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治病救人

作品:《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冯兴城一家可是大家庭,杜猛的瀑布泉别院是住不开的。况且他也不想让外人住进来,平日里起居多有不便。


    所以他们还是住进山口村的空房子里。


    冯家人许是一路辛劳,路上绷得太紧,这仆一缓下来,居然接二连三地病倒了。


    这可把冯家二女冯柯急坏了?她当即就跑来敲别院的门,“杜大人,我爹他们病了,您这里可有医师么?”


    医师可没有,这要到城里才有。


    请大夫是来不及了!


    “我跟你去看看吧!”杜猛事不会治病,但他的木系异能以及木系灵液可以治愈大部分疾病。


    去了之后,发现他们都是脾胃虚弱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让冯柯取了一大碗水,暗中滴了三滴灵液在其中,然后就拿去给冯兴城喝。


    然后又给其他人都喝了几口。


    “还有你,你也喝一点,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杜猛对冯柯说道。


    冯柯很有些恼怒地看着他。你这里没有大夫我可以理解,但你拿一碗水说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不是逗自己玩么?


    看她气鼓鼓的样子,杜猛觉得有点好笑。


    自己这灵液可以说是无价瑰宝,即使百年山参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你倒是还嫌弃起来了。


    “喝了吧!就算没用也不会坏事对不对?”杜猛劝道。


    虽然说冯柯如今看着没事,但一路上的风餐露宿,已经极大地损害了她的健康。


    如今她没事也不过是身子年轻,最后的那点底蕴撑着的。要是不管的话,要不了多久,她也会病倒的。


    冯柯吐了一口气,接过水碗大口地喝了起来。


    嗯!这水居然异常的好喝!她很是意外。他们这几日喝的都是这个水,但就觉得今天的水格外清甜。


    随着这水下肚,一股清凉从胃里向着全身滑去,所有的疲累都被这股力量驱离,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活力。


    “这是什么水?”冯柯惊呆了,忍不住问道。


    杜猛笑了起来。“水是你接的,问我啊?”


    冯柯哪是那么容易被糊弄的人?这水她们喝了两天了,也就是平平常常的泉水而已。不过是经了他的手而已,就完全变了样子。


    很快,两个侄子就跑过来惊喜地喊道:“二姑,我娘的烧退下去了,看着好多了。”


    “我爹也好多了!”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地说道。


    “太好了!”冯柯忍不住谢天谢地。


    此刻她更加相信杜猛就是一个隐藏的很深的神医。他一定是给水里下药了,所以他们才能好得这么快。


    “既然已经开始好转,那我就先回去了。回头我再来看望老大人。”杜猛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就走着回别院去。


    从山口村到别院大概有一里地,中间需要跨过北河河滩。


    如今他的河坝已经修得差不多了,春天里灌溉,北河的河水被分成两股,一半沿西山脚下,一路灌溉山口村,杏树村,槐树村以及高家庄子四村的土地,这股水占了约七成的水量。


    不过如今这道渠还没有修到槐树庄子。因为中间有小河沟切断去路,要想渡河还得修渡槽越过去。


    另外的河水则从支渠流下来,进入别院这边的几个作坊里。


    今年杜猛可是在很多荒地里种上了油菜,准备后半年收了油菜籽之后榨油。


    回来之后,杜猛就让青河送点米面粮油等东西过去。


    回来的时候,冯家的长孙冯羡清也一并过来,给杜猛磕头道谢。


    这次家里一共病倒八个人,可把他们都吓坏了。


    杜猛含笑摇头,“举手之劳罢了,用不着谢!你们这段日子亏空得厉害,总要养一段时间才能好。”


    冯羡清今年已经十七岁。若不是被抄家流放,今年就应该参加乡试,或许冯家又能出一个举人。


    但此刻他已经不做这个幻想,而是想求杜猛能赊给他几亩地,他想靠种地养活一家人。


    “种地?”杜猛看了看他清瘦的体格。心道这种高难度的工作,连自己也只敢在空间里重,外面的地是一亩也种不了的,他一个书生居然有这样的勇气?


    “的我倒是可以借给你,但不是我说,你不是种地的料。”杜猛直接说道。


    冯羡清点点头,“杜大人说的没错,我确实不会种地。不过我可以学,我相信只要给我时间,我就能学得很好。”


    有理想能吃苦是不错,可是杜猛依然不看好他。“我可以给你时间,但土地不行,种子不行,时令也不行!”


    “等你学会了,估计今年的收成就完蛋了。”


    杜猛如此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冯羡清也沉默了。


    “其实我倒是有个想法!”杜猛含笑说道。


    冯羡清抬起头来,双眼晶晶地看着杜猛。


    “这村里呢有很多小孩子,我可以聘你做老师给他们开蒙,你愿不愿意?那个束脩的话我来出,但学生我懒得去管,你自己想办法招生,只要招到十个学生咱们就开课,一个月一两银子。”


    “要是二十个学生,那就是二两,依次类推,以五两银子封顶。”


    “跟孩子们说,来学堂读书不管饭,但笔墨纸砚我可以管,只是不允许浪费。学生人数以每月底考试通过人数进行核准,所以那些试图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


    冯羡清笑了起来,“杜大人放心,我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不会做这种让祖先蒙羞的事情。”


    “好,学堂就设在你们屋子前面的那个院子里,那边也是空着的。”


    “对了,想必你那些叔伯也是读书人。要是他们愿意的话,我需要两个人去民团教他们识字,每月每个人二两银子,你也去问问他们吧!”


    这里的人基本都是文盲,这让杜猛忍不住翻白眼。那些工匠做事很好,但是你要是跟他们沟通,有的时候就很累。


    若是他们读过书,想必就不一样的。


    读书也要从娃娃抓起。这七村之地,大概就有两三百适龄的儿童。


    自己也不指望他们全部会上学,能有个两三成来上,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说需要的那点钱粮,对杜猛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