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首屈一指

作品:《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

    寒冬腊月,风雪凛冽。内务府里的高级官员们都在为当前局面发愁。唯有李左车表现出内心真正的喜悦,并巧妙地安慰身边的同僚。然而,在这种情况下, 仍在用幽默的话语尝试调节气氛。


    “这首诗的字句质朴无华,却别有风趣。”


    “大道至简,足以流传千古。”


    王景起身行礼,借这个时机畅快地笑了。


    “高师兄,你为什么叹气?”


    “难道侯爷的诗作不好?”


    侯爷有意追问。


    “好,侯爷出口成章,妙不可言。”


    高阳勉强微笑着夸赞。


    “萧先生,你觉得呢?”


    “情感真挚,笔墨生动,可谓诗中极品。”


    “赵峰怎么看?”


    “侯爷才思过人,小人们听得心服口服,比那些拖泥带水的诗好多了。”


    他一一询问了几个人后不满地说道:“你们都说我的诗好,可都愁眉苦脸的。”


    “看来是敷衍本侯,并非出自真心。”


    高阳忍不住叹了口气:“下官快要被打成了 ,确实没有心思品诗,请侯爷见谅。”


    侯爷张大了嘴惊讶地说:“什么?!”


    “高师兄何出此言?”


    “ 不一直是我吗?”


    “你也只是从旁助威,怎敢喧宾夺主,抢我的 位!”


    几句俏皮的话引起了哄笑,沉闷的气氛随之变得轻快了许多。


    仆从用麻布垫手将热水平稳放下,泡了一壶茶为大家倒上。


    “太子殿下初衷良好,意在彰显诸君的功绩,使大家扬名立世。”


    “今日的结果,确实不是他所愿见到。”


    高阳牢 满腹地说:“我一贯谨守规矩,善待他人,却平白无故遭士人仇恨,万众指责。”


    对方不以为然道:“差不多就行了。”


    “你当这 才几天啊?”


    “区区几次斥责就把你委屈成这样?”


    “自打进了京都,贼子、奸臣、 ,我什么没被人骂过?”


    “我何曾像你这般唉声叹气?”


    高阳哭笑不得,众人也大笑起来。


    他又踱步念到:“苏秦未得志,回到家中父母嫌弃、兄弟恶言;妻子不做饭,嫂娌不愿理。后来锦衣归,全家笑脸相迎。”


    “为何?”


    “人情如潮,逐利而往。”


    “我的诗歌 平淡无奇,诸位交口称颂,不过是权力影响。”


    “反过来想,堂上的达官显贵高位权重,偶尔几声斥责有什么问题?”


    高阳黯淡地叹息:“下官本无意于求名争权,只要在冶铁部门尽一份绵薄之力就已经知足,不想太多。”


    他对田舟狡黠一笑,拉他站起来:


    “此刻之中,谁地位最高?”


    众人都指向田舟。


    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高师兄,你如今已是光彩熠熠。”


    “坐下来也依然如此。”


    “殿下赏识你,侯爷器重你,同僚推崇你。”


    “你虽然不愿涉足朝廷,但这不是你能抗拒的事情。”


    “麒麟殿看似宽广,其实容人不多。”


    “你出身匠户,初涉其中受冷眼也是难免。”


    高阳执拗起来:“骂就骂吧。”


    “我照样能采矿炼铁。”


    “为朝廷效忠,为百姓谋福。”


    王景急忙道:“你的贡献虽未必记载史书,但大家都看得到。”


    “可惜,确实遗憾。”


    侯爷摆了摆手:“不可如此说,好像朝廷新亏欠了你似的。”


    王景笑着回应道:“诺,侯爷不会让你吃亏的。”


    说完,用眼示意他适可而止。大部分人静默不语。


    要是没有侯爷的庇护,他们怎么能有今天?


    前两日太子来访,


    群臣激动,纷纷主张让高阳进殿议才,还有修军爵律的事。


    如果得以通过,功勋旧将必视为敌人。


    于是问及侯爷的看法:“朝廷是他们的地方。”


    “我们则守自己的岗位即可”。


    他一语罢,审视属下们的反应。


    委屈不甘……


    这真是个厉害的人,办法巧妙且周全!


    清楚自己的欢喜时候,扶余必定是在长嘘短叹。实际上,在夜谈时除了之前的言辞,他还直接道出了国家现状的问题:


    “旧制已不适合现今之用,需要重修秦律来解民于困。”


    然而仅靠更改条例够吗?


    或许只能解燃眉之急,长远来看终会再生新的问题。


    朝中尸位素餐者甚多。


    “行道义,惠及万千。”


    “岂是普通官员能企及的?”


    笑骂道:“这些话自家说说可以,千万别在外人面前透露。”


    “否则下一个倒霉的就是你了。”


    众人大笑,神情愉悦。


    环视四周:“并未获得官职升迁或世人的称颂,”


    “每日辛劳奔波,身心俱疲,到头来依旧默默无闻。”


    “若是本侯无力将你们提拔至高位,如何对得住各位的努力?”


    他郑重作揖,沉沉叹息。


    “侯爷为何这般谦逊?”


    “若非您的搭救,我们仍在修皇陵呢!”


    “现在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我们的愿望已了,再无其他奢求。”


    “愿为侯爷效犬马之劳。”


    “能在侯爷府上效力,此生足矣。”


    刘左起身张开双臂:“我肩挑不动,手提不来,也造不出精巧机件。唯有熟读诗书,略通文墨筹算,愿为侯爷当一小小走卒。”


    田帆附和着笑道:“我也一向笨拙,只适合干些体力活。”


    赵明瞥了一眼:“他们什么都做,让我当什么?”


    刘左回答:“不妨当个逐猎的小狗吧。”


    赵明瞪眼拍腿道:“小弟就当个小狗,总比混饭强。”


    “我也不妨效仿。”


    “哈哈,小弟也行啊,至少有用。”


    和刘左的目光交汇在一处。


    ‘侯爷,事成一半!’


    ‘还有犹豫不决的人。’


    都是豪爽之人,不会多想。


    唯蒯彻暗暗出了一身汗,生怕逃不出这局势。


    忠心追随侯爷,这是招揽门客之道!


    雷侯究竟有何图谋?


    虽无实证,光想到那可能性就令人战栗不已。


    他本为出人头地远道而来,但在此情境下,真可行吗?


    “时候已晚,不再言笑。”


    “朝中武将鲁莽粗暴,我担忧他们会有所动作。”


    “李先生,继续训练新一批卫士。”


    给对方使了个眼色。


    “诺。”


    刘左明白其中含义,借选拔卫士的机会暗自安排忠诚可靠的人手。


    日后再找个合适理由裁员,替换新人。


    拿捏得好,谁也不会发觉破绽。


    “羊肉烤好了没有?”


    “烤好了。”


    韩忠端着烤羊架进来,香气四溢。


    “咦,怎么少了一条腿?”


    戏谑问起。


    韩忠指着外面解释说:“家中有位养伤公主思念故土味道,派侍女讨了些肉。”


    指向缺失的羊腿说,“给得够大方,够她一顿吃的了”。


    韩忠吱唔:“我先给三四两,侍女怕被责怪说要更少,所以我给了半条腿免去麻烦。”


    微摇其头。


    韩忠忙道:“是。”


    李帆玩笑说:“小姑娘很喜欢,在你脸上亲了一口?”


    众人哄笑取笑他,


    韩忠满脸通红摆手辩解,最终承认说了感谢话而已。


    大家各自拿着羊肉、酒欢然散去了,


    唯有留下韩忠,


    “家母近况如何?小侄安顿了吗?”


    以为会被责备,急忙解释:


    “有香莲帮忙,她温柔勤快,与我弟相宜。”


    微笑着追问,“两人是否同房过?”


    韩忠羞涩低首,不知所措。


    “是你嫌她出身低微还是母亲不准?”


    此前因为老 围追债,韩忠与香莲结识;但她送至韩家时,遭到冷遇。


    现韩忠的表现显示,韩母严格防范着她接近儿子。“志不在儿女之情。”


    韩忠大义凛然答道。


    询问另一女子之事。


    “城关守将之女叫什么来着?”


    韩忠尴尬不堪,面露惭愧,“少年犯错。”


    开导他:


    “大丈夫需振作,定有扬名之时。”


    “如今立了功业,也该考虑佳婿良缘了。”


    “我来为他操办一门好婚事。”


    韩忠犹豫,终于作揖答应听凭安排。


    ---


    寒风呼啸。


    屋内温暖,与众妻聊起韩忠婚配之事。


    “有两个方案可选:一是挑选几十异国公主让他选择,二是从大家闺秀里筛选适配者。”


    “他相中了哪个……”


    叶诗琪脸色冷若冰霜:“你还想把那人强行带走不成?”


    赵芷兰鼓掌赞同道:“这主意不错!”


    “先把她抢回来,管她是谁家的再说。”


    “我早就这么想了!”


    砰的一声,叶诗琪怒拍桌子:“你们两个……”


    沈里菱急忙缓和气氛:“婚姻大事怎么能如此儿戏?应该通过正当途径,请媒人操办。若是门当户对且品貌兼优者自然更好,让其从中牵线搭桥才对。”


    陈子淳叹了口气:“但哪里找得到呢?我把周围人都想遍了,也没找到合适的女人。”


    赵芷兰兴奋地高举起手:“哪会有没有的道理。”


    “我家有位堂姐,比我大半岁,出身军伍世家,端庄典雅又美丽大方。”


    “正好与那小公子韩信相当匹配。”


    陈子淳眉头紧锁:“你是说谁?”


    赵芷兰比划着说道:“你不记得吗?祖父亲自召集家族里的年轻一代和你共进宴饮那次,有一位身材富态举止优雅的大闺秀……”


    陈子淳立刻想象出了一个臃肿的形象,连连摇头:“不妥不妥,我的侄子相貌堂堂、才华出众,你的那位镇守家族的堂姐还是找别人吧。”


    赵芷兰听出他是在嘲讽,反驳道:“我堂姐哪儿差劲了?小时候我们玩在一起时她的容貌可是首屈一指。”


    陈子淳不屑地反唇相讥:“那你就好好祝愿她能永远和以前一样美丽贤良吧。”


    赵芷兰生气地反击:“本公子是为你好,可你怎么反而说我咒骂你!”


    叶诗琪和沈里菱忍不住抿嘴偷笑,惹得赵芷兰满脸怒火。


    “我刚刚想起来一个人选,是皇族后裔中适合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