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给我滚!
作品:《艺考落榜,我觉醒了田园系统》 灯亮了,感觉都不一样。
咚咚咚!
此时外边传来一阵敲门声,李萍正忙着做饭。
“我去开门!”
林北出了院子,以为是周建国又来找他报账,这事儿不用这么着急。
拉开门栓,看见外边站着那么两人,随手就把门关上了。
大晚上,碰见了脏东西。
刘银枝刚伸脖子朝院里观望,结结实实撞了上去,疼的眼泪都要下来了。
“林北你别走,你给我出来!”
老太太使劲拍打着大门。
转身走了没几步,声音实在是太吵了,脏活累活交给自己去做,用不着去惊扰家里的娘。
大门再次打开,林北倚靠在门框上,借着光亮还能看清二人的面孔。
“太阳打西边上来了,老太太你不是一直叫我小畜生,这不符合你得风格!”
两人还没说话,就已经猜到想说啥,肯定又在周建国那里吃了瘪。
这事儿干的,漂亮!
老太太强忍着怒火,不是万不得已她才不会说软话,心里恨不得这个小畜生早点死,把这大院给他们让出来。
“小北啊,奶奶以前那么做,也没有别的意思,不都说孩子不打不成器,我也是为了你好。”
不愧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说出来的话就是有水平,还真好意思厚着脸皮说出口。
林北两手环抱在胸前,他倒没有生气,跟这个老东西犯不上,“你继续编,我就当听个乐子。”
“奶奶已经很多天没吃过细粮,冬天就没见过鲜菜,你去给我家送个百十来斤大白菜,再送百十来斤米面,以前的事情就不跟你计较了。”
饥一顿饱一顿,日子实在是难过,手里还有些个传下来的家当,万不得已才会考虑拿去换粮食。
那都是老太太最喜欢的玩意,打算等她死了之后,带进棺材里陪葬用的。
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张嘴就是百十斤白菜,百十斤米面。
当林北是土豪,搁这斗地主呢。
“这才哪到哪啊,你以前不是经常骂我,说饿几顿又饿不死,那会儿窝头发馊了才给我吃,前提是必须干一上午的活,才能换两个。”
现在想想得亏原主的命大,棒子面发馊霉变,毒性是砒霜的几十倍。
同龄人的孩子,爷爷奶奶顶多就是抠门些,这两个老东西纯粹不当人。
“别搁这儿猫哭耗子假慈悲,我还是习惯你以前桀骜不驯的样子,还好意思舔着个脸,跑到这里跟我要东西!”
说罢他转身就要关门,老太太见状急忙上前阻拦,拿半个身子挡着。
“小畜生你也太狠心了吧,不管怎么说我也是你奶奶,你就忍心看着我们一家子吃粗粮拌干菜?”
“喜闻乐见!”
“我……我要去队里告你去!”
求情不成,老太太索性撕破脸皮,提高嗓门叫嚷着,要让大队给她出头。
“那腿在你身上长着,想去就去呗,白菜是我辛辛苦苦拉回来的,想卖谁就卖谁,别说不愁卖,哪怕烂在车上,绝不会卖给你一片菜叶子!”
这就是林北的原则,直接整趴下太便宜这一家子,就是要让他们受尽折磨,最好上街要饭去。“都给我滚,不滚我放狗咬人了,大晚上的摔死别赖我!”
打了个口哨,两条小猎犬立马冲了过来,对着二人张嘴就咬。
老太太赶紧往后退,上回吃了亏,衣服被撕破了好几个口子,本来替换的衣服没几件,心疼的都要滴血。
“小畜生你不得好死,以后等着遭报应吧!”
汪汪汪!
几声激烈的犬吠,感觉狗嘴快咬到脚后跟。
本来小脚就走不快,这下子慌了神摔了个跟头,刘银枝早就撒手自己跑了。
“没用的老东西,害的老娘鼻子差点撞断!”
吃过了晚饭,由于这回屋里亮起了灯,李萍坐在灯下,叠好红纸剪囍字。
办喜事的时候,多少也要把房间装扮的喜庆些。
囍字,窗花,什么鸳鸯戏水、老鼠送亲、多子多福。
炕席上展开一块蓝布,高小娟正在比划尺寸,画好了样式就能裁剪,争取赶在明天晚上做出来。
“这是给你哥做的吧,他个子高身材魁梧,肩膀得加宽两寸,太窄了显得小家子气。”
李萍在边上指导,以前经常缝衣服,尺寸大小眼神都能看得出来。
“娘,还是您有经验,我说怎么感觉哪里不对劲,却找不出毛病。”
按照说的重新划线,果然这回看上去就好多了,这要是下了剪刀想调整都来不及。
“有些事开始啥都不懂,多做几回也就学会了。”
本来是很正常的谈话,高小娟却忍不住红了脸,因为同样的话林北也跟她说过,就是有点不正经。
越想越臊得慌,伸手就在林北腰上轻轻拧了一把。
看着小两口打情骂俏,李萍打心底里高兴,就差两人圆了房,明年这时候就能抱孙子了。
“小北啊,明天记得下请帖,结婚办喜事不能光口头通知,让老支书教给你咋写。”
这时候的请帖没那么奢华,就是大红纸裁成巴掌大小,上面写上时间跟日期,还有客人的名字。
“写请帖又不难,这个我也能写。”
林北找出大红纸开始动手,尺寸都剪好了后,掏出钢笔甩了几下,开始奋笔疾书。
时间日期,新人的名字,再写上几句祝福话,最后是邀请人的名字。
“你这孩子啥时候学会的写字,写的还真好看,比村里大队那些人都强。”
李萍当初从家里被赶出来,养活两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也没教过儿子读书认字。
“这都是我偷听教书先生上课,背地里学的。”
解放后老金沟有过学校,那会儿家里条件好点的,会把孩子送到学堂里读书认字。
十几个学生,都挤在一间教室里,老师是从县城安排下来,早晚饭自行解决,中午饭学生家长轮着来请。
林伟还读过八个三年级,成天逃课打架没人敢管,班级里的学生个头都超过了老师。
后来遭遇自然灾害,饭都要吃不上了,谁还有钱供孩子上学,连老师都饿的遭不住,跑回了县城里。
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这是底层人想要翻身,唯一的出路。
“啥时候咱村里的学校有了新老师,就把小芸送进去,让她也学文化学知识,以后争取离开咱们村,到大城市里找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