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 章 新的打算

作品:《艺考落榜,我觉醒了田园系统

    林北拎着大包,妹妹也不甘示弱,提着个小包乐颠颠地跟在后面。


    眼瞅着快到家了,就瞅见路口那儿,周建国裹着棉大衣正在巡逻呢。


    这越临近过年啊,就越有人动坏心思。老金沟就四五十户人家,可少不了那手脚不干净的,见不得别人好。


    “老周,站岗呢?”林北凑上前去打招呼。


    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多亏了周建国帮忙照看着,奶奶跟二娘一家子才不敢太嚣张。


    那一家子向来是有便宜就占,有亏绝对不吃,逮着机会还不得把家给拆了。


    “哟,买这么多东西,你小子挺能耐啊,咱村的人过年都没你这么大气。”


    林北从帆布包里摸出一整条大前门,外边包装上印着城门楼字,塞进老周的大衣兜里。


    “这几天就麻烦你帮我看着家啦,昨天那么晚了还带人进山,这包烟你拿着抽。”


    “你这是干啥,巡逻护村那是我的分内事,这要是被有心人瞧见了,不得在背后嚼舌根子。”


    周建国赶紧把烟掏出来,大家都在一个村里住着,帮个忙那都不叫事儿。


    “我是把你老周当朋友才送你烟的,朋友之间送条烟咋了,你要是不收,那以后我有事儿可就不找你了。”


    林北这话一撂,周建国的脸“唰”一下就变了,那可不行啊,这个活祖宗可得看紧了,指不定啥时候脑子一热,村里真就得毙几个人祭天。


    年纪轻轻这么会来事,知道跟村里生产队几个重要的人拉近关系,也是为了能够在老金沟站稳了脚跟。


    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要是没点生存手段,怕不是被饿死就是被欺负死。


    “你看你…去趟县城,还想着给我带东西。”


    周建国只好把烟揣进兜里,虽说每个月能领二十块工资,可是还要养一家人,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


    平时只抽每盒六分钱的羊群,一盒烟都得抽两天,一包大前门要二毛,他舍不得花这个钱。


    “老周,过完年等天气化冻后,我想把房子重新修一下,毕竟我也年纪大了,总住在一个屋里有些不方便。”


    林北已经成年,老话都说儿大避母,白天的话还好些,到了晚上起夜的时候,一个炕上躺着啥声音都听得到。


    虽说妹妹年纪还小,人一天天长大,他这个当哥哥的不能不多做考虑。


    林家风光的时候,在老金沟修高宅垒大院,娘嫁进门的时候好不风光,结果祖辈攒下的光景,几年就被爷爷跟他那个爹败光了。


    最后就剩下一处房产。


    二娘跟爷爷奶奶,住进了三间大瓦房,就把林北一家子赶了出来。


    这会儿他们一家人住的房子,原来的屋人是个老寡妇,膝下无儿无女,见娘三可怜好心收留,没过一年老寡妇死了。


    房子又小又破,冬天漏风夏天漏雨,修房子的木材都是凑合着用,屋顶都垮了下来,来年要是下大雨非塌了不可。


    “是啊,你们住的房子也该换换了,往后要是娶个媳妇,总不能还睡在一个炕上,晚上啥事都做不成。”


    “老周你都没结过婚,懂得倒不少,该不会半夜去踹寡妇家的门吧?”


    “你小子少在这里编排我,我都三十大几的人了,有些事儿没实际操作过,但也得学会提前掌控。”


    周建国虽说还没结过婚,但这种事情他也能够理解,村里生活条件差,孩子大了还跟爹妈睡在一个炕上。


    白天还行,到了晚上两口子之间那点事,保不准就被孩子听到,好在没有电灯,万一开灯看见咋跟孩子解释。


    “这事儿你找老支书就行,你家的情况也批块地,到时候要盖房子的话提前说好,咱可是干过泥瓦匠的。”


    “行,回头还要麻烦老周多找几个匠人,给我干活工钱现结,吃饭管饱。”


    “那我就先回去了,有时间的话去我家串门。”


    林北拎着东西回了家,也就没必要在这边守着,有这么个混世魔王在家,谁敢到他家闹事。


    周建国掏了掏兜,整条的大前门,他可不敢这么破费。


    “这孩子,还真是有心了!”


    下午李萍拿苞米,找人换了半袋子土豆,快要到了年根,得准备些吃的。


    过年了,无论一年赚了多少钱,家里还剩下多少口粮,哪怕只是普通的蒸窝头,也要在上面点上几个红点。


    寻常老百姓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再艰难也对未来充满希望。


    天天吃棒子面,土豆都能算得上细粮。


    李萍将土豆分成两部分,洗干净也不用削皮,放在擦子上来回摩擦,这种擦子的眼比较细,土豆被磨成了糊糊状。


    全部磨好了之后,往盆里加水淘洗,倒在事先准备好的洋布上,来回过滤几遍。


    盆里的水静置几个小时后,下边就会沉淀一层细腻的淀粉,控出上面的水分后,等待淀粉块晾干。


    八零、九零后对这种事情并不陌生,纯手工制作淀粉,剩下的土豆渣一般都是用来喂猪的,这年头有的吃就不错了,绝不可能浪费。


    “娘,您在干嘛呢?”林北把东西放下。


    “这水太凉了,不都说了您在家歇着就行,用不着做这些活。”


    李萍手在衣服上蹭了蹭,她是个闲不住的人,平时干活都习惯了。


    “你这孩子,我总不能天天啥事不干,快到了年根底下,生产队杀猪给村里人分肉,到时候咱家也吃一顿猪肉白菜炖粉条子。”


    目光往炕上一瞧,瞬间眼睛都亮了,手又在衣服上蹭了好几次,小心触摸着。


    “这么多布,够做两身衣服了。”


    正常大男人做衣服需要九尺布,女人的话七尺就够了。


    每年分下来的布票,都被那个男人拿走了,只给李萍三尺补丁票,想不起多长时间没做过新衣服。


    “这花布的颜色真好看,图案以前都没见过,还有这蓝棉布料子真厚实,下地干活没那么容易磨破。”


    李萍拿着布,往林北身上比划着,心里已经想好了该怎么裁剪,剩下的料子还能用。


    “娘,您别给我比划,这布是给您和小妹做衣服用的,我天天进山里,不是刮树枝上,就是蹭石头上,新衣服穿在身用不了一天就得破口子。”


    “傻小子总不能你一直待在山上吧,穿身新衣服也显得精神,没准哪家的姑娘看上你,娘也算是交过手了,其实今天来咱家那个女孩就不错,娘看上她了。”


    “哎哟喂,结婚这事儿您别操心,我肯定会给您带个满意的儿媳妇回来。”


    林北赶紧打断话题,一说讨媳妇这事儿,娘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能唠叨夜里去。


    家人们谁懂啊,十八岁就要被催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