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章 初次进城
作品:《艺考落榜,我觉醒了田园系统》 通往县城的路那叫一个坑坑洼洼,好在林北有先见之明,找了些麦秸垫在屁股底下,不然这一路颠下来,屁股可不得开花了。
远远地,就瞅见前面立着一座牌楼,上面挂着块牌匾,写着“塔和”两个大字,看着有些年头了。
说是县城,其实就是个人多些的小镇,大多数房子都是平房,只有那么几栋楼孤零零地立着。
六十年后的农村,那可是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楼,可比这气派多了。
路口有人站岗,老马把介绍信递了上去,执勤人员瞅了瞅车斗里的东西,就把介绍信还了回来,抬手示意可以走了。
这个年代出门,不管是访友、住宿还是去别的城市,都得有当地开的介绍信,这就跟西游记里唐僧的通关文牒一样重要。
“咱们先去林业局,把熊瞎子交了,我再去把车上的皮子处理一下,你们年轻人喜欢热闹,就趁这个机会在城里好好逛逛。”
老马年纪大了,就不和他们俩一起了,他还有别的事要忙呢。
“县城里有座八角楼,那可是咱们这儿最有名的酒楼,等你们逛完了就在那底下碰头。”
意见达成一致后,开着四轮车穿过牌楼,就进了中心大街,一股浓浓的年代气息扑面而来。
没有柏油马路,路两边大多都是平房,稀稀拉拉有几家铺子,有卖衣服的、卖早点的、打铁的。
小轿车几乎看不到,倒是偶尔能瞧见解放牌的绿色大卡车在街上跑,开车的司机穿身绿军装,享受行人偷来羡慕的眼神,嘴角都要咧到耳根。
相比较之下,司机是个非常吃香的行业,相亲都能额外加分。
谁家要是能开上小轿车,那肯定能上县城新闻的头版头条,开着上路都能被围的水泄不通。
塔和县的经济条件还不错,这地方地势平坦,又挨着铁路线,交通挺方便的。
县里有面粉厂、饼干厂、肉制品加工厂,还有一座中型炼钢厂,住在城里的年轻人能找份能养家的工作。
这时正是赶着上班的点,年轻男女穿着厚厚的棉衣,有的骑着二八大杠,有的靠11路,还有人为了省力气,坐在收粪的驴车上。
县城里人口多,吃喝拉撒也是个大问题,现在又没有下水道跟化粪池,公共厕所几天就满了,大冬天地上冻的一坨一坨,连人都进不去。
这就有了收粪员,基本都是从农村来的,赶着驴车拉个大皮桶,人们大小便事先在小桶里解决,再倒进皮桶里。
生产队种庄稼,哪有用化肥的,都得靠这些农家肥提高产量。
进了城,高小娟跟林芸两人,趴在车斗边上四处张望着,感慨还是城里人好,身上穿的衣服又好看、又干净,料子都是的确良,比洋布更鲜亮。
老马把车开到了林业局,进了大院后先熄火,一路上哒哒响个不停,耳朵都快聋了。
碰巧排气筒正对着脸,一踩油门就冒黑烟,转过身时高小娟和林芸笑个不停。
“老马啊,你这是要赶着去唱戏,扮黑脸包公吗?”林北调侃道。
老马也不讲究,随便用袖子蹭了蹭脸上的黑,张嘴说话露出一口白牙,搞得跟非洲人似的。
“总算是到了,再多开一小时,熏的估计我妈都不认识了!”
接着几人进了办公室,有事先开好的证明,很顺利从办事员手里,拿到了一百块奖金。
一百块买头熊瞎子,林业局并不吃亏,转手就能卖到二三百,熊掌、熊皮都有大用,不愁找不到买主。
只不过山里的那些猎户,找不到出手的门路,留着吃肉顶多吃几个月,还不如换成钱补贴家里实用。
“没想到老金沟猎熊的是个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啊,好几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都拿熊瞎子没办法,居然被你一个人给干掉了!”
办事员数出十张大黑十,这都快赶上他五个月的工资啦,要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
“小伙子,以后要是再打到好东西,不用去找生产队报告,直接送来找我就行,该给你的钱一分都不会少。”
熊瞎子,金渐层,只要有货都能卖出去。
老马开着拖拉机,去处理车上的那些皮子了。
高小娟有点懵,她这可是第一次进城,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就傻乎乎地站在林北身后。
“走……我们去哪儿啊?”
拿到奖金后,林北感觉自己一下子变成了暴发户,兜里揣着四百块巨款,瞬间就觉得底气十足。
有了钱当然得赶紧去消费,以后赚钱机会多的是。
第一站,先去供销社看看。
老金沟也有供销社,不过村里人口少,里面也就是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
像布票、棉花票这些,村里供销社没那么全乎,都得去县城里才能用。
至于想买自行车,收音机,手表,有钱你都买不到,必须得有购买证才行
“跟紧我,这不是在老金沟,可别把自己搞丢了。”
打听到供销社的具体位置后,发现离林业局就一公里,走过去就当是散步逛街。
同样的水泥灰色,外墙上还画着一颗五角星,大门两侧的水泥墙上,刻着八个醒目的大字‘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掀开挂着的门帘,正对着的就是柜台,后面的白墙上写着凭票购买。
除了日常吃的米面油,棉花、花布啥的也都有,三个售货员,负责整理货物、拿货取货。
供销社主任坐在柜台里,身后就是火炉,抬头见林北他们进了门,穿着皮袄衣服上都是补丁,就知道是从山里来的。
林北、高小娟他们身上穿的衣服,有一些还是从面粉袋裁下来缝上的,那会儿的面粉袋用的是白洋布。
计划经济布票由生产队分发,每人一丈四,另外还有三尺白洋布,做不了衣服只能打补丁用。
千禧年后的年轻人,也就在家里办丧事的时候才见过,平日里穿衣服的料子,这个年代有钱都买不到。
“你们几个要点啥,提前说好了买东西得有票,这地方不兴拿山货换!”
规矩林北当然都懂,接着从身上拿出布票递了上去,总共是二十尺。
“我想扯布,十尺花布、十尺蓝棉布。”
棉布的颜色都是纯色,蓝色、灰色、黑色。
主任推了推眼镜,拿着票仔细端详着,相同的动作好像在哪见到过,就连眼神说话的语气都如出一辙。
“说,布票哪来的?”
靠……又来!
审问犯人般的语气,让林北心里窝着火,咋啥年代都有这种势利眼,就喜欢门缝里看人。
“你家靠海是吧,管得这么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