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人物篇09—庞先楚之从草原奴隶到勇武将军

作品:《封地拥兵八十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大新王朝,真武十七年。


    自十一年前大新王朝镇威大将军陈破虏,于斡难河畔大破突厥大汗铁木尔,促使漠北各部归降大新王朝之后;


    在经过长达十余年的休养、蛰伏,盘踞在大新边关重镇朔北以西的突厥塔塔儿部,再一次将触手伸到大新边关,屡次劫掠边民和过往商队,以至漠北战事再起。


    此时,已是大新王朝一字并肩王的破虏军统帅晋王陈破虏,奉旨派出麾下的破虏军一部,与朝廷兵部调派的云麾军一部兵分两路出征漠北,平定突厥塔塔儿部叛乱。


    平定突厥塔塔儿部叛乱这样的小事,自然是用不着晋王陈破虏亲自出马。


    杀鸡何须用牛刀?


    再加上,晋王陈破虏也有意为大新王朝培养新一代的武将,便派出了自己麾下的骠骑校尉庞先楚为破虏军先锋将军,统领一万破虏出征漠北。


    而时年不过二十二岁的破虏军骠骑校尉庞先楚,正是十一年前那名被当做突厥细作抓起来,送到镇威大将军陈破虏帐内受审的那名少年。


    当年,陈破虏任用那名少年为向导,于斡难河畔发现突厥大汗铁木尔的营地,一场激战过后,打得铁木尔只剩下十三个人、十三匹马和十三副铠甲,最终狼狈不堪的消失在茫茫的漠北草原之上。


    若不是陈破虏赶着回到将军府陪伴夫人生产,他恐怕就是掘地三尺也会把铁木尔揪出来斩草除根。


    此一战之后,陈破虏信守战前的承诺,亲自给只知道自己姓庞的少年赐名庞先楚,并将其收入麾下,做些养马打杂的事情。


    庞先楚命运的齿轮,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转动起来的。


    别看他只是个在漠北蛮荒之地长大的奴隶之子,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


    但少年庞先楚的悟性极强,勤奋好学。


    在破虏军中养马打杂之余,就凑到老兵身边虚心求教,学习各种战场上的拼杀本事,练就了一身杀敌的好武艺;


    而且,每逢破虏军大战之前,大将军陈破虏在帅帐内召开作战会议的时候,少年的庞先楚就利用端茶倒水的机会,疯狂的学习各种排兵布阵的本领,将大将军陈破虏和其他破虏军将领用兵的本事也学了个七七八八。


    就是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以及庞先楚自己的钻研和琢磨之下,还真让他琢磨出一些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的道道出来。


    在大新真武十年的时候,晋王陈破虏奉旨西征西域,一次围城之战中破虏军围城数月久攻不下,军中将领抓腮挠头,无计可施。


    后来,是年仅十五岁的庞先楚在晋王陈破虏面前,献上了看似天方夜谭的一计破城良计。


    最终,晋王陈破虏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采用了庞先楚的破城计策,并且让庞先楚亲自统兵破城。


    那一战过后,在晋王麾下养马打杂的少年庞先楚一战成名,在破虏军中崭露头角。


    自此之后,庞先楚开始了他戎马生涯的传奇一生,从军中的百夫长一路成长为如今的骠骑校尉,更是破虏军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


    如今的骠骑校尉庞先楚,早已经褪去了十一年前身为奴隶之子时的青涩和自卑,曾经那个瘦骨嶙峋的少年,已经长成了身高八尺,身材魁梧,膂力过人的军中悍将。


    当庞先楚统帅一万破虏军自朔北出关,再一次踏上漠北草原这片土地之时,他的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直到,前军斥候来报,发现叛乱的突厥塔塔儿部的踪迹之时,庞先楚才猛地回过神来。


    紧接着,他单臂将手中的长枪马槊槊尖霸气一指,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出击,赶在云麾军抵达之前,全歼突厥塔塔儿部叛军;”


    “咱得让云麾军这帮家伙看好喽,到底谁才是大新王朝第一军!”


    ......


    就在庞先楚率领一万破虏军与反叛的突厥塔塔儿部鏖战多日,最终歼灭塔塔儿部大部分叛军之时,大新王朝西北总兵吴青云,这才亲自带着三万云麾军姗姗来迟。


    当吴青云和长子吴奉先率军抵达战场之时,看着了几乎是堆满了整个战场的塔塔儿部叛军尸骸之后,震惊之余,更多的却是嫉妒。


    尤其年少轻狂的云麾军少将军吴奉先,更是恨得牙痒痒的说道:“爹,庞先楚这个乡野匹夫,简直没有把爹和云麾军放在眼里;”


    “他这不声不响的就把塔塔儿部的叛乱给平定了,岂不是显得咱们云麾军很没有用?”


    “如此一来,这皇上和朝廷的嘉奖可都是他庞先楚和破虏军的了,咱们云麾军千里迢迢出征漠北,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岂不是白跑一趟?”


    面对儿子吴奉先愤愤不平的发问,老江湖的吴青云并未第一时间答复,一双阴鸷的眼睛在战场上扫视个不停。


    最终,却是并未在打扫战场的破虏军中见到庞先楚的身影。


    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庞先楚是率领麾下的八百精骑,追击塔塔儿部的首领阿尔斯兰去了。


    顿时间,一个恶毒的计划开始在吴青云的脑海中浮现。


    他先是假借庞先楚中了阿尔斯兰的埋伏为由,让原本正在打扫战场善后的破虏军大部队前去接应;


    紧接着,吴青云直接下令云麾军将枪头对准剩余的破虏军,随即以破虏军反叛为由,将剩余破虏军将士全部射杀。


    如此一来,他吴青云和麾下的云麾军,便可独占平定塔塔儿部叛乱的功劳。


    当然了,能让吴青云有此胆子冒领军功的,无非是他仗着自己西北总兵的身份,又是太子一党的铁杆,再加上他和晋王陈破虏之间本来就嫌隙龌蹉。


    于是乎,在吴青云的一番操作之下,原本是平定塔塔儿部首功的庞先楚,竟然被定义成了“养寇自重”,还将他追杀塔塔儿部首领阿尔斯兰的行为,定义成了放虎归山。


    最终,随着原本被俘的塔塔儿部首领阿尔斯兰,莫名其妙的在被押解回京的途中自尽身亡,这件事彻底变成了一桩无头冤案。


    原本,吴青云在太子赵乾的授意下,是想着借此敲打晋王陈破虏,将庞先楚处死示众的。


    但,随着皇帝赵莽的介入,这件事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庞先楚虽然未被定罪,却也没能得到本该属于他的军功。


    而西北总兵吴青云之子,云麾军的少将军吴奉先,却因此得到皇帝和朝廷的嘉奖,从此平步青云,成为大新王朝年轻一代武将中的佼佼者。


    庞先楚和吴奉先的梁子,也正是从这个时候结下的。


    晋王陈破虏自然也知道庞先楚是被冤枉的,可皇帝赵莽都已经对这件事情定性了,他又岂能再说什么?


    很显然,是朝堂中有人看他风头正盛,想要借此敲打他。


    而身为皇帝的赵莽,也乐得玩这一手左右平衡的驭人之术。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晋王陈破虏才直观的感受到,什么叫伴君如伴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