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菜,有的是

作品:《艺考落榜,我觉醒了田园系统

    林家人落到这般惨状,是咎由自取。


    “当年把我们娘仨欺负成啥样,村里的害群之马,不除掉我还留着他?”


    有这帮畜生在,往后只会麻烦不断。


    为了家人能安稳生活,林北不惜让自己双手沾上鲜血。


    在这点上高连胜自愧不如,要论脑子算计没法比,谁知道这个家伙脑袋里想些什么。


    此事是对还是错,不做任何的评价。


    只要妹妹能跟林北把日子过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咱不聊这些恶心事,先把獐子收拾出来。”


    吹完气剥皮就变得简单多了,只需要钻进拳头往里杵,整张獐子皮分离来开。


    清理内脏,砍刀沿着脊柱分成两半。


    林北随便选一半,要不是考虑到高连胜做男人的自尊,整只獐子都留下也无妨。


    “时候不早我得先回去。”


    “留下吃完饭再走,一会儿你嫂子饭就要做好了。”


    “不了,说好了今天晚上回去吃。”


    临走前留下个筐子,等他离开后高连胜才注意到,掀开盖着的蓝样布。


    茄子、黄瓜、洋柿子,还有四五条鱼。


    看着筐里的东西,高连胜就跟见了鬼似的。


    夏天能吃上这些菜不稀奇,冬天要能见上那可太难了,县城里的菜市场都很少有。


    “这小子究竟有多大本事,连这些蔬菜都能搞回来!”


    简直不敢想象!


    晚上回到家,林北把洋柿子拿出来,往桌子上一放。


    起初谁都以为是苹果,个头又大又红。


    林芸凑过去小嘴啃了口,尝着味道甜甜的,眼睛都跟着亮了。


    “娘…是柿子…”


    “净瞎说,洋柿子夏天才能吃上,你以为咱们是大城市啊!”


    “真的是柿子,小芸没撒谎。”


    李萍往前走了几步,瞅着有点不同。


    “哎哟,还真是洋柿子,小北你又从哪里弄来的?”


    “当然是县城里,应该是南边搭火车运来的。”林北随口解释道。


    县城里他还真见过西红柿,不过个头没这么大,因为运输条件有限,一斤都在一毛五。


    “冬天能吃上洋柿子,换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还真是长了见识。”


    想起洋柿子酸酸甜甜的味道,林芸眼睛直勾勾看着,不过娘说了家里的好吃的,要先紧着嫂子吃。


    咽了咽口水,接着去写作业了。


    高小娟哪能看不出来,再说好东西家里人都有份,吃独食她做不到。


    掰开里面的瓤都是一颗颗,看着就好吃,“娘、小芸,我们分着吃吧。”


    就那么个柿子,还要分成四份


    “我说你们搁这儿分啥呢,这里还有呢,够吃好几顿的。”


    林北都让三人整笑了,手里提着个布袋子,里面装满又大又红的洋柿子。


    不仅仅这些,还有黄瓜跟茄子,新鲜水灵就跟现摘下来的。


    “娘,咱家现在不比以前,想吃啥不用省着,吃完了我还能出去买。”


    菜有了,鸡蛋也有了,晚上不得整几个菜。


    西红柿炒鸡蛋,红烧茄子,再来个拍黄瓜,比年夜饭都丰盛。小丫头又一次吃撑了。


    半夜非要往林北被窝里钻,接着就开始释放生化武器,差点没熏晕过去。


    第二天醒来,还感觉晕晕乎乎。


    高小娟笑的直不起腰,林北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唯独拿妹妹没办法。


    今天用不着进山,留在家里劈柴,顺便收拾一下院子。


    上房着过火,正脊上的木头被烧的黢黑,没垮也撑不了多久,来年肯定要更换。


    屋顶是留不住的,统统要掀了重新起盖,更换新的瓦片。


    整体格局还要做些调整,窗户尽量大一些,屋里才能显得更加亮堂。


    眼下钱不是问题,就是天太冷没法动工,至少还要等上一个月,先把房梁架好了再说。


    汪、汪、汪…


    院里的小猎犬,突然冲着门外叫着。


    林北放下手里的斧头,推开门看见是邮递员,心想会是谁在往家里寄信。


    寄信人写着李兵,收信人写着娘的名字。


    “这个名字咋感觉那么熟悉,好像在哪听到过?”


    拿着信回到屋里,当他说出李兵两个字,娘当即被吓了一跳,接着捂着嘴巴抽泣着。


    “娘,您咋了?”


    “小北你不记得了吗,你舅舅的名字就叫李兵。”


    “啊…舅舅?”林北这会儿反应过来。


    怪不得这名字有些耳熟,小时候娘跟他提到过,不过从来都没有见过面。


    自打嫁到了林家,得知女儿的悲惨遭遇,林北的外婆被气死了,舅舅为了谋生背井离乡,从此失去了联系。


    这么长时间,李萍以为大哥出了啥意外,已经离开了人世。


    突然收到这样的一封信,内心得激动无法用语言形容,眼泪控制不住落下。


    “对,这就是你舅舅的名字,娘不认识字,快拆开念念!”


    林北将信封拆开,里面满满写了三页,都是那种小毛笔字,字迹工整跟打印出来似的。


    【吾妹李萍,近来身体是否安康,兄在他乡时常挂念】


    开篇就是文绉绉,好在翻译难度不大,轻松转换成大白话。


    这位舅舅上过私塾,喝过些文人的墨水,所以写信的时候会带入进去。


    信上写着他外出谋生,走过很多地方,结了婚也有了孩子,如今想要回归故乡,来老金沟定居,提前写信通知她。


    “你舅舅要来老金沟,什么时候?”


    李萍都有点等不及了,结完婚再也没见过娘家人,不挂念那是假的。


    “娘您先别激动,上面说他还有些事没处理完,少说也得一周才会出发,算上坐火车起码得十多天。”


    来信的地址还远着呢,内蒙古跟甘肃接壤那一带,火车速度又慢,来回还要转站换乘,半个月能赶回来就不错。


    路上要是耽搁了,那就奔着二十多天去了。


    “你舅舅要来老金沟定居,可他来了之后住哪?”


    这事儿是个问题,肯定不能住进大宅子里,可盖新房的话又没法动工,总得找个住处。


    “这个您就别操心了,老东西住的三间大瓦房,已经被我买下了,到时候安排舅舅住进去就是了。”


    正好那处院子还空着,简单收拾整理好,住人还是没问题的。


    林北语气清淡,李萍又被惊讶到了,还真不给那一家子留活路。


    “怪不得我听人说,老太太端着个碗,沿门沿户在要饭,这都是他们的报应!”


    李萍早就想开了,那些人即便都死了,也不值得同情。


    如果儿子不站起来,倒下去的就成了他们。


    曾经所遭受的委屈跟羞辱,终于彻底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