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有点意思啊!
作品:《四合院之饮食男女》“学武同志,看新闻了嘛!”景玉农从会议室外走了进来,路过李学武的时候拍了拍他的肩膀。李学武回头看了她问道:“什么新闻?”“就是内个计算机啊——”景玉农由着李雪摆好了笔记本和水杯,侧身坐在了椅子上。她蛮有兴趣地挑起话题道:“说是国内第一台晶体管大型数字计算机呢。”“不算是第一台吧?”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着说道:“五八年就搞了一台,五九年还搞了数字电子计算机。”“说啥呢,啥是计算机啊?”薛直夫从门口进来,笑着对两人问道:“跟门口就听你们聊的热闹。”“高科技,比人的大脑更厉害的科技,”李学武解释道:“目前是应用于数学计算的方向。”“比人脑还厉害?”薛直夫不信地看着两人道:“那这玩意儿不也是人发明出来的嘛。”“呵呵呵——”会议室里的人都笑了起来,景玉农逗他道:“拖拉机还是人发明的呢,您还能跟它比力气啊?”“我知道的啊,国内有各种型号的计算机几百台了。”李学武放下茶杯,继续说道:“这玩意儿听着很神秘,其实原理很简单。”“不过现在的晶体管计算机还有很多弊端,距离真正的行业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听说是有上百吨重?”薛直夫可不是老古董,他是了解过相关科技发展的,这不就问露馅了嘛。李学武点点头,用玩笑的口吻说道:“等计算机发展到笔记本这么大小的时候,就是真正广泛应用的时候了。”“一百年以后再说吧——”景玉农好笑地瞅了他一眼,这人白日做梦的样子还怪有趣的呢。上百吨,压缩成一个笔记本这么大,用厂里的压缩机也压不成啊。这不是白日做梦是什么,反正她是不信的。“将要年底了,各行各业开始汇报工作了,”李学武并未在意景玉农的怀疑,笑了笑,岔开话题道:“报纸上全是表功表绩的。”除了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成功,高科技相关的新闻还有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的消息。“挺热闹的,大家都在亮家底吗?”薛直夫抖开了带来的报纸,边看边说道:“今年的粮食大丰收,据说增产了10呢,你们看这条消息了吗?”李学武和景玉农听了他的话均是沉默了下来,脸上的笑意也消失不见了。到底是真丰收,还是假丰收,谁又能知道。李学武说过的,数据是人统计出来的,很有可能会骗人的。你会相信gdp增长速度吗?经济不好的时候竟然比经济好的时候增长的还要多,到底是谁在做贡献啊。吃商品粮的他们感受不到粮食丰收还是减产,总不会饿了他们。尹满仓来家里时说过,今年红星公社没有一家闺女是外嫁的,倒插门不老少。房基地批了二十多处,不老少年轻人还想以投奔亲属的名义搬来村里住。如果生活好了,谁又会倒插门,如果兜里有钱,谁又会撇家舍业的。这年月,村与村之间,可没有那么亲近的关系,架炮对轰的都有。看报纸,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农民大丰收,机械满地跑,工人辛勤劳动,人人发家致富……你要是不信,自己看报纸。-----------------“呦!会议已经开始了啊!”程开元走进来看几人的状态微微一愣,挑眉开了句玩笑。薛直夫依旧捧着报纸,景玉农则是写着材料。李学武真有心晾他一下子,又担心影响了管委会的团结。所以,薛直夫和景玉农不言声,他得把这个玩笑接下来,不能撂在地上。“来晚了吧,程副主任,”李学武微微一笑道:“读报会已经开始了。”“哈哈哈——”程开元倒是领这个情,笑着说道:“你瞅瞅,我就说早点来,一忙起来就耽误事。”薛直夫一贯的冷面孔,从主管纪监工作的时候就是这样,他倒是没在意。至于说景玉农没给他好脸色,那就更不用在意了,没骂街就算是好的了。他是相当的识趣,这屋里能跟他说话的,只有李学武一个。“这是读到什么新闻了?”程开元瞅了薛直夫一眼,对李学武问道:“怎么这么严肃的表情呢?”“下个月的广交会嘛——”李学武胡扯八扯的,嘴里没有一句准话。程开元稀里糊涂的问了,他也就胡说八道地回答了。屋里正做准备工作的几个秘书嘴角一扯,互相对视一眼,差点乐出声来。李副主任这扯淡的功夫真是一绝啊!“广交会怎么了?”程开元真没看出个数来,端起茶杯问道:“不是早就定下来不参加的吗?”“咱们是没想着参加,”李学武解释道:“这不是想着请外商来做客嘛。”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哦——”程开元了然地点点头,他是主管生产工作的,这事不归他管。不过他以前的秘书是现在的对外办主任张士诚。所以他不由得好奇问道:“没人愿意来还是……?”“如果没人来就不用这么愁得慌了,”李学武搓了搓脸,说道:“去年在这挣了钱的,今年要来更多的人呢。”“我是愁怎么接待是好呢。”“……哦,呵呵,好事啊!”程开元知道了,这是特么耍自己玩呢,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他借着喝茶的动作掩饰了脸上的尴尬,心想着过去几个月做的事确实挺不招人待见的,可他又有什么办法。想要从红星厂出头,光靠他自己单打独斗,十年八年的也是他啊。现在跟老李站一队怎么了,委曲求全,虚与委蛇,曲线救国嘛。程开元想过了,就以老李现在这个德行,干工作全指望李学武协助,吃枣药特么丸。天不生我程开元,红星厂万古长如夜。-----------------今天是十月份的最后一个办公会了,也是最后一个周一。先前的工作周报上已经公示了今年的生产、销售、组织建设等工作的进度。从走进会议室的厂领导脸上的轻松笑容就能看得出来,数据很是傲人。在兼并了十六家企业过后,承担了其部分生产任务的同时,还能提前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只能说红星厂碉堡了。谷维洁进来的时候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如果、姑且算好消息的话。“应该说是两个好消息,”她放下笔记本,笑着问道:“你们想先听哪个?”“我想听第二个——”李学武笑着接话道:“听您这么一说,第二个消息才应该是好消息。”“你怎么就知道我要先说哪一个呢?”谷维洁玩味地看了他一眼,胳膊撑在桌子上,认真地讲道:“组织消息,上级要求各级学校积极落实复课通知……”“这报纸上不是写了吗?”薛直夫抖了抖报纸,看着她提醒道:“昨天的报纸了,这算好消息吧?”“不算吗?”谷维洁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随后目光扫向众人说道:“那就说说第二个好消息,同样是组织消息,姑且听之啊。”“上面将从下个月开始对红星厂的班子成员进行组织考察,这是好消息吧?”是好消息吗?是吗?众人的神情看起来好像不是啊,气氛都凉了不少。“从十一月份开始?”景玉农转头看了她,问道:“具体时间有了吗?”“没有,就说是从下个月开始。”谷维洁淡然地看着她说道:“这个消息我也是听来的,确切程度嘛……”“我倒是不怀疑您说的这个,”程开元点点头,表情稍显严肃地说道:“或许早都已经开始了,这也说不定。”这话一出,屋里众人又是沉默了片刻。“如果这么算的话——”景玉农沉吟了一下,问道:“那消息所传的,对班子进行调整的时间也确定了?”小道消息,有的时候不一定是假消息,至少不会空穴来风。既然她这么问了,就说明对于这样的消息,她是早有耳闻的。其实机关里早就传遍了,从六月份就开始传了,厂管委会的班子要调整。这是必然的,管委会一共七个人,能坐在这里开会的只有五个,这还不调整?但怎么调,调谁,上面一直没有说。从六月份开始说,一直到现在了,基层都知道这件事了,倒是没人说了。试探的风刮过去,可能要来真的了。“班子里最少要添四个人,”程开元自顾自地说道:“如果熊主蓆还在的话。”厂工会主蓆熊本成也是管委会班子成员,只是常年请病假而已。程开元这么说的意思就很明显了。这一次班子调整,若是去掉熊本成,那就是要添五个人选了,至少要维持十一个人。这还是得说没有人调走的情况下,只看上面是什么意思了。一下子添五个人上来,红星厂真的要变天了。其实会议室里的几个人早就在为这一天做准备呢,该来的总会来的。管委会班子成员正常化,一定是在明年三月份以前来实现。如果打提前量,那不用想了,必然是今年的年末。现在是十月末了,十一月要对现在的班子进行考察,不晚于十二月,这件事一定会落实。是要给班子里的新成员以适应工作的时间,而且年终岁尾是干部调整的窗口期。能拖到现在,还得是说红星厂正在进行的项目太多,人事变革正在推进中。给留出半年的时间反应,吹风下来,就已经很给面子了。小道消息是说三名副主任,一部分要从兼并的十六家企业中调选。当然了,这是小道消息,其实要添也应该是四名,不可能是三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