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再次帮忙
作品:《老太重生八零,把极品子女踹翻天》 “你也这么大个人了,怎么就不会算账呢?什么叫我给人家一千块?”
林秋芬鼻子都快气歪了,这个蠢女儿到底想要干什么?
“那五百块是你还给人家刘向东的,这另外这五百是我买国债券的钱!”
林秋芬生怕刘向东被许静这么一闹,再不肯卖给她国债券了,就催着他赶紧去单位交钱,“你赶紧去单位交钱吧,别交的晚了,到时候再扣你工资,我们家属院好多人都把国债券买了。”
刘向东这两天正为这件事忙的焦头烂额,现在拿到这五百块,立马就去了单位。
来了五百的国债券之后,他又回头来找林秋芬,林秋芬把国债券收了,又给了他五百。
“阿姨这次实在是帮我大忙了,如果没有你帮忙的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我钱都没地方凑!”
“快别这么说,这次都怪我家徐静拖累你了,如果不是许静借你钱的话,这五百块钱你早就能拿得出来了!”
终于到手了五百的国债券林秋分,这个心里高兴的呀,想到立马又可以挣不少钱,简直都有些心花怒放。
就只有刘向东不明白,为什么林秋芬一定要买国债券呢?很多人都说这国债券多半就是收不回来,现在单位给他们施压,也只是在完成任务。
“林阿姨有一点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收这些国债券,这国债券很多人都说不一定能兑换的出来,你就不怕到时候亏钱?”
“我和你们年轻人想法不一样,我们是出生在解放前生活在解放后,我们对国家是非常信任的。国家既然发行国债,那就是说明国家遇到困难了,你说国家现在遇到困难了,咱们有能力的为什么不帮国家一把?如果没有国家,我们怎么可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林秋芬这话说的冠冕堂皇,生生的把刘向东给说服了,“阿姨,我以前真的是没看出来您在这方面有这么高的觉悟!我要是手里有钱,我也多买点国债券,可是我手里没钱了!”
他们单位很多年轻人跟他一样为这几百块的国债券忙得焦头烂额,毕竟大家都刚上班没多久,一个月工资也不高,有些还要把工资往家里交大部分。
很多人都是咬牙。买了国债券,剩下的几个月都要勒着裤腰带过日子,毕竟手里没钱。
“可是我们单位的很多同志都跟我一样,手里也没什么钱,买完国债券剩下的日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过!”
“小刘你要是相信阿姨的话,你可以把你要好的那些同事的国债券卖给我,反正我手里多少也有些积蓄,就当是帮国家吧!”
许根生在旁边听的差点没跳起来,老婆子这张嘴可真能忽悠,假的都不能被她说成真的,明明是她想从中牟利。
刘向东一下子就当真了,他有几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这两天正为国债券发愁呢,买了国债券,往下的日子怎么办?
五百块钱对他们这些刚上班的新人来说,差不多就是一年半的工资了,现在虽然能凑齐这五百块,但是往后日子怎么过?
“阿姨你是说真的,你要是真这样的话,我真的会把同事们的国债卖给你了!”
“你看阿姨像是跟你开玩笑吗?”
“那行,你等着,我回单位问一下,一会儿我就过来!”
刘向东急忙推上自行车,又去了单位。
许根生忍不住问林秋芬,“我知道你是想挣钱,可是你让刘向东把他们单位同事的国债券都拿过来,你有那么多本钱给人家吗?”
“拿过来再说嘛,咱们可以打个时间差,把这国债券拿到手,咱俩立马去兑换了。最多也就是耽误半天的功夫,就把钱给他们了,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损失,对我们来说反而能赚一笔!”
林秋芬仿佛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语重心长的对许根生说道,“我算是看出来了,赚钱这种事,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要不是这次咱们去襄市兑换国债券,咱们哪知道其中的门道?人家知道其中门道的,恐怕早就赚的盆满钵满,咱们这和人家比起来,这才是哪跟哪啊?”
好吧,许根生这次也是被点醒了,以前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可以这样操作。
虽然他之前担心这样有点投机倒把,但事实上对单位的那些同事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原价来原价走,只不过是他们拿着券中间赚的差价。
也就过了一个多小时,刘向东又过来了,手里还拿了一个黑提包。
看到这个黑提包鼓囊囊的,林秋芬的心就激动的砰砰直跳,发财的机会终于来了,这一黑提包起码应该有好几千块的券,这一转手就能挣不少钱呢!
“林阿姨,我刚才去单位跟我要好的同事们说了,他们都愿意把这国债券直接兑换了。就是数量有点多,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换得完!”
刘向东把黑提包打开,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国债券,“这国债卷有一万二,阿姨你能拿得出来吗?”
林秋芬按耐住心中的激动,面不改色的道,“一万二有点多,我暂时拿不出来,但是你能不能等我一下午,我想办法帮你们周转?”
刘向东一听才晚个一下午,这叫什么事儿啊?总得给人家一个想办法筹钱的机会,再说人家也是在帮忙!
“那没事,就是缓个一两天也是可以的,只要你能帮他们兑换,他们都感激不尽。”
“那行,那就这么说,最迟明天上午我们一定会把这一万二给你。”
刘向东也真是太放心林秋芬了,直接把黑提包留下,“那就先这样说,国债券就放在这儿了,我晚点再过来问你拿钱。”
看到刘向东前脚走了,林秋芬和许根生立马揣着黑提包坐车杀向襄市。
他俩来的时候就在路上商量好了,昨天去的那个银行已经去了两趟,有点太扎眼了,今天下午干脆换个别家银行。
如果是银行的话,肯定都收国债券,这样还能降低风险。
他俩在襄市转了一大圈,找了很僻静的一个银行,说明了来意,“同志,你们这里收国债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