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作品:《开局面临亡国,皇帝他逆袭一统诸天》 这也是拓跋支第一次真切地见识到火炮的威力。
那种沉闷的轰鸣声,如同天神的怒吼,令人肝胆俱裂。
实心铁炮拔地而起,在空中划出锋利的弧线,砸在马群中,掀翻草地,惊动四周。
有战马受惊吓歪在地,附近战马惊恐不安。
冲锋队形明显变乱,继续拉近的骑兵群,在五十米的距离,遭遇到了夏军虎蹲炮铁雨的冲击,立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了一片。
城头上的拓跋支差点原地跳了起来,其余羌人各个惊恐不已。
等剩下的骑兵冲过来的时候,遇到枪阵,被迫进入方阵与方阵之间,快速被切割。
有骑兵想要强行冲阵,切开防御后,却冲到了中间的空心,对方阵几乎没能造成影响。
拓跋支面色煞白,他知道这一场骑兵的全面冲锋,此刻已经失败。
诚如他所料,羌人骑兵进入方阵之间,仿佛深陷泥潭。
大量的长枪刺穿或切开战马,能逃出来的骑兵已经是万幸。
后面没有冲进去的骑兵,纷纷调头撤走。
等到末时之后,羌人骑兵已经惊恐万分地远离战场。
陆康坐在主将台上,喝着茶,漫不经心地看着远方连绵的草地,他对崔应说道:“大河以泛滥著称,没想到这一段,竟然如此平静,而且孕育出了肥美的草地。”
“所以,是一块很好的牧场。”
“吾皇派我来此,是为了打开硝石的买卖,看来这下还有其他的收获了。”
“陆总督,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你说。”
“这里,是我大晋的地盘。”
“日月山东北面的河湟谷地是你晋国地盘,这里不是。”
“这里也是。”
“这里是我打下来的,这里不是,如果你想要,可以去河湟谷地召集晋军来这里跟我打一场,打赢了就是你的。”
崔应干笑两声没有说话。
陆康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他不喜欢玩模棱两可的东西。
沉默片刻,崔应接到了消息,对陆康说道:“他们想要谈判。”
“他们没有资格谈判。”
“为什么?”
“他们现在是砧板上的鱼,我是手持刀的人,鱼和我有资格谈判吗?”
“不能杀更多了吧?”
“现在不杀更多,以后会死更多更多。”
正在两人聊天之际,夏军的重炮炮口已经对准大莫门城的城门。
没有任何悬念,大门被铁炮轰开,城内陷入恐慌中。
夏军已经锁死了四面的城门。
夕阳像一块烧红的烙饼挂在天边,大地是血色的。
炎热的夏风中,带着刺鼻的血腥味,远处歪倒的战马挣扎了好几次,都没能再站起来。
陆康对鄯州的策略,在很多年以后,依然遭到一批人的批判。 他们认为羌人已经选择谈判,有投降的意思,陆康却无视对方释放出来的意图,选择大规模屠杀。
这无疑加剧了鄯州各族之间的仇恨。
但支持者却认为,陆康选择了一种成本最低,成效最大的方式。
在陆康强势决绝的杀戮后,羌人在鄯州的人丁数量遭受打击,未来数十年,没能反抗,主要是这个原因。
不管如何,太康九年六月底,随着羌人在大河之畔的第一重镇大莫门城被攻陷,羌人失去了大河九曲之地肥美的草地和肥沃的良田。
这意味着羌人失去了最大的战略要地,在军事上已经无法对河湟谷地造成威胁。
军事上失去威胁,意味着大夏牢牢掌握了这一带,硝石的开采只剩下时间的问题了。
进入七月,太康九年的波澜尚未平息。
自云中之战爆发以后,魏国朝堂风云骤变,储君之争,从隐晦的角逐,到明面的争斗。
内部矛盾的激化,正在形成一股矛盾的张力。
具体体现在了政见上的分析加剧。
具体如下:
太子派系正在快速往极端化方向倾斜,联晋灭夏的声音出现在朝堂上,并且声势迅速壮大。
这一现象是从太康五年到太康九年,魏军在战场上多次失利之后,引发了魏国内政改革,所导致的。
简单来说就是,魏国灭夏受到阻力,魏无忌想要改革土地政策,魏崇延又学习大夏想从商业上扩充财政,达到灭夏的目的。
但这引发了新派和旧派的利益严重冲突。
太子是旧派世家代言人,旧派世家的根本目的其实不是灭夏,灭夏是魏崇延和魏无忌的目的。
那现在为什么以太子为代表的世家,会强硬地主张联晋灭夏呢?
就是因为太子多次在战场上失利,威信遭受严重影响。
保守派的头子贾政道集结了守旧派大臣们商议一番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一切的外部因素其实都是夏国造成的。
无论太子在太康五年在宋州的战败,还是太康八年在太行山的战败,或者太康九年在云中的战败,背后的推手其实都是夏国狗皇帝!
太康五年是李彦直接击败了魏程,太康八年和太康九年虽然是姬清颜所为,但如果没有李彦在背后强力支持姬清颜,姬清颜有实力击败魏程码?
显然没有!
魏国的保守派们本着抓住事件根本原因的认真态度,最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这件事充分地证明了一点: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军事的失利会反作用于政治。
正是太子的地位遭受到调整,保守派开始强硬起来。
革新派呢?
太康八年的魏灭晋之战是魏无忌这个革新派头子提出来的,他的逻辑是先易后难,魏夏边界太长,辽国军事太强,晋国与夏国交界少,政治和军事都很弱。
灭晋是最好的一步棋。
灭晋不仅仅剪除了李彦的一个帮手,还能进一步扩充魏国的实力。
现在内部两派矛盾激化,保守派就算理性上同意魏无忌的战略,但处于本身利益的考虑,也拿出了强烈反对的态度。
恰恰保守派的另一位大佬刘言是魏晋和谈的主导者,青白盐的利益链条也是他引入魏国的。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大夏输入魏国的利益链条,大多数是被魏崇延命令魏无忌集中整合了的。
具体表现就是魏无忌一直在培养的魏合,联络了大夏大部分商贸。
这些利益,是支持太子的世家,没能抓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