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有什么用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乔先生无奈一笑,轻叹道:“弟子走上歧途,老夫这个做先生的,也难辞其咎啊.......”


    但他也不好再说更多,因为杨氏的事,即使他是杨正的老师,也不可能过多的干涉,收身份高贵的世家子弟到门下,便是如此。


    姜如初今日能来,就说明她的确没有因为杨正的事,连带着对他这个老师也存有芥蒂。


    周围刚刚下学,正陆续走出来的监生们,远远的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神情诧异,却十分有眼色的避开。


    “乔博士是真的看重她啊.......”


    “........有什么用?”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眼神里都是十足的不看好。


    大家都知道,这位姜女郎在选驸马的比赛上大放厥词,如此狂傲无礼,不知得罪多少人,此次会试的考官,怕是看到她的文章,都得摇头。


    察觉到周围的各式各样的意味明显的视线,乔先生也不免,为眼前这个女弟子的将来,长叹一声。


    这位老先生迟疑着,最终还是开口:


    “老夫其实一直看好你这孩子,当年在云川书院,就能看出你的不凡.......”


    “其实读书人的出路有很多,未必就一定要平步青云,也未必一定要站在朝堂上,才算有所成就。”


    姜如初显然一愣,明白乔先生这是就她如今的处境,在宽慰她,一时尚不知如何反应。


    乔先生缓缓一笑,继续说道:


    “你若愿意,结业以后到国子学这边来,凭你的才学,在老夫的堂上做个助学那是绰绰有余,也不算埋没你多年所学。”


    这位先生这是,怕她为未卜的前程忧虑,已然提前,为她想好了一个去处.......


    从六品的国子学的助学,乃是博士的左右手,可由博士本人亲自择选,可设二人。


    对于国子监的许多监生而言,结业以后能有一个“历事”的机会很难,但能有一个留在国子监任职的机会,还是有品级的助学......


    那更是,难上加难。


    姜如初怔了好一会儿,这才缓缓拱手,神情复杂的回道:“弟子何德何能......”


    受先生如此抬爱。


    乔先生摆了摆手,似乎受不得她这般的神情,缓缓笑起来:“也不是一定要你来.......”


    “这国子监的孩子们,许多在此处呆了好些年,结业之后,还未必愿意呆在这,都嫌我们这些老头子无趣得紧。”


    姜如初淡淡一笑,先生显然是过谦了,能同最高学府的博士们在一起,无忧无虑的研究学问,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


    面对这样的将来,很难让人不心驰神往。


    乔先生缓缓背起手,慢悠悠道感慨道:


    “但不论是多么有趣的人,在这无趣的地方,不知不觉的待上大半辈子,都难免变得一同无趣.......”


    “所以来不来,全看你自己的想法。”


    对于其他弟子来说,能留下来在国子监做一辈子的助学,兴许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但对于,一个曾经拿过无数次魁首,才名显赫的女解元来说,不能站在朝堂上,只能龟缩在一座学监之内。


    这实在,算不上是一件好事。


    此刻许多走出老远的监生,都还忍不住偷偷的往回看,虽听不清二人交谈的内容,但却能见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


    心下疑惑的嘀咕道:


    “乔博士这是做什么啊,杨郎君可是他的弟子,在这关头.......”


    周杨两家最近传出的风言风语也不知是真是假,但若是真的,这姜如初可是实打实的杨氏的眼中钉,肉中刺。


    “乔博士大概不知道,他整日在国子监研读经史,没听闻这些也很正常,兴许就是单纯的,欣赏姜女郎的才学吧.......”


    “说得在理,但博士这番,可是注定要压错宝了啊.......”


    众人摇了摇头,神情不明的走远了。


    此时的姜如初沉默片刻,最终不置可否。


    只是默然拱手,朝着眼前人低声道:“多谢乔先生抬爱,学生会认真的想清楚的,届时再答复先生。”


    乔先生见她没有直接拒绝,神情中闪过一丝复杂,最后只得悠悠一叹。


    他自然没想过她会立马答应下来,但留有余地,可见她也明白自己如今的处境,以及将来的前程,少不了艰难。


    乔先生心下长叹一声,面上却缓缓的露出肃然的神情,重重的咳了一下。


    严肃叮嘱道:“虽说老夫提前许了你助学一位,但这可不代表,你就能高枕无忧......”


    “此次会试你可必须要榜上有名,殿试至少也要在二甲之内,要是落在第三甲,那老夫这里,可也是不要的。”


    听着他突然“无情”的话,姜如初怔然抬眼,对上乔先生带着激励意味的神情。


    瞬间便明白这位老先生的用意。


    姜如初用力点头,微笑着回道:“自然,先生的门不好进,学生早便知道的,若不能得个好名次,学生也无颜前来。”


    即使没有乔先生的这番敲打,她也不会因为目前的处境,而对会试有任何的懈怠,这是她苦读多年的成果。


    反正她读书科举,并不只为平步青云.......


    会试在即,姜如初为此也提着心,在国子监这几日,依然忙忙碌碌的做足了准备。


    后面的几日,她还抽空去了一趟算学,也就是那位洛博士的启芳堂。


    这一处算堂内,只有十来个弟子,但据闻每一位,都是那位算学博士门下的高才,研究术数的氛围十足浓烈。


    今日洛博士并不在此,听闻他常常被工部的人请过去,解决一些疑难杂症,所以也并不是日日都在启芳堂。


    姜如初去的时候,堂上只有一位紧锁眉头的师兄,带着一群苦大仇深的师弟,正围在一处长长的几案上。


    听他们嘀咕的,显然正研究术数。


    众人看到姜如初的到来显然毫不意外,见她行礼问好,虽不见欢迎之色,但也在匆忙之中,神情淡淡的抬手回礼。


    便迅速的回过头去,继续讨论。


    姜如初也察觉到大家的不冷不热,但她毫不在意,只是静静的在一旁找了个位置,坐在他们的不远处旁听。


    毕竟,她不算是启芳堂的弟子,能前来旁听这些顶尖算学人才的讨论,还多亏那位洛博士的青睐,这已是极好的事。


    她静静的在旁边听了一上午,听着这些顶尖的算学人才你来我往,神情颇为认真,听得还十分的津津有味。


    最后下学的时候,这些师兄们还在面红耳赤的,你来我往的争论不休,十足的有意思。


    姜如初神情若有所得的悄悄起身,没有打扰堂上任何人的争论,默默离去。


    所有举子紧张的日子,最终还是到来。


    终于,到了会试这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