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战蓬莱
作品:《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我们这些人就算赶回蓬莱郡,也对战事没什么帮助,不如固守挡住浡泥国!”
“诸位请想想,如果我们撤离,将大良郡让出来,那浡泥国的军队就会出海,对我汉国更加不利啊!”
凌通精于军务,对当前的局势看得很清楚。
大良郡唯一能做的,就是挡住浡泥国的进攻,将对方挡在大从岭之外。
其他官员有支持凌通的,认为撤离便是对大汉的不负责任,将大良郡拱手让人。
亦有人反对凌通的主张,认为死守大从岭,在敌弱我强的状况下不明智。
不如保存有生力量,撤往蓬莱郡,依靠蓬莱郡的武器装备,抵抗敌军。
他们争论来争论去,谁都说服不了谁,最后,大良郡郡丞看向了李芳。
“大人,此事事关我大良郡的生死存亡,请大人做定夺!”
李芳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他眉头紧蹙没有立刻回答。
撤离大良郡简单,但大汉投入在大良郡的前期人力、物力、财力全部付诸东流。
何况正如凌通所说,他们这点兵力哪怕是回了蓬莱郡,对战局也不会有大影响。
良久,李芳终于有了决断。
“大良郡乃我汉国多少将士流血牺牲得来的?若本官轻易放弃怎么对得起那些牺牲的将士?”
“凌通,你即刻点兵三千前往大从岭,与大从岭守军一起,死守关隘!”
凌通闻言全身一震,大步向前:“末将,领命!”
李芳做出决定后便不再迷茫犹豫,接连发号施令。
“曹大人,你立刻拟定公文,在大良郡之内募兵,只要加入汉军为我汉国征战,一律双倍军饷!”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李芳治下的大良郡有百姓大约十五万人左右。
其中绝大部分是原来浡泥国的百姓,还有部分是迁移过来的汉人。
在李芳治下,从不强调二者差异,将其全部当成汉国百姓来对待,所以大良郡内浡泥国百姓对李芳的印象一直不错。
郡丞曹俊闻言,有些担忧,道:“大人,将他们组织起来,万一他们变节怎么办?”
汉国名义上是“租借”浡泥国土地成为大良郡,实际上就是抢占了土地。
李芳闻言轻叹了口气,道:“我汉国如今内外交困,兵力不足,不得不这么做,去干吧。”
在李芳的领导下,大良郡开始了自救,一时间,大良郡之内风起云涌。
汉国,蓬莱郡。
蓬莱郡西十里之外,大海之上,今夜乌云遮月,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悄然行进。
船队之中,最醒目的当数六艘楼船,楼船乃大明设计的大型多层战舰。
甲板以上建造有多层船橹,与敌人接战的时候可以居高临下发射箭矢、火器。
楼船一般作为指挥舰、主力战舰,适合江河、近海作战,载兵数量多,灵活性较差。
当年鄱阳湖水战,明军的楼船让陈友谅吃尽了苦头。
楼船后方侧翼两边,各有艨艟十艘,这艨艟又名“蒙冲”,顾名思义是一种轻型快速的战船。
战船船体狭长,覆盖有生牛皮,机动性强,用于突袭与近战接舷,常配备有钩拒。
艨艟,又被称为“海上骑兵”。
在六艘楼船的正后方,是十艘福船,这个福船源自福建的尖底海船,适合深海航行,稳定性高。
随着汉国水师威名远扬,大明开始重视起水师建设,对福船进行了革新。
革新后的福船可以搭载一门重型克虏伯火炮,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便是基于福船改良。
除了楼船、蒙冲、福船外,船队后方还有沙船、海沧船、哨船、火攻船等。
大大小小的船只加起来,足足有一百多艘,这般体量,是大明巢湖水师与备倭水师所有的精锐。
船上作战的水军,也都是经历过真刀真枪场面的精锐,丝毫不会怯场。
为首的楼船甲板上,南安侯俞通源负手而立,轻声说道:“按照这个速度,再有一个时辰就能抵达汉国蓬莱郡。”
“吴将军,你我身上的重担可不轻啊,灭了蓬莱郡,你我便创造了不世之功。”
靖海侯吴祯闻言,也是同样神情肃穆,道:“根据哨船探报,汉国皇帝李善长,提前派遣了一半的水师回到蓬莱岛。”
“李善长这个老狐狸,虽然没有发现我们的踪迹,却未雨绸缪,派大军回防。”
俞通源并未畏惧,反而充满了斗志,道:“汉国虽然船坚炮利,但我巢湖水师、备倭水师的船只数量,数倍于汉军!”
“即便是那卫青战舰再厉害,难道能灭了我们所有的船只不成?攻陷蓬莱郡,不过是时间问题。”
靖海侯吴祯点了点头,与俞通源有一样的判断。
“俞将军说得对,我们明军水师也已经替换了新式装备,筹谋了那么久,只为今日!定能灭了汉国蓬莱郡!”
俞通源与吴祯雄心万丈,一个时辰之后,大明水师抵达蓬莱仙人港,大战爆发!
大明的水师船队,无论是装备、经验,还是战术,堪称当今天下的翘楚。
历经鄱阳湖水战等战役的洗礼,大明水师的进攻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猛烈。
仙人港附近,驻扎有汉国派回来的一半水师,包括四艘卫青战舰,四艘龟甲船,还有八艘中型船只与十二艘小型船只。
与汉国的船队比起来,汉国水师的规模实在不成样子,似乎注定落败。
然而等真正打起来的时候,汉国水师爆发出惊人的战力。
正面有四艘龟甲船顶在前面,侧翼有八艘中型船只即海沧船来保护侧翼。
再往两侧便是各有两艘卫青战舰在远处开火,能以射程优势无伤击毁地方战舰。
轰!轰!轰!
四艘卫青战舰威力惊人,不过,在大明水师数量占据大优势的情况下,卫青战舰虽然厉害,短时间内依旧无法改变战局。
汉国的四艘龟甲船,成了活靶子,被对方的楼船、福船连番进攻,打得四处火起。
俞通源、吴祯指挥水师穷追猛打,不断压缩汉军水师,将其往仙人港方向逼迫。
南安侯俞通源兴奋得眼珠子发亮,不断发号施令。
“继续射击!”
“猛攻最边上的龟甲船!”
“艨艟从侧翼突袭!”
“袭扰卫青战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