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焦挺:疯子!全都是疯子!

作品:《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啊这……”焦挺脸色一白:自己到处投人不着,才刚找到组织就又要没面目了吗……这当然也是蔡福给他的一个考验。若是不经过考验,如何能做兄弟?蔡福已经不再看他,大义凛然的告诉卢俊义:“二弟你放心,这事儿大哥帮你办了!“你师父也传过我武艺,我算是他老人家半个弟子!“这个师门叛徒,又偷秘籍,又打伤周老先生,大哥也不会放过他!”“多谢大哥!”卢俊义热血沸腾。虽然他听焦挺说曾头市有五七千人马也有点儿心虚……但是蔡福就是他的主心骨儿。蔡福拍板儿了,卢俊义的心里就有底了。至于蔡庆和燕青,蔡庆肯定要跟着蔡福,燕青也肯定要跟着卢俊义。所以就焦挺坐蜡了……讲道理焦挺是真想跟大佬。他这么多年到处投人不着,混到在河北山东都没面目,也从来没想过自立门户。好比“小霸王”周通,但凡在江湖上有名号的他谁都打不过,还不是照样在桃花山称王称霸?焦挺本性如此,跟卢俊义一样,本事再大,都不是自己能成事儿的人。蔡福虽然是条潜龙,但是在大名府一战成名,只不过还需要时间扩散。这么大的事儿,早晚会传遍天下,那时候蔡福可就飞龙在天了!何况蔡福手下还有卢俊义这种大佬,随便找一座大山就能占山为王!现在抱住蔡福的大腿绝对是最佳时机,焦挺都抱住了,又出溜下去了……焦挺是真不甘心,可是不甘心能怎么样,蔡福竟然想要办了史文恭!甚至还要连曾头市一起办!疯子!全都是疯子!蔡福和卢俊义说的热烈,大口吃酒,大口吃肉,焦挺却像在画面之外……不知为何焦挺很羡慕蔡福和卢俊义:蔡福说干就干,卢俊义说跟就跟!虽然好像疯子,但是……好想加入他们啊…………当夜,照旧是蔡福蔡庆亲哥俩儿抵足而眠。卢俊义和燕青睡一间房。焦挺自己一个人睡。半夜三更,卢俊义披着衣服到蔡福房间来串门儿:“大哥,我睡不着……”蔡福嘴角隐蔽地抽搐了两下:“怎么?你今晚想跟大哥睡?”“想是想……”卢俊义在床边坐了下来,一脸歉疚的说:“大哥,小弟给你添麻烦了……”“放什么屁!”蔡福坐起来一把揽住他肩膀:“你我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什么叫给我添麻烦了?“再说这种屁话,哥哥大嘴巴子抽你!”“大哥,我……”卢俊义感动得热泪盈眶:“主要是大哥都计划好了,又为我打乱计划……”“这有什么,原本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蔡福拍了拍卢俊义的肩膀:“根据变化调整计划便是。“而且,先去曾头市未必不是更好的计划……”卢俊义只当是蔡福在安慰自己,感激的说:“多谢大哥!”“谢个屁,我们是兄弟!”蔡福一巴掌拍在卢俊义后脑勺上。“是!”卢俊义挨了一巴掌,心里却无比踏实:“我都听大哥的!”“这就对了!”蔡福躺了下来,让蔡庆往里边儿挤挤,招呼卢俊义:“上来躺着细说。”卢俊义就爬上床来和蔡庆一边一个把蔡福夹在中间:“大哥,听焦挺说,那曾头市有五七千人马。“咱们要杀史文恭,只怕没那么容易……”“大名府还有数万官军呢!”蔡福嗤的一笑:“梁中书还不是被我们抓了?”“对呀!”卢俊义一拍大腿。因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缘故,他习惯了用拳头解决问题。但是上次蔡福给他开了眼了,原来脑子比拳头还有用!可惜他的脑子一想多了就犯迷糊,好在他大哥的脑子不犯迷糊。“大哥,我们怎么办?”卢俊义问蔡福,蔡福揉了揉大腿却问蔡庆:“兄弟,你怎么看?”其实蔡庆也是有脑子的。原著之中原版蔡福先收了李固五百两金子,又收了柴进一千两金子,不知道怎么办好,就是跟蔡庆商量的。原版蔡福对蔡庆没有一丝隐瞒,蔡庆给他出主意,他也一切照办。虽然蔡庆出的主意算不上什么好主意,至少把两兄弟的命保住了。之所以现在蔡庆的话越来越少,主要是蔡福这个哥哥表现的太耀眼了。一对亲兄弟,如果哥哥太耀眼,弟弟就得活在哥哥的影子里了……除非弟弟能比哥哥更加耀眼,但是蔡庆很显然脑子比不了穿越者蔡福。其实在蔡福眼里,蔡庆虽然没有大智慧,小聪明还是有的。比不了“智多星”吴用和“神机军师”朱武,平替“铁叫子”乐和没问题。正所谓“打虎还得亲兄弟”,蔡庆是蔡福穿越过来之后最信任的人。与其让蔡庆像原著之中一样泯然众人,为什么不把他培养成可用之才?所以蔡福这次问了蔡庆,蔡庆差点儿哭了:哥哥终于又问我了!由于蔡福穿越之后表现的光芒四射,蔡庆都感觉跟不上哥哥的脚步了……他努力想跟上哥哥的脚步,但是却感觉距离哥哥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好在,哥哥终于回头看他了。“哥哥,依我看……”蔡庆大脑瓜子转得飞快:“曾头市兵强马壮,只好智取,不宜强攻!”虽然是句废话,蔡福还是含笑点头,鼓励蔡庆多动脑子:“说的不错。”得到哥哥的鼓励,蔡庆自信多了:“小弟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二位哥哥,咱们巴拉巴拉巴拉……“再引蛇出洞,把史文恭引出曾头市……”卢俊义:“如何引?”“投其所好!”蔡庆做了几年小押狱,对人性很是了解:“习武之人,最爱神兵宝马!“若是我们如此这般,巴拉巴拉巴拉……“史文恭定然会被引出曾头市!”“妙哇!”蔡福竖起了大拇指。蔡福先肯定蔡庆,又为蔡庆的计策补充漏洞,卢俊义居然也提了建议。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人秉烛夜谈,商量出了万全之策。蔡庆满心欢喜,卢俊义也很有参与感,心满意足都不觉得蔡福脚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