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新连长老宋

作品:《年代穿书,我和反派囤货过荒年

    ,最快更新年代穿书,我和反派囤货过荒年!


    回到宿舍,张艺问谢昭昭,“出什么事了吗?从前你没有特别避讳过学校里面那些事。”


    樊长城三人过来的时候,周翠红正好不在食堂,没有看见人。


    谢昭昭和张艺回来后,张艺这么没头没脑的疑问,她一时间有些不明白情况。


    “发生什么事情了?”


    张艺将事情讲了一遍。


    谢昭昭拿出收到的信件,信是江淮寄过来的,里面提到一件事,换防北上京市的连长他们,没有到达京市,而是驻扎在了豫北。


    “江队长有没有说连长他们停在豫北的理由?”周翠红问道。


    “理由?三北地区已经有16个军聚集,战役回旋余地狭小算不算?”


    好吧,张艺承认这个理由是事实,京市陆军数量占比确实超高,十分拥挤。


    但是:“再怎么拥挤这都是在调动前已经存在的事实,不是要连长他们停下的理由。”


    这个解释根本经不起推敲。


    既然一开始就知道拥挤,那边人多,为什么还要从云生边境把人往回调。


    谢昭昭道:“跟儿戏一样,具体原因未知,但也能从中窥到上面的些许情况。小心些总是好的。”


    斗争愈发激烈,虽然和她这种小虾米没有多大关系,但万事还是小心为好。


    从前种种均不提,暂时先在这里安安稳稳老实实生活。


    等着他们的新领导。


    又过了一个多月新的领导终于有点影子了。


    上面新成立一个军,已经有先遣部队来这里接管营房。


    学生一、二连归0298部队管理。


    营长三十多岁,说着一口四川口音的贵州话,人长得很高很瘦。


    皮肤泛黑,这在军营里已经算是白人了。


    军营里真的一个比一个黑。


    营长的眼睛很亮,看上去精明中带着淳朴。


    看到学生连,他就表示了歉意:“对不起大家,给你们派的连长还在途中,是位老同志,一位比较老的同志。”


    营长来前做足了功课,前面兄弟部队派给这些学生的连长、指导员都是资格较老,比较有水平的老同志。


    想来对方这样派遣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部队,有时候有文化的兵比没有文化的难管教。


    两个学生连两百来号人,都是高文化水平的兵,没点能耐真的管不住这些人。


    陆国才问道:“营长,和您一样吗?”


    一说老同志,在部队上,至少是个营长,或者副团什么的,那资格就已经够老了。


    他们的新连长的资格,再老能老到哪里去。


    他怀疑营长说的有些夸大。


    营长道:“比我的资格老多了,人家可是淮海战役过来的,在县里是革委会主任。”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对新连长满怀期待。


    又等了半个多月。


    晚上点名的时候,团里首长陪着新连长来了。


    打眼一看。


    新连长确实、果然是一位老同志。


    真真的是位“比较老的同志”,看上去四十到头,五十来岁的样子。


    个头瘦高,非常精神。


    新连长到来,学生连照例高喊口号:


    “向解放军致敬。”


    “向解放军学习。”


    “自觉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


    ......


    新连长打断道:“行了,行了!你们到部队已经一年多了,算得上是老兵了,都是一家人了嘛,一家人再说两家话就是见外喽,什么再教育,以后咱们不要再提这个东西了。”


    他一说话,北方来的学生倍感亲切。


    新连长的口音一听就是一位北方人,瞧着说话办事敞亮的不行不行的。


    你还别说,听了这老头的话,陆国才等人心里特别扎实受用。


    他们嘴里说着再教育,语气往往是调侃,自嘲的,心底始终藏着一股子傲气。


    但从别人嘴里说出再教育、臭老九之类的,无论再怎么看的开、修养再好的人,心里还是会满肚子不高兴。


    尤其是部队里面的排长、副排长大多和学生连的人是同龄人。


    营长说的没错,这位连长确实是一位很有水平的老同志。


    简单的一句话,就让谢昭昭体会到了他的水平。


    老头明明就是肩负再教育使命的人,但他偏偏就闭口不提再教育的事。


    这老头知易而不言易,是一位高人。


    部队里的人真是卧虎藏龙。


    一句话把学生连的心神吸引过去。


    老头接着继续道:“团长在电话里要我赶紧来,他说你们都闲不住了,嚷着要回武定去耕地种田。同志们,部队不是生产队,你们到部队来,按93号文件规定,是来过战士生活的。”


    学生连:不是,我们没有,没有嚷着回去。


    我们也知道部队不是生产队,我们也知道我们是来过战士生活的。


    但领导就安排我们干这些,我们能怎么办?


    学生连委屈,学生连没地说。


    “你们来了部队,如果连枪杆子都没摸过,连手榴弹都没有摔过,那还叫什么战士?不是白来一遭嘛!


    所以从明天开始,我们还得去甩甩手榴弹,捏捏枪把子,好歹也放上他几枪。


    不过这事得悠着点,这抬枪甩手榴弹,可不比挖老坂田轻松哟!”


    学生连的眼睛瞬间亮起来,亮晶晶的盯着这个可爱的小老头。


    大气,敞亮。


    老头还在说,谢昭昭他们强耐住激动的心情。


    “我叫宋三民,我这个宋,就是宝盖头下面一个木字的那个宋,是宋江的那个宋,不是请客送礼的送。


    在部队大家都叫我老宋,团长也是这样叫的,你们以后就都叫我老宋吧。


    如果非要叫连长,就一定不要在连长前再加宋字了,即使要加,也要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说。


    我刚来,你们总得要给我一点面子吧,不要左一个‘送’连长,右一个‘送’连长,我屁股还没有坐热,你们就口口声声地送连长,叫我的老脸往哪里搁?”


    学生连听了此话,顿时笑声一片。


    这个新连长好另类。


    谢昭昭见过的军人领导,多数方正古板,不苟言笑。


    像老宋这样举重若轻,谈笑风生的还是第一次见。


    “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为了庆祝咱们军成立,军里决定给每人发1元的伙食费。”


    谢昭昭听闻此言睁大的眼睛。


    好大气的手段。


    现在战士第一年入伍的工资是每月6元。


    1元福利真不少,全军一人一元,真大气。


    工资是工资,福利是福利。


    工资之外的福利好像白捡的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