头,池也实在束手无策。


    见沈青宛又低落下去,池也心中不忍,她坐直身子,安慰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请相信,真相总会有大白那日。”


    这句话池也说得格外认真,铿锵有力。


    沈青宛一愣,见池也表情严肃,她也认真地点了点头,“好。”


    如此,两人达成共识。


    话落,池也浑身松软下来,似没骨头般靠在柱子上继续晒太阳。


    沈青宛嘴角抽了抽,好像答应得太早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


    三月的春风温柔地拂过大地,吹得人浑身暖洋洋的,阳光明媚而不失温暖。


    午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调整,人们肩抗锄头,手提篮子,继续投入到田野间劳作。


    永宁村地理位置中间偏北,这一带的人们往往会选择种植小麦、粟、黍等农作物。


    “哎,那不是里正家请的雇工吗?他跑池也家地里做什么?”


    坐在田埂上休息的一位妇人,眼尖地瞅见刘大牛牵着一头老黄牛,正向池也家的田地走去。


    那妇人嗓音洪亮,周围不少人听见她的话,纷纷停下手头的活计,扭头看去。


    “还真是。”


    “莫非池也那孩子也请了他耕地?”


    众人议论纷纷。


    雇工与佃农不同。佃农是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只要交纳地租,就可以获得土地的使用权。雇工则是被地主雇来为他们做活,通俗地讲就是拿钱办事。


    所以人们纷纷猜测是不是池也请了雇工耕地播种。


    “他们家那情况哪来的闲钱雇人干活。”


    说这话的人不断朝身边的人挤眉弄眼。


    有好事者按捺不住,扬声问道:“刘大牛,你不老实帮里正干活,跑人家地里做什么?”


    听见有人发问,周围的人一个个也都竖起自己的耳朵,不愿错过八卦。


    刘大牛听见有人喊自己,朝着出声那人看去,高声回道:“今早池也已经把地卖给里正了,现在这块地已经是里正家的了。”


    众人哗然。


    “池也这是受刺激疯了?”


    “池也那丫头被水淹坏了脑子不成?”


    “哎,作孽啊!”


    更有心怀不轨者趁机问道:“大牛,池也这些地卖了多少银钱?”


    刘大牛瞥了那人一眼,“这就不是我该问的了。”


    言罢,不再搭理众人,拿着手中的鞭子赶着老黄牛,开始耕地。


    田地里,池家大房几人也默默地听完全程。


    池家老大池长安和妻子王翠兰背地里交换了一个眼神,后者凑到池家二老身边,牙尖嘴利地说道:“爹,娘,我就说吧,当时就不该分地给他们。现在好了,都成别人家的了。”


    王翠兰说完又给丈夫递一个眼神,池长安继续煽风点火,“翠兰说得没错,地卖了也就算了,那小白眼狼拿了钱也不来孝敬您二老。”


    池家老两口方才便对池也心生不满,此刻听了大房的话更是怒火中烧,脸色黑成锅底。


    池老头手里的锄头又在地上随便扒拉两下,猛地将锄头扔在地上,冷哼一声,双手背后,伛偻着腰向家走去。


    随后大房其他人也跟着停下动作,跟在池老头后面。


    “天还没黑呢,这就收工回家了?”有跟池家不对付的妇人幸灾乐祸道。


    池长安瞪了那妇人一眼,恶狠狠道:“关你屁事,小心我割了你的舌头。”


    妇人想骂回去,旁边她丈夫拉了她一把,“算了,你跟他说那么多干什么。”


    池家老两口和大房的人最爱占小便宜,睚眦必报,嘴上有不饶人,名声极坏,得罪了村里不少人,村里的住户大都不想跟他们有什么瓜葛。


    看着池家刚开了个头的田地,妇人丈夫又感慨道:“二房三房分出去后,池家剩的都是些偷奸耍滑的懒汉。等着瞧吧,他们早晚喝西北风。”


    往年池家没分家的时候,地里的庄稼都是二房三房在料理,早早的便能处理好所有事。如今分了家,开始春耕也有一段日子了,家里的地竟还剩一大半没有处理。


    “池家那老两口真是眼盲心瞎,长顺和长福两个孩子多好啊,老实敦厚,偏偏处处护着那狼心狗肺的老大。”


    “那老大的两个儿子也是,每次来田里呆不了一刻钟,人便溜得没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养尊处优的少爷来地里巡查呢。”与池长安发生嘴角的妇人出言讽刺道。


    忽然那妇人又想到什么,接着说道:“不过,池也是怎么回事?真烧坏了脑子?怎么能把地给卖了?这不是胡闹吗?”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拉了旁边的妇人一把,“继续干活喽!”


    不出半天,池也脑子坏掉了这件事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池也绞尽脑汁也没想好用什么理由解释自己一系列“异常”的行为,误打误撞的,村里人倒是帮她解决了一个麻烦,虽然这个名头并不好听。


    不过她整个下午都呆在家里,还不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