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出黄金的路子
作品:《四合院:从退伍转业街道办开始!》 大金牙盯着陈远,咧开嘴笑了起来,“你打听这干啥?该不会是看上红姐了吧?”
他说着还挤了挤眼睛,“红姐虽然年纪大点,但保养得好,风韵犹存啊!那身段啧啧...确实诱人啊!”
“没有的事。”陈远连忙摆手,脸上浮现出尴尬的笑容,“只是后续可能还有事找她帮忙,了解清楚好办事。”
大金牙闻言,啐了一口没意思,随后也不避讳地说道:
“红姐啊,是大饥荒的时候来燕京的,那会儿啊,她年轻貌美,又懂点歌舞,就这样"结识"了不少领导。”
“红姐的路子野着呢,手段神通广大。”
“这些年上上下下,她都打点得很好。”
“她具体干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
“但顺手会倒倒东西,给兄弟们捞点油水,这是肯定的。”
陈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已经大致勾勒出红姐的形象——一个从底层打拼,靠各种手段和卖力活下来的女人,怕是没有简单的。
陈远压低声音,身体前倾,“我想问问,这红姐,大黄鱼收不收?”
“收!当然收啊!”大金牙搓了搓手,“那可是稀罕物品啊!不仅收,市价还不低呢!”
他迫不及待地追问,眼神中已经带着难掩的贪婪:“你有多少啊?”
“这个嘛...”陈远故作神秘地摆了摆手,眼神飘忽不定,“下次吧,换个时间,这种事还是让红姐亲自上门谈比较好,数不小!”
大金牙眼睛眯成一条缝,会意地点点头,“懂了,懂了,我会跟红姐说的。既然以后还有生意做,今天这些东西我可以帮你送到指定地点,保证安全,你放心。”
“成,就送到南锣鼓巷95号,什么时候能送到?”
大金牙立刻回应:“今天下午就能送到,保证不会出任何问题,出了问题算我的。”
陈远满意地点点头,“那就这样,回见。”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大金牙一脸贪婪的目送他走出门外。
......
沿着拥挤的街道漫步,迎面而来的行人匆匆走过,陈远心中思绪万千。
“这些三教九流的人,到底要不要深交?”他皱着眉头自问。
自己毕竟准备走仕途,身边的人脉关系就格外重要。
和红姐这样的人走得太近,万一哪天出了事,连带着自己也麻烦。
但话说回来,这些人在灰色地带有着特殊的资源和消息渠道,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也许有所帮助。
想必王秘书也是为此和她们有的交集。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陈远自言自语道,“先把大黄鱼的事情处理好,其他的以后再说。”
他看了看手表,午休时间快到了,他骑得更快。
回到街道办时,恰好卡在午休时间结束。
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提醒着每个人午休时间结束了。
苏婉正伏案工作,几缕散发垂在额前,神情专注地处理着面前的文件,手边放着一杯已经凉了的茶水。
看到陈远进来,她抬头示意了一下,露出一个疲惫但温和的微笑,指了指他桌子上的一个信封。
“这是什么?”陈远走过去拿起信封,发现是一封已经拆开的介绍信。
“华侨大厦的介绍信。”苏婉放下手中的钢笔,“凭这个在华侨大厦一晚上能打四折。”
“不过那地方还是挺贵的。”苏婉补充道,“打完折也不便宜,但环境确实不错,安全卫生都有保障,住一周对你这个“暴发户”应该没啥负担哈。”
“谢谢师父费心。”陈远将介绍信收好,放进内侧口袋。
这年头住宾馆可不是有钱就行,像华侨大厦这种没有介绍信也住不到。
下午的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陈远学着处理一些简单的居民申请,时而翻阅相关的规定,偶尔向苏婉请教一些问题。
就这样,在平静的工作氛围中,时间缓缓流逝。
突然,办公室一角爆发出一阵争吵声,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你到底会不会数啊?这么简单的事情也能出错!”一个中年女同事猛地拍着桌子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怒视着对面的年轻干事。
争吵声极大,得办公室所有人都转过头来。
“我、我不是故意的...”年轻干事显得委屈又慌乱,“数据太多了,我一时没注意...”
“没注意?这都是第三次了!每次都要重新开始,我都快疯了!”中年女同事眼中几乎要冒出火来,“刘科长说了这个数据下班前就得统计出来,你这样弄,我是不是不用下班了?”
年轻干事缄默,不敢抬头。
见两人纠纷没有停下的迹象,苏婉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走过去,脸上带着安抚的表情。
“好了好了,王姐、小赵,有什么事好好说,别这么大声。”苏婉制止两人的争吵,询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王姐气呼呼地解释:“我们在统计东城居委会的物资发放总数,分两个人统计核对,结果她报错数字,后面才意识到,这一次整个统计都乱了,现在又得重新开始!”
“对不起,真的是数据太多太杂了...”小赵低着头认错。
陈远好奇地走过去,看了看两人记录的方式。
只见桌上摊着几张纸,上面列了几项物资名称:大米、面粉、食用油、肥皂,下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数字,没有任何表格或者分类,各种数字混杂在一起,看起来确实容易混淆。
苏婉深吸一口气,耐心地安抚两人:“大家都累了,这样吧,休息十分钟,喝口水,然后我们再重新来过,好吗?”
王姐不情愿地点点头,嘴里还嘟囔着什么,但终究是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小赵则如蒙大赦,赶紧去茶水间倒水。
“师父,他们这个统计方法好像不太科学。”陈远轻声对苏婉说道,指了指那些杂乱的纸张。
苏婉无奈地笑笑,眼中闪过一丝疲惫:“是啊,但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也没人提出更好的方法。”
她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些许无奈,“每次统计物资都要耗费不少时间,出错了就更麻烦,但这是老办法了,大家都习惯了。”
陈远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若有所思。
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也许他可以用后世的一些简单方法,帮助改进这些繁琐的工作流程?
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让自己在单位里更好立足,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师父,这种计数方法我有个改进方法,可以极大避免她们出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