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长安风云

作品:《镇国太子爷

    楚国退兵。


    太子赴边任务已经完成。


    李怀安凯旋,返回长安已经提上了日程。


    此次离京远征,日子不多。


    前后也就两三个月。


    冬去春来,自北向南。


    一路风景春色犹显。


    李怀安感觉像是从冬季走到了初春。


    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


    这一路收获颇多,改变不小。


    看着随行回京的队伍,从一开始的零星队伍,身边没有一个可用可信之人。


    到现在身边有了几个亲信,回到长安城也多了几分底气。


    秦双,自长安出行便跟随的禁卫队长,虽不对李怀安肝脑涂地,却也是见识了太子的厉害,对太子心生敬畏,愿意听从差遣。


    周运,神箭手终日藏身暗处,给太子保护,逐渐适应了复合弓后,箭法是越发纯熟。让李怀安对自身安全不再担心。


    程友杰,这小子虽没有什么大能耐,却是李怀安用来撬动程家的关键人物。而且这小子对于李怀安的特殊性,那是谁都不能替代的。


    如果没有程友杰,这回京的路上就不能带着见不得光的女人一起了。


    还有在云州和在幽州胡涵和胡堂父子,未来都能成为李怀安的助力。


    现在的李怀安已经不再是孤身一人。


    没有谁能想到太子此次出征会无惊无险地返回,更重要的是,太子居然真能让楚国退兵。


    李怀安尚未返回长安,楚国退兵的消息却已经传了回去。


    长安城中,消息满天飞。


    楚国退兵肯定是一件值得欢庆的事情。


    这是近几年来,新唐在外战方面取得的唯一一次没有附加条件的休兵。


    哪怕是上一次唐楚争文都有了许多条件。


    这证明了新唐在军队方面的实力,极大增强了百姓的对国家的自信。


    长安各处张灯结彩,欢庆平安。


    欢喜之中也会讨论关于太子的事情。


    太子去了前线到底有没有作用?


    或者此次楚国退兵是不是太子的功劳?


    民间意见争来争去,没有结果。


    但总体说来,认为太子只是碰巧在楚国退兵的时间点出现在了前线的人居多。


    民间深入了解太子的不多,李怀安要打破纨绔太子的称号依旧需要努力。


    民间议论不要紧,但太子殿下的种种作为传到朝堂之上,已经引起了轰动。


    二月十八。


    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全本内容终于送到了朝堂之上。


    文武大臣对着这本手册争论了整整一个早朝,依旧没有结果。


    有人说书中的训练方式乃是胡扯,完全颠覆了历朝历代的练兵之法,无异于自毁根基,自断前程。


    新唐的军队经不住如此折腾。


    也有人说这样的练兵之法新奇,或许有效。而新唐军队素来羸弱,正好可以用新的练兵之法,或许能练出一支奇兵来。


    再者就是书中记载的一些看似简单的医学处理办法,种类繁多,却都是针对战场伤病最容易出现的状况。


    其中清创之法已经得以验证,此法挽救了无数伤员的性命,让士兵不多的新唐军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


    关于这部训练手册的内容还有很多。


    一帮朝臣聚在一起根本商议不完。


    更别说还有连弩以及各种改良屯田的方法……


    太子出走长安,这才将所有的才能展现出来。


    根本无人知道太子殿下心中居然藏着这么多新奇的事情。


    唐皇李渊听了一上午的争吵,却是一点儿都不烦躁,相反心中安定,十分满意。


    因为明眼人都知道李怀安的种种办法的确是会给新唐带来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多是向好的。


    只是这些大臣不属于太子一系,哪怕明知道是好事,也不愿意承认罢了。


    今日散朝。


    李天霸到了秦王府。


    自从听说太子即将返京,李天霸的眉头直跳没有停过,心中不安居多,感觉要出事。


    李二也隐隐不安,他不在乎李怀安整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他只对一个消息比较谨慎。


    朝廷第一纸文书送到幽州被拒,幽州副将徐元勾结楚国,现在都还被关押着。


    幽州军权已经被李怀安的人控制。


    第二次任命文书过去,皇上便没有再分配给其他人,幽州胡堂已经正式成为了幽州守军主将。


    李怀安以一己之力控制了幽州,在边军上撬开了一道口子,更是有了自己的势力。


    虽然这势力还印象不到长安城,但李怀安的手段给他内心敲了警钟。


    面对这位大哥,可不敢再把他当成纨绔了。


    听到三弟来访,李二将内心忧虑藏在了心里,装作若无其事地出门相迎。


    兄弟二人到了客厅,关上门后。


    李天霸就耐不住性子了,立即问道:“二哥,太子马上就要回京,有没有什么打算?”


    “打算?”李二装作不解,“需要什么打算?”


    “太子去往边疆,现在是凯旋而归!在军中有了不小的声望!就连大将军都对太子赞许有加!你难道就不觉得危险?”


    “军方向来都是三弟的管辖,跟我有什么关系?即便是危险,也是三弟觉得危险吧?”


    “唇亡齿寒!”李天霸咬牙说道,“长安如果没了我,二哥想要独自面对李怀安?”


    李二表情一沉,听到三弟的话,感觉到一种被轻视的滋味。


    “三弟这么说,以二哥在长安的势力还不足以跟李怀安斗?什么时候最不被看好的太子有了如此大的威慑力?”


    李二话音一顿,起身再说:“三弟,曾几何时,二哥可是把你当做唯一的竞争对手。没想到才短短的三四个月,一个李怀安竟把你吓成了惊弓之鸟,他真就有那么可怕?”


    “今时不同往日!二哥若是不小心提防,一样不会有好下场!如今李怀安回到长安,一定会大刀阔斧地搞事情,只有你我兄弟二人联合,才能控制住局面。”


    “我知道,李怀安在前线的时候,你给他下了不小的绊子。现在人家平安回来了,肯定会来找你算账。三弟你心里慌,二哥自然能够理解。但是,这不是让二哥出手的理由,你总要给二哥一些好处,让二哥觉得保你有所值才好是吧?”


    “二哥,只要你我联手,我愿意放弃皇位,拥护你为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