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认祖归宗

作品:《锦绣凰途:重生嫡女惑倒九千岁

    换个太子?皇帝突然想到了破局之法。


    晋王那方整天拿太祖血脉和平叛之功说事,可李景珩才是此次出征的主帅。


    再说,虽然太祖的功德确实盖世,可他身为皇帝十几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


    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也算说得过去。


    而李景珩,不就是自己的儿子吗?


    至于身体残缺这种问题,到时候让他从兄弟中过继个儿子来便是了。


    皇帝越想越是兴奋,觉得很有操作空间和可行性。


    他将目光转回眼前的宰相身上,思考是否要将如此秘辛告知于他。


    就今天看来,这人连个太学院也管不住,不太像是他该有的能力。


    也不知是他老了,还是说不听话的手下太多。


    可如今自己手下无人可用,他身为宰相,总要发挥点用处的。


    “宰相,若是我说李景珩也是我的儿子呢。”


    “你觉得他可堪配上这太子之位?”


    宰相不顾形象的抠了抠自己耳朵,瞪大了双眼。


    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下一瞬间,他又舒了一口气,这确实是解决当下问题的良策。


    只是没想到皇帝居然将这个秘密藏了如此之久,今日才告诉自己。


    也难怪皇帝会对一个阉人委以重任。


    之前民间都流传李景珩是皇帝的私生子,如今来看,居然是真的,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


    等等,阉人。


    阉人怎么可以成为太子继承皇位?


    他眨巴着眼,“可……”


    皇帝知道他想说什么,抢先开口:“朕说他是我的儿子,那他就是。”


    “至于身体问题,难道会有人敢检查吗?”


    “此计实在不成,至少也能分化他们,在内部制造矛盾。”


    都是几十年的老狐狸,宰相立刻就懂了皇帝的意思。


    他当场与皇帝敲定方向,接着就出宫回府安排细节去了。


    时间不等人,留给他俩的时间不多了。


    ……


    皇帝借口身体不适,一连罢了三日的早朝。


    而太学院前的大鼓也被整整敲响了三日。


    空气中都透露着焦灼,所有人都觉得拖不下去了。


    更有胆大的居然在黑市坐庄,让人下注是皇帝赢还是晋王赢,赌这太子之位花落谁家。


    皇帝和宰相都收到了相关的消息,可他俩都没空收拾这帮刁民,只能暂时无视。


    只是有些奇怪的是,庄家居然赌李景珩赢。


    那些富家子弟嘲笑连连:“这坐庄的老板莫不是嫌钱多烫手?”


    “钱来得太轻松不如直接送给我们呀。”


    他身为京城有名的纨绔,也没见过如此不拿手中钱财当回事的败家子,只能甘拜下风。


    “他李景珩一个太监,凭什么坐上这太子之位?”


    被人称为小侯爷的另一纨绔压低了声音劝开口之人小点声,接着就将李景珩可能是皇帝私生子的传言告知左右。


    周围人恍然大悟,确实之前有听过类似说法,只是大家都半信半疑,觉得不太可能。


    如今有了这勋贵家儿子的背书,众人立刻信了个十成十。


    “先不说他身体残缺,哪怕是真的,难道晋王是吃素的不成?”


    可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这李景珩明明是个太监,怎可能登大宝。


    “哈哈哈哈兄弟,庄家可不就是在送钱与我们么?还不多多感谢他?”


    那小侯爷毕竟出身非比寻常,他偷摸着背着家里来参与这赌局下注已是不该,因此并不想就这个话题纠缠和展开讨论,立刻试图转移话题敷衍过去。


    众纨绔知他身份高贵,必是有所顾虑,一向与他交好,当即卖了个面子换了话题。


    世界上哪有不透风的墙,短短三日,李景珩是皇帝私生子的传言就传遍了京城。


    虽然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皇帝和晋王的博弈拉扯上,但听到李景珩这个变数,还是狠狠地吃了波瓜。


    现在押皇帝赢和晋王赢的人数一半一半,赔率一比二,而押李景珩的赔率更是到了一比三十,十分刺激。


    三日后,皇帝终于拖不下去了。


    早朝时分,下首的大臣们蠢蠢欲动,一边是文臣,一边是武将。


    一边是等着递折子上书立晋王为太子,一边是等着递折子陈情太子无错不可轻易被废。


    两方人马剑拔弩张,就等着开战唇枪舌剑一番。


    皇帝却先开了口:“诸位爱卿,朕有件大喜事要宣布。”


    群臣只能暂时熄火,等着看皇帝要出什么招。


    “旧人都知道,我还在潜邸之时,有个儿子,当时因为前朝余孽而流落在外。”


    朝堂上的人按反应立刻分为了好几派。


    年纪大些的老臣当然还记得,当时就是因为这件事,太宗皇帝唯一的儿子也失散在外没了消息,没过几年太宗一死,皇位才落到了如今这位身上。


    若是当年那皇子还活着,那才是如今皇帝正儿八经的嫡长子。


    说到这个,又得扯出一桩风流旧事。


    皇帝当年娶了一对姐妹花,听说有许多争风吃醋的戏码。


    不过当时是亲王宅邸私事,哪里值得众人将注意力放在上面,所以知道内情的人也不多。


    论身份的话,当然是姐姐身份更高,且又是明媒正娶。


    只是当年自从儿子丢失这事发生,姐姐当时就得了失心疯,后来在内宅也不知去向。


    妹妹生了儿子后,立刻就被扶正为王妃。


    也因此在皇帝登基之后顺理成章的封为皇后,长子李修岳也因此获封太子。


    皇帝在这个时间点将自己真正的长子给推了出来,想来就是要为他争上一争了。


    而年纪轻些的臣子,没有听过这些旧事,但见到周围叔伯长辈们的态度,他们当然也乖觉地共同保持沉默。


    在场的都是站在端朝最顶端的聪明人,他们要么是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继承人,要么是通过层层选拔上位的文化人,又或者是战场上有勇有谋的主帅。


    只是几个呼吸间,大家都已经将心思百转千回了一遍,心中有了计较。


    皇帝见下方鸦雀无声,也知道自己给足了时间让群臣反应,是时候说出自己的决定了。


    “朕决定将李景珩认祖归宗,成为朕的大皇子。”


    “长幼有序,太子之位该是他的。”


    喜欢锦绣凰途:重生嫡女惑倒九千岁请大家收藏:()锦绣凰途:重生嫡女惑倒九千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