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敌来

作品:《明末:杀敌爆装备,富养童养媳

    卫军不堪战,就是九边的卫军也沦为了营兵的陪衬。


    这些事情武长风早就知情,无论是原身的记忆之中,还是后世的了解他都了解和清楚。


    其实要实话实说的话,卫军比墩军还是要强不少的。


    劲勇堡除外……


    从进城到现在,武长风并未搬出自己是墩军的身份、


    而他的属下士兵,也被其他人认为是亲兵。


    毕竟……装备实在是太精良了。


    亲兵能养这么多人,绝对是大官了。


    在战斗未结束之前,能忽悠就忽悠。


    但是当武长风到校场之上亲眼见到罗桂忠麾下的一众卫军之时,武长风还是僵在了原地。


    两千七百多名卫军之中据说有七百多人在北城警戒,三百多人在西城,营中只剩下了一千七百余人


    校场之上确实乌泱泱的站了一众军卒,但是这些人之中一眼望去,青壮年只占了半数,都站在前排的位置。


    而站在后方位置的,武长风甚至看到了还有花白头发的人,那些还有十来岁的半大孩子也有不少。


    前面的青壮站着的队列还算整齐,但是后面的队列便越发的混乱。


    他们身上穿着的衣服也是五花八门,几乎没有人穿戴军服,就穿着平日种地的破烂衣服,甚至有些都无法遮蔽身体。


    如果不是立在校场之中的明军旌旗,武长风绝对不会相信这是一支军队。


    武长风的脸微微抽动了一下。


    校场之上的这些人很多人的面有菜色,简直和他当初在怀来城城外遇到的难民一般。


    卫所军常年缺额,逃军众多。


    这一次王光誉征召前卫,要其出军三千人。


    这赶来的卫所的三千人之中,一多半都是临时东拼西凑而来。


    这还是王光誉亲自派人盯着,否则恐怕送来的人青壮更少,军械更差。


    从前卫出发的人确实有三千人,不过走了一百多里到阳泉县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了两千七百人了。


    有三百多人在还没有抵达阳泉的路途中就相继逃跑了。


    这已经是常态。


    别说是卫所,就是正军都有行军途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少人的、


    相对来说,墩军应该更加不堪。


    但劲勇堡是一个例外。


    别说少人,走着走着还多了几个人。


    这个几人是沿途墩堡加入进来的、


    或者说,这些军户原本就听闻过劲勇堡待遇不错,一看劲勇堡路过,一咬牙一跺脚,死皮赖脸的跟了过来。


    张衡曾经请示怎么处理这几个临时加入的军户。


    武长风倒是没撵走,只要能在大战中活下来,留下来未尝不可。


    当然,为了防止扰乱军心,或者这几个临时加入的军户对劲勇堡作战风格一无所知。


    武长风将他们编入辅兵。


    避免干扰一线战士作战。


    回头战役结束,在重新按照劲勇堡的条例进行军事训练即可。


    “我不管你们之前的编制是怎样,年龄四十五岁之下,十八岁以上编为一部,其余的人编为另外一部。”


    “军校共有家丁多少人,也报给我。”


    武长风给罗桂忠丢下了一句话后,便直接离开了校场。


    再在校场待上一时半刻,武长风估计自己的血压能够升到顶点。


    阳泉虽然作为宣府镇、浑源州两地的交通枢纽之地,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只是一个小县,隶属怀来城管辖。


    经过了数次的动荡后,如今城内加上因为战乱迁入城中的人口只有一万余人。


    城墙方圆不过数里之地,但城墙却是颇高,有四米左右,一些地段甚至快到达了五米。


    说实话武长风一开始虽然对于王兆麟观感不佳,但是过了两日后,才知道这个知县还算是个好人,而且能力也不差。


    县城周围的百姓听闻浑源州陷落纷纷北逃,只要能够证明本县身份的人,王兆麟都将其放入了城中。


    其余身份不明者也都发放了一定的口粮,让其向北继续走。


    那些入城的人也都被集中安置着,身上能够作为武器的东西全都收缴了。


    还派了衙役去维持秩序,又让罗桂忠分派了一些军兵去担任守卫防止骚乱。


    毕竟流贼以内应打破浑源城的事情,已经是人尽皆知。


    秋季的秋老虎使得天气越发的炎热,时间正在一点一点的推移。


    城外的流寇的游骑也越来越多,从原先的屈指可数,到数十骑,再到如今的上百骑,数百骑。


    恐慌的气息也慢慢的向着整个阳泉城弥漫。


    武长风按着腰间的雁翎刀,带领着数名亲卫再度巡视了一遍城墙。


    卫军之中堪用的人只有九百余人,勉强也凑齐了长枪和两百多件还算能用的甲胃。


    跟着罗桂忠一起来的有三个千户官,几人麾下的家丁加起来也有一百多人。


    武长风让其领着那九百多名青壮作为一部,守卫西面城墙和北面城墙。


    流寇若是北上,必然是从三个方向来。


    阳泉被三山环抱,能够展开兵力的地方并不多,只有从东和从南两地进攻。


    因此东城和南城就是第一防务要点,其余两方只需要分配少量的军兵即可。


    当然,吴绍驻守的西边方向也不能轻视。


    另外的军余都充任为辅兵,这些人的任务就是战时帮忙去搬运军械,平时帮忙做做杂活。


    重新编练成军,武长风分派自己的人前去训练了五六天的时间,这些卫军也算是有了一点军队的观感。


    当然,也仅仅只有一点……


    而武长风将自己携带而来的装备分发下去。


    “铆钉布面甲共计三百七十六领、锁甲一百二十领、铁遮臂四百二十副,高顶盔四百二十顶……”


    何贵言道。


    “长枪、马刀、箭失若干,数目书册之上皆有记录可查。”


    武长风点点头:“分下去吧。”


    这些装备都是劲勇堡铁器方生产的兵甲。


    劲勇堡自然是全副武装。


    但辽兵还缺少装备,卫军更是稀缺。


    八百余名步卒,再加上九百余名骑兵和九百余名卫军青壮,守城能战者也算是有两千六百人。


    劲勇堡带来的军械,差不多可以再武装四百名骑兵,能够有效遏制住敌军的攻势。


    加上辅兵和城中的壮丁三千多人,守城也算是多了几分把握。


    流寇军中缺乏攻城武器,发熕炮并不是红衣大炮,威力并不大,轰不开包砖的城墙。


    武长风正准备说些什么,但是最终他的话还是没有说出口。


    因为就在南边的山岭之上,三道狼烟已是缓缓升腾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