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民以食为天

作品:《艺考落榜,我觉醒了田园系统

    一硝二硫三木炭。


    听过的朋友请举手。


    农村里的孩子都比较淘气,要么下河摸鱼,要么上树掏鸟窝。


    没过头顶的河水也敢下去,喜鹊窝都快到了树顶,也敢往上爬。


    什么捅马蜂窝,搬起石头砸茅坑,没做过这些童年都不完整。


    渴了趴在河岸边上喝水,水里面都长了绿毛,还有蝌蚪在里边游。


    饿了就在树林草地里找吃的,那种黑黑的球形颗粒,就跟迷你葡萄似的果子,摘下来丢进嘴里。


    酸酸甜甜,还挺好吃的。


    后期科普说这玩意叫龙葵,果实有毒性。


    这个年代能活下来,纯属是命大,身体都练出了抗性。


    小时候没什么能玩的,男孩子就成天盯着墙根,留意那些长出来的‘白毛’。


    按科学来说叫芒硝,用木片刮下来,收集到火柴盒里。


    等收集差不多,研磨成粉状,加上些木炭硫磺粉末,就做成了黑火药。


    找牛皮纸卷成桶状,再用木撑子来回滚动压实,填上黑火药黏土封口,这就是二踢脚。


    鞭炮一般都是废旧报纸加工,大过年听个响,也为了图个喜庆。


    两只小猎犬,听到放炮的声音,赶紧缩在狗窝里,身子颤抖着不敢出来。


    “哥,我也要玩!””


    林北刚放了一个二踢脚,屋里妹妹听到动静,说啥也要跟着放炮。


    “你一个女孩子,玩什么的炮仗,小心晚上又尿炕!”


    好不容易找老中医,抓草药治好了尿炕的毛病,半夜不会做梦上茅房。


    要不然隔三差五,自己的褥子就得遭殃,晒都晒不过来。


    “不,我就要玩!”


    架不住小丫头软磨硬泡,当哥哥的只好答应下来。


    前提必须由自己手把手点火,担心妹妹不会弄,不小心伤到自己。


    拿出个二踢脚,先分清上下放置,烟头靠过去点火。


    等引线被点燃的瞬间,呲呲冒着白烟,赶紧夹着妹妹往边上跑。


    小丫头两手捂着耳朵,随着一声闷响二踢脚伸空,炸开一朵烟花。


    “怕吗?”林北问了一句。


    只见妹妹摇摇头,一脸不尽兴的样子。


    “不怕,我想自己点火。”


    “你这丫头,啥时候胆子变大了,这事儿我可不能依着你,不然娘会生气的。”


    “哥……就让我玩会儿呗,以后晚上我保证不缠着嫂子睡。”


    小丫头抱紧林北的大腿,稚嫩的声音在哀求,最受不了就是这招。


    没办法,谁让有这么个妹妹,当哥哥的只能宠着。


    林北从屋里拿出一挂鞭炮,拆成单个给了妹妹几个,威力小伤不到人。


    “跟你说好了,点着了就跑别傻站着,不然下次不给你玩了。”


    “嗯嗯,我一定听话。”


    “拿着玩去吧,等会儿要吃饭了。”


    林芸赶紧将鞭炮揣进兜里,又从哥哥手里拿过火柴,开始了放鞭炮。


    期间他就在边上守着,小丫头倒也机灵,每次点火后赶忙跑开。


    十来分钟后,锅里的粘豆包终于熟了。揭开锅盖冒着香气,粘豆包大小均匀,混合了棒子面,颜色有点偏黄。


    李萍兜着笼布,挪动到盖帘上,用筷子扒拉开,避免粘连在一起。


    下边还煮着土豆,等着蘸大酱吃。


    “汪汪……汪汪……”


    林北听到一阵狗叫,推开门还以为有人来了。


    出了院子也没听见有人敲门,两只小猎狗叫个不停,声音似乎是在抱怨。


    随着一声叮当,喂狗用的铁盆被炸起,接着掉了下来。


    “哥你快看,好好玩!”


    林芸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没人教就学会用鞭炮炸狗盆。


    怪不得两只小猎犬叫个没完,吃饭的家伙被当成了玩具。


    “好了该吃饭了,你惦记的粘豆包蒸熟了。”


    听到这里小丫头赶忙往屋里跑,这才保住了猎犬的饭碗。


    “吃饭咯!”


    前世林北没吃过,更没见过啥是粘豆包。


    吃起来软软糯糯的,里边包了红豆馅,有股豆子的清甜,更像是大个的汤圆。


    “娘,先给我来五个!”小丫头很是大气道。


    吃饭这件事上,要按照饭量跟体重计算,没人是她的对手。


    李萍拿起筷子轻轻在小脑袋上敲了敲。


    “你就不怕撑着,娘我蒸了三十多个,够填饱你的肚子了。”


    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吃着早饭听着收音机。


    1月13日,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由原来的生产大队改为生产小队,30年不变。


    1月14日,上半年全国城镇再减少人口700万人,其中职工450万人以上,下半年继续减少城镇人口450万人。


    1月22日,国家机关原有的268万余人中精减94万余人。


    高小娟竖起耳朵,这段时间她也是迷上了收音机,听里边的人讲新闻消息。


    也了解到国家真的很大,外国人不止是一个地方的,还有上百个国家。


    搁以前总觉得山沟里,就是世界的全部。


    “林北你说收音机里讲的,到底是啥意思?”


    不在机关单位上班任职,又没多少文化水平,理解其中的含义确实有难度。


    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自然灾害以及老大哥打压威胁,关键时刻背信弃义。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粮食供应等问题成为了重灾区。


    城市人口过多,加剧粮食等物资供应的紧张局面,减少城镇人口能够有效缓解粮食供需的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知青要下乡。


    林北理了理思路,换通俗易懂的说法,这样容易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说白了就是城里暂时用不了那么些工人,会将他们安排到乡下协助生产,多打粮食就能少挨饿。”


    “哦…记得开春的时候,我们村里就去了很多城里人。”


    “过完年马上就要到春耕的时候,估计也会有人被安排到老金沟,到时候有的忙了。”


    这几乎是百分百肯定的,此前杨学军也说过,过了年就得到乡下干活,协助农业生产。


    而他要等的也是那个时候。


    民以食为天,灾荒年代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搞生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