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申请护林员

作品:《艺考落榜,我觉醒了田园系统

    “老支书,我听说村里那个护林员的岗位还空着,一直没人报名!”


    60年代的山村,都会安排护林员,主要工作就是进山巡查护林,赶跑野猪免得它们糟蹋农田,还要小心流窜的犯人跑进山林。


    虽说有点危险,可护林员能有持枪证,还会配发制式武器。


    不用下地干活挣工分,只要每年交六百斤肉就行,这份工作简直太适合林北!


    能不能当护林员,全看老支书一句话,根本不用走什么复杂流程。


    老支书坐在门口的树墩上,掏出烟斗,捻了一撮烟丝,塞进烟嘴点上,吧嗒吧嗒抽了几口。


    然后又打量了林北几眼,接着摇摇头说:“你这小屁孩,毛都没长齐就想当护林员?别以为会用猎枪就能进山打猎了,老金沟那些有经验的猎人都不敢轻易进去呢!”


    “知道你家日子不好过,我这还有十斤棒子面,等会儿拿回去,先凑合着吃到队里分口粮的时候。”


    “打猎可不是好玩的,我听说林子里出了头熊瞎子,前几天护林员老赵的腿都被咬断了,还好有人及时发现,才捡回一条命呢!”


    老支书可不是不讲理的人,他就是担心林北脑子一热,为了打猎冒险进山,把小命给丢了。


    林北只想着拿到枪进山打猎,这样娘跟妹妹才能吃饱,在这个灾荒年代活下去。


    其他路子行不通,做生意不可能的,上面都有规定,这个护林员的活儿他必须得拿下。


    “我又不是小屁孩,当护林员就是想在附近山上打打兔子野鸡,让娘和妹妹都能填饱肚子,有危险的地方我肯定不会去的。”


    “而且您十三岁就跟着大帅混,十六岁就敢拿刀跟鬼子拼命,我都快满十八岁了,咋就当不了护林员呢。”林北搬出老支书的辉煌历史。


    “哟,你这小子啥时候学会拍人马屁啦,我可不吃这一套。”


    老支书叼着烟嘴吹了口气,烟斗里弹出一撮烟灰,他装进兜里,转身就进屋去了。


    屋子正对着墙的地方摆着一口洋灰柜,老支书打开那把老式挂锁,从里面掏出个匣子,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红洋布。


    老支书一点点解开那些疙瘩,然后从匣子里拿出把手枪,还有一个弹夹和五发子弹。


    “可别说老支书我不通情理,打猎嘛,首先得学会用枪,你这小子要是能把这枪给组装好,再压上子弹,那我就让你当护林员。”


    “真的假的啊?”


    “我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能骗你个小娃娃不成?”


    说着,老支书就拿起枪,单手迅速地就给拆解成了一堆零件,心里还琢磨着林北这孩子估计连真枪都没见过,肯定会知难而退的。


    谁知道林北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前世的父母可都是缉毒英雄,可能是得到了遗传吧,他从小就对枪械特别感兴趣。


    面对这被拆解的手枪,他很快就完成了组装,子弹也压进了弹夹上膛,保险也打开了。“院子里有个老鸦窝,我这就去把它给打下来!”


    老支书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这手枪可是他当年打仗的战利品,自己琢磨了一个月才搞清楚咋用,这小子咋就学会了呢。


    “别、别……”


    “赶紧把保险关上,小心走火伤着自己,老鸦窝可没惹你,别浪费子弹。”


    林北对手枪那是爱不释手,这真家伙的手感就是不一般,男人根本就抵挡不住啊。


    “勃朗宁m1910,咱这边都叫它花口撸子,全长153毫米,口径7.65,弹夹容量7发,有效射程50米。”


    “你小子咋知道这么多,我这上过战场打过鬼子的,也只晓得这枪叫花口撸子。”


    “我有个姓楚的朋友,他说这枪还分公母呢。”


    说着林北关掉保险,随手就要把手枪揣进兜。


    “嘿哟,快把枪放下,你这小崽子还挺不见外哈,那可是我干掉鬼子大佐,从他身上扒下来的,留着做个念想呢。”


    “老支书,您不是说过,只要我把手枪组装好了,就让我当护林员嘛,我总不能拎着粪叉子去山里巡逻吧?”


    “别在这儿耍小聪明,护林员的事儿我给你报上去了,到时候会给你发枪的。”老支书麻溜地把手枪收回来,卸下弹夹放回匣子,又用红布包好锁进洋灰柜子里。


    事已至此,也只能答应林北了,进山巡查多派几个人,应该不会出啥问题。


    “明天早上你来找我,去队里的库房拿枪,记住了,枪在人在,不许外借,除了进山,平常可别乱用啊。”


    林北连连点头,他就是想进山打猎,让娘和妹妹能填饱肚子。


    从老支书家出来,直奔老金沟的供销社。


    手里还有四十斤粮票,家里只剩下些棒子面,也就够蒸一锅窝头,往后就要断粮了。


    供销社是这个年代的“大超市”,由政府来经营,所以供销社职工可是相当有地位的。


    供销社里主要供应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但是购买时不光要用钱,还要用各种“票”,买布用布票,买粮食用粮票,在这个年代供销社是解决农村市场供与销的主要渠道。


    青砖灰瓦,大门顶上水泥抹着个五角星,边上是几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推开门走了进去,只见柜台边上坐着个中年男人,梳着中分头身着蓝色工作服,看着十分有派头。


    听到脚步声中年男人站起身,当看清楚来人是谁后,又坐回椅子上。


    “是小北啊,家里断粮了吧,供销社概不赊账。”


    老金沟谁不知道,林北他爹是个老赌棍,家里但凡能卖钱的全都输光了,大老婆一家穷到揭不开锅。


    “我有粮票。”


    林北掏出四张粮票,对方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确认粮票都是真的。


    粮食拉到粮站才能换粮票,三斤苞米换二斤,这年头分下来的口粮都不够吃,没几个人能拿得出四十斤粮票。


    “你小子可以啊,从哪搞来这么多粮票?”


    这种审问般的语气态度,让林北很是厌烦。


    “满堂侄子,你不会是潜伏的敌特吧,我一没偷二没抢,问这么清楚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