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坐牢子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姜如初照例吃完饭,清理干净,今日日头大,暑气重,她便拿出带来的人参枣酒闷了一口,顿时神清气爽。
等候外头号炮响起那一刻,她再次开始磨墨动笔。
那道论史题,刑赏忠厚之至论,昨夜里姜如初在入睡前就已然做好腹稿,心里已有自己的看法。
这道题问的是当赏罚有疑问的时候,该如何忠厚之极。
这位主考官应当是主张仁政,否则不会问出这道题,但过于仁,刑罚便失去了它的意义,与其初衷相悖,他也就不必出此题,他问的,应当是这其中的度......
高居庙堂之上的人,定然没有谁想见到百姓说自己行暴政,
但定然是赏罚分明治下才能有威严,赏与不赏皆可时,赏就过于有些仁慈,最好不赏。罚与不罚皆可时,罚就太过残忍,最好不罚......
立法当严,责人当宽。
姜如初下笔如有神,埋头便是一大篇。
到午时鼓声响起时,她便已流畅的写完一整篇文章,她缓缓放下笔,确定没有要修改之处,这才将其正式的誊写到试卷上。
乡试的第一场,她便算是答完。
姜如初静静的看着眼前这张薄薄的试卷,它轻若无物,可却又承载着她数年的艰辛,决定着她的前程,又是如此的重若千钧。
第一场最早今日黄昏就能交卷,最迟明日午时之前便必须交卷,在此期间,考生可以选择交卷,但在时辰未到之前,也不能离开号房一步。
姜如初担心试卷有任何弄脏污的风险,在允许交卷的第一时间就摇铃交给了收卷官,当晚睡得十分的踏实。
直到后半夜下起大雨,瓦片上响起哗啦啦的雨点击打声。
她骤然醒过来,便听到附近响起一片考生的哀嚎埋怨声,“这天杀的号房怎的也不修理一番......”
“考试前不是听闻工部有下派人前来修缮,就修成这副鬼样子,将我的被褥都淋湿了!”
还有更为可怜的哭嚎声:“天爷啊.......我的试卷淋湿了!”
姜如初皱着眉头静静的躺在漆黑的夜里,听着房顶上的清脆的雨声,以及附近各式各样的咒骂埋怨声。
第二日一早,一场夜雨便已停下,外头的暑气也消减不少。
而因为卷面脏污,被迫提前结束本次考试的考生也有好几个,被号军领着往号巷外走去,也有一位受了风寒爬不起床的考生,被两名号军抬着往外而去......
但这些人也只能到号巷外头等着,在本次乡试彻底结束之前,贡院的龙门不会打开,谁也不能离开这里一步。
姜如初引以为戒,拿出那瓶人参枣酒又猛的灌了一口,幸而她这几年常常劳作,往返无崖山上下,身子骨强上不少。
在第二场考试开始之前这半日,所有的考生可以到号巷里活动一番,姜如初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将她那臭烘烘的便盆处理好。
随后她不顾其他考生的各式目光,在自己的号房门口自顾自的耍了一套五禽戏,好好的活动了一番。
这大热天的,好几日不能沐浴更衣,虽她每日晨起都有用水擦拭身子,但依然还是觉得一身油腻腻的,头上也是黏糊糊的。
她飞快的往四周扫一眼就迅速收回目光。
因为此时不少考生都露着臂膀,个个披头散发的,瞧过去都是满面油光,正大剌剌的蹲在号房前,眯着眼晒太阳。
此时这里一个个的读书人,哪里还有什么体面可言。
怪不得都说同科之情深厚,同一场考试下来,大家都见过彼此最邋遢落魄的模样,这不深厚可不行,手里都握着把柄呢!
对面那个男考生也大剌剌的坐在自己的号房前,他倒是知道对面还有个女秀才,兴许也是顾着几分脸面,臂膀依然是露出来的,把脸盖上了......
大家都不像是来考试,像是来坐牢子的,还得自管吃喝。
但凡心性儿差些的,多考两回,哪天癫狂了倒也能理解,姜如初无奈一笑,转身进去起锅做饭了。
到她的咸菜焖饭飘香时,周围的考生接连看过来,大家才知道这两日闻到的饭香到底从何而来,竟是这女秀才每日现做的!
从进贡院到现在已是第四日,这时那些带烧鸡的,带包子以及精致点心的,都早已不能入口,便是没吃完也早馊了。
吃干粮以及干馒头的,也实在味同嚼蜡,有些咽不下去。
此时,闻着这现做的热饭香气,号房门口一众“蹲牢子”的读书人们,都不由得默契十足的咽了咽口水。
因乡试的考生几千人,阅卷官便是有三头六臂也看不过来,因此交卷后便立刻就有收卷官进行初步阅卷,进行试卷筛选。
在当天夜里,便又有许多考生因为卷面脏污,错漏过多,越幅作答,或是犯了忌讳等各种原因,被清理出这条号巷,提前结束本次考试。
初选后,剩下的卷面合格的试卷就能少上不少,才能继续糊名弥封,封存起来,等待后两场考完之后,再一起进行下一步编号、誊抄、阅卷。
次日一早,便迎来了第二场。
姜如初这时就算是坐着不动,也能闻到自己身上发出的嗖味儿,稍稍一动,那更是不得了......
炎炎夏日五日不沐浴,她感觉身上都沉重不少。
到这时,周围隔壁号房里的异味儿也隐隐飘过来,脱鞋袜的人定然不少,风里都似乎有脚臭味儿、汗臭味儿、屎臭味......
姜如初将驱虫药草熏了好几遍,也挡不住这等折磨。
最后她放弃了,端着碗面壁,大口的往嘴里送饭,味同嚼蜡也要努力的吃下去,身子骨最为重要。
一声号炮响过,第二场的试卷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