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这就行了?
作品:《艺考落榜,我觉醒了田园系统》 杨学武将大卡车停在院里,里面的人负责装车,回来就能出发。
办驾驶证的地方,离这地方十几分钟的车程。
林北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车交给杨学武开。
这家伙不愧是开卡车的,路上遇到坑也不减速,直接往过冲。
路上跑运输更是油门焊死,也就大卡车能经得住这么造的,换成后世的小轿车,气囊都能弹出来。
设计制造首批大卡车,都是以军工为标准,质量上没的说。
林北好不容易,捏着火柴梗点了支烟,脑袋磕在了车门上,等坐稳了只剩一截烟屁股。
“慢点…慢点,这车避震效果不咋地,肠子都要从腚眼里颠出来了!”
晕车、打瞌睡,根本不存在的,脑子都能颠成浆糊。
杨学武很是鸡贼,每当前边遇见坑的时候,屁股跟着抬起来,尽量减少缓冲。
听到诉求后,这才压了压车速。
“不好意思,我跑车的时候,为了赶时间就开快些,都成了习惯了,想改也改不掉。”
“简单,你应该多吃点辣的,这样就不会开快车了。”
“这事儿跟吃辣有啥关系?”
吃辣又不会影响开车,还以为林北说错了话。
“吃多了屁眼子长痔疮!”
二人相视一笑,很快明白是啥意思,真服了这样的脑回路。
路上林北就在想,等会儿到了会考些什么,是那些刷到吐了的驾考题,还是科目二支配的恐惧。
前世无证驾驶七八年,也没让交警逮到。
这么些年的老司机,结果科二考试连着挂了四次,教练用含妈量极高的话语,问候了他的全家。
想不到这都穿越了,还要再来一遍,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终于到了目的地。
这都快干到了县城外,四五亩的大场地,路面上的积雪被压实了,混合着尘土黑黢黢的。
旁边起盖着几间小房子,跟个煤站没啥区别,院里有三辆老古董大卡车,正在缓慢行驶中。
地上简单用石灰粉画出来的白线,有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手里拎着根棍子现场指挥。
“往左……往左打方向!”
“那他妈的是右边,你左右都不分吗?”
“油门踩那么重干啥,赶着要去投胎啊,一个个得儿喝的,这都学不会!”
刚进场地就听见骂人声,练习开车的都是些东北老爷们,被骂的跟孙子似的低下头,憋着火气不敢反抗。
“老驴啊,你这脾气还这么暴,让你教开车还得受气。”
中年人叫吕柱国,专门负责教人学车,练习最基本的操作。
杨学武边说边从兜里掏烟,这就是老爷们见面打招呼的方式,跟吃了吗一个道理。
“都以为司机这碗饭好吃,我先让他们明白,不是啥人都能开车。”
完犊子!听这话的意思,过成会卡的很严格。
“你不都是已经开车几年了,咋又跑我这里来,打算回炉重造吗?”
天气有风,吕柱国从杨学武嘴里,拿过抽到一半的烟,给自己对上。
“说实话你开车的水平不咋地,上次搭你的车,回家就跟挨了顿打似的,哪哪都疼。”
“骂人不带揭短的,是我一个好哥们想办个证,这不就找上了你。”
“又来一个想混饭吃的,有些话得提前给你讲清楚,我这人眼里揉不得沙子。”
这点杨学武早就想到了,对方就是嘴巴臭了点,其实人还算不错。
谁都想开车当司机,有些人就是学不会,让他们上路跑运输铁定会出事。
“规矩我都懂,我朋友人家是自己的车,又不以这个当做职业。”
吕国柱先是一愣,回头瞅了眼身后的林北,还真没看出来,普通人能有实力自己整辆车。
瞅着有那么几分眼熟,但想不起来搁哪里见过。
“小伙子,这是你的车?”
“甭听学武瞎说,车是临时的,我只能开一年。”
“哦…你先上车打着火,我怎么说就怎么做。”
自个儿能接触到车,肯定私底下早开过了,练上阵子看看啥情况。
上车后林北紧握方向盘,猎杀熊瞎子、东北虎都没这么紧张过,这会儿腿控制不住颤抖着。
“起步挂挡、转弯、掉头、照直了开……”
一番操作下来后,将车开回到原来的位置。
此刻吕柱国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就跟老师看着三好学生似的,忍不住笑出了声。
“行了,跟我去办证!”
林北紧张到手心出汗,当听到这个结果时,好一会儿才回过神。
不是……
“这就完事了?”
眼下经济落后,许多地方路还没有通,县城里基本都是土路,上面铺上些砂石。
大卡车搜遍整个县,也就四五十辆。
小轿车根本就没见过,估计只有市里面才能看得到,交通红绿灯根本用不上。
有前世的操作记忆,这些基本操作对林北而言,那还不是牛刀杀鸡手拿把掐。
由于林北不以开车为职业,办理机动车学习驾驶证,所以流程很简单,只需要填表签字盖章。
“小伙子你开车技术不错,比杨学武强多了,往后要是办理职业驾证,直接来找我就行。”
本来底子就不错,上路练习一年都能成老司机。
拿到了证件,这回开车上路合理合法。
至于说做卡车司机,那还是算了吧,哪有山里的生活悠闲自在。
接下来开车将杨学武送回去,打听到哪里能买自行车,去了县城的国营商店。
计划经济时期,国营商店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收音机。
骑车是为了方便上下班,缝纫机能开成衣铺,都能通过多劳多得变现赚钱。
电视机跟收音机,是精神消费的商品,县城里需求量比较小,购买证也不容易获得。
有这钱先紧着家里用,吃饱了肚子活下去再说。
就算想买的也得提前打招呼预定,再去从市里面调配,中间等上十天半个月。
商店是二层小楼,底层摆着许多辆自行车,有新也有旧。
也有拉货用的三轮板车,后边挂着个小车斗,能拉煤也能拉菜。
外边是一辆平板车,杂七杂八放着许多工具,旧车胎、内胎。
中年男人穿着大衣坐在小板凳上,旁边摆着块木牌子,上面用墨水写着四个字。
“打胎、补气。”
林北瞅了眼,下意识念了出来。
“大哥你是啥活都敢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