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无声拍马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第三日,也是最后一场,考的是诗题。
待试卷发到一众考生的手上的时候,号舍内四处便不约而同的响起无数道轻轻的“嘶”声。
姜如初在拿起试卷,看到那道诗题时,也情不自禁跟着轻轻的“嘶”了一声,眉头逐渐蹙起。
此次诗题:吟平陵府。
限五言六韵。
这诗题如此简单直白,甚至都不需要去琢磨题意,更不需要费劲心思去叩题,还限了官韵......但这简单的一首吟诗,却是不好写。
这道诗题考的不仅是考生的政治敏锐,估计也是这位知府大人想瞧瞧下属五个县的百姓都是如何看待他的。
吟,怎么吟......那必须是得好好夸赞一番,但溜须拍马之言肯定不行,似府城一众官员这等地位,什么样的阿谀奉承的话没听过。
夸得太明显,那就落了下乘,显得谄媚。
夸得不明显,那就成了毫不起眼,根本无法引起考官的注意。
颂扬知府大人的政绩......姜如初抬眼看了最前方那位一坐下就开始打瞌睡的知府大人,顿时摇了摇头,不可。
这位知府大人刚到平陵府上任不到两年,在府城可以说毫无建树,唯一值得夸赞的就是他虽毫无作为,但到任两年却从未剥削过百姓一分一毫。
一位虽无能,但懂得守成的知府,他会想听到百姓说什么......
姜如初略一沉吟,便开始磨墨。
比起算术和经义,作诗其实算是她的短处,但这拍马屁怎的拍得悄无声息,又让人通体舒坦,这可就难不倒她了。
后宅中混迹的那些夫人们,或许短见,或许喜欢拈酸吃醋,但却个个都人精似的,怎的不动声色的哄人高兴,却是十分擅长的。
她虽前世是个后宅败将,但这拍马屁的“手艺”,却也是有所长进的。
姜如初开始落笔,只是中间斟酌了几次韵脚,便飞快的写完了一首颇有意趣的五言小诗。
她细读了一番,觉得较为满意,点了点头不再纠结,干净利落的交了卷。
今日号房内也有许多考生早已交卷,而没有交卷的考生,却到现在都迟迟还未开始动笔。
作诗写赋便是如此,凭的就是脑中灵光。若能行,顷刻间就能一气呵成。若不行,便是想破脑袋最后也只能草草敷衍了事。
最后一场刚结束,府衙内,知府陈大人便已迫不及待的开始阅卷。
他不看帖经和墨义,也不看算题,唯独拿起最后一场的诗题,一脸认真又暗自期待的挨着看过去。
号舍的试卷一旦收上来,便要立刻弥封、誊录、校对,到陈知府阅卷这一步时,他看到的便都是千篇一律的馆阁体。
就连他手中这部分试卷也是其他考官阅过后,选出的较为好的一部分,才会拿给他过目。而陈知府更是丝毫不知这试卷考生的姓名和籍贯,只看手中这诗作得好不好。
但一首接一首的看过来,陈知府的脸色却愈发沉闷。
大部分诗吟诵的是如今各县的惠民之策,以及逐渐兴盛繁荣之景,但各县的条例都不是他颁布的,逐渐繁荣也不是他的功劳。
陈知府心中顿觉不快,沉着脸继续看。
另一部分诗吟诵的又是这些考生近日到府城眼见的繁华热闹,各式美味佳肴叫他们惊叹,自称开了一番眼界。
他就更生气了,难道这是说百姓都在县城忍饥挨饿,而他这个知府却在府城坐拥繁华,极尽享乐不成?
陈知府“啪”的一声将手中的这份试卷拍在桌上,惹得一旁也正在阅卷的同知和通判两位大人顿时抬头,神情惊讶的望过来。
陈知府哼了一声,将桌上那份试卷的诗冷声读了出来:
“平陵人如画,温柔月恋乡.......好一首旖旎诗,靡靡之词,简直不堪入目,不知将我平陵府的威严置于何处!”
“此子用词轻浮,有辱斯文,他的试卷黜落,且三年不许再考。”
知府一任五年,三年后陈知府刚好调任,三年不能再考,其言下之意也就是他在任时不许他再考。
何况有了这个记录,就算三年之后这位考生再考,前任知府弃卷之人,也必然被下一任知府避讳。
陈知府一句话,就相当于是直接断送了这位考生的科举路。
科考作诗时,明文规定过不许出现美人、红粉、狐鬼、风流等词,而这考生的诗中竟敢明晃晃的写温柔乡。
虽然此乡非彼乡,可谁叫他正巧触了这个霉头。
旁边的两位大人互相对视一眼,都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只能算这位考生倒霉,正巧碰上陈知府要寻晦气的时候。
但不过片刻,二人就见方才还一脸怒容的知府大人,这会儿却突然眉眼都是舒展之意。
此刻,陈知府手中的这首小诗的韵律只能算勉强齐整,甚至有一两个韵脚都有些牵强。
但他看着手中的这首小诗,却忍不住摩挲着下巴,满意的品味起来。
这是一首写县城中百姓日常生活的小诗,没有高雅的用词,但甚在节奏却很欢快,将县城中百姓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简单的表达了出来。
全诗没有一个颂扬的字眼,也没有提到他陈茂能半个字,但却让他越看脸上的笑容就越大,最后甚至眉眼都是笑意。
如今各地的平民百姓家都是一日两餐,什么地方的百姓能一日三餐?
那必然是生活安逸,没有受到任何剥削,头顶青天的富足地方啊!
通诗都只有一个意思:县城的百姓生活平静寻常,既不十分繁荣,也无任何灾病,日子安逸到甚至不知头上的青天早已换了另一片。
陈知府笑着呼出一口气,通体舒坦。
他又岂不知百姓都说他毫无建树,殊不知,其实他是根本无用武之地啊。
前任知府太过能干,广受好评,他将能做的政绩都做好了,将能修的路、能建的堤坝都已全部建好,甚至连几个县偶尔出没的山匪都全部招安了.......
陈知府两年前一到任后就要辛苦维护前人的政绩,一旦有做得不好的就要被人戳脊梁骨,做得好的地方却无人瞧见。
如今,可总算有人能明白他努力维持着整个平陵府现状的辛苦了......
陈知府心中大为满意,大手一挥。
此次的府案首的人选就被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