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告慰

作品:《母仪天下,从冒充丞相寡嫂开始

    冯清岁有一刹那想要脱口而出“不信”,但瞥了眼纪长卿,见他抿着唇角、下颌紧绷,嘴边的话便拐了个弯:“娘,我信他。”


    戚氏容色稍缓。


    “既如此,就姑且当他是长风,不过——”


    她转向纪长卿。


    “我一叫‘长风’就想起你哥,日后你找个机会,把名字改回来。”


    冯清岁:(′?_?)


    怎么换?


    让纪长卿再死一次?


    那她岂不是又要当寡妇?


    却见纪长卿颔首:“好,等局势稳定我便换回自己名字。”


    冯清岁:“???”


    名字是你想换就能换的?


    戚氏走后,她问纪长卿:“你打算怎么换回名字?”


    纪长卿淡淡道:“双胞胎刚出生时,因为分不清而混淆身份不是常有的事吗?就说我们兄弟年幼时被弄混,如今偶然发现,各归其位。”


    反正他位高权重,即便有人起疑,也无人敢置喙。


    冯清岁:“……”


    “明年清明,记得多烧点纸钱给你哥。”


    纪长卿唇角溢出一丝浅笑:“好。”


    旋即带她去见赵必翔。


    赵必翔仍在昏迷。


    冯清岁细细检查了一番,确定是本尊后,取了医箱过来,给赵必翔施针。


    纪长卿惊诧:“你救他做什么?”


    “就这么让他死了,也太便宜他了。”


    冯清岁回道。


    纪长卿:“……”


    从混沌中苏醒后,赵必翔惊奇发现自己脖子以下恢复了知觉。


    尚来不及高兴,就被人抓着后腰带提了起来。


    “大哥,麻烦先烧这个,这人染了疫病。”


    一道似曾相识的嗓音响起。


    他想扭头看清对方,然而脖子一动就像有千万根针扎进骨髓一般,痛得他神魂都在颤抖。    只能暂且作罢。


    “疫病?赶紧丢进去。”


    一道粗粝嗓音应道。


    “啪”一声,他被扔到了一个热得跟熔炉似的地方。


    血腥气扑鼻而来。


    几十张死不瞑目的脸映入他眼帘。


    这是……


    身后“吱嘎”一声,光线骤然消失。


    周遭温度迅速飙升。


    他蓦地明白自己身处何处。


    砖窑。


    和他挨在一起的,是他从西北带来京城攻城的流民尸首。


    纪长卿竟然,要将他活活烧死!


    ——救命。


    他试图放声呐喊。


    喉咙却像被千万根针扎着一样,一张口就痛得他神魂颤抖,发不出半点声音。


    想要活动手脚,手脚就跟豆腐一样,软绵无力。


    他甚至无法举起手。


    更别说从尸堆里爬起来,伸手拍墙。


    只能一点点感受着剧烈痛楚自皮肤袭向血肉,再从血肉侵入内脏,咽喉一点点窒息。


    疼痛被无限扩大。


    每一息都像是一甲子。


    终于,灵魂也像是被灼烧了般,彻底寂灭。


    冯清岁看着五花将赵必翔丢进砖窑,关上窑门。


    又看着柴火熊熊燃烧,青烟直上,将窑里的一切化作灰烬,方带着五花离去。


    没有立即回府。


    而是去了江家坟地所在山头。


    除掉江家坟地的杂草,清掉排水沟淤土后,她摆上贡品,点上香,三跪九叩。


    “伯母、姐姐、姐夫、小与,抱歉先前人在河州,没赶上你们周年祭。”


    “你们的仇,我都替你们报了。”    “你们……可以安息了。”


    她抬起手,指尖抚过墓碑上的“冯惜”二字,声音微不可闻。


    “姐姐,我很想你。”


    离去时,她回头看了一眼。


    纸钱燃烧的灰烬被风卷起,忽聚忽散,仿佛在和她告别。


    “我会带着你们的份,好好活下去。”


    她在心里默念。


    旋即转头,一脚接一脚,坚定地往前走。


    耳边钟声一声接一声地在山间回荡。


    ——皇帝驾崩,每座寺庙都要敲钟三万响。


    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和命妇,每日都要入宫哭临。


    所谓哭临,是指按礼制要求跪拜、举哀、哭嚎。


    哭嚎只要象征性举哀三声即可。


    不要求真哭。


    但也有哭得情真意切的。


    比如贺千千。


    昨日她还是风光无限的皇子未婚妻,今日就成了未亡人。


    落差如此之大,岂能不伤心?


    更伤心的是,自己曾经狠狠打了一把脸的人的长兄,竟然成了摄政王。


    让她情何以堪?


    “呜呜……”


    她泪水止不住的流。


    一旁的礼官不得不提醒她:“贺小姐,您该移步了。”


    下一批哭临的人可还等着呢!


    长宁伯夫人赶紧将自家女儿扯到一边。


    “你在发什么呆?”


    她低声呵斥。


    “眼下出风头对你没好处。”


    贺千千挨着她的肩头,抽泣道:“娘,我以后可怎么办?”


    长宁伯夫人朝远处的冯清岁看了一眼,低声道:“你可是有大福气的人,愁什么?当不成皇子妃,不还有摄政王妃吗?”    贺千千一怔。


    “可……他不是娶妻了吗?”


    长宁伯夫人一哂。


    “抱着灵牌嫁进门的妻子可做不得数。区区一介孤女,如何当得起摄政王妃?纪长风说不定根本就不喜欢她,被她趁虚而入而已。”


    贺千千眼泪凝住。


    她绞了绞帕子,拧眉道:“可纪长卿看不上我,纪长风和他同出一胎,会不会也……”


    “你没试过,怎么知道?”


    长宁伯夫人宽慰。


    “阅尽京城闺秀的三皇子都对你情有独钟,他一个莽夫见了你,能挪得开眼?”


    贺千千想了想,觉得母亲说得不无道理。


    “那……”她咬了咬唇,“女儿该怎么办?”


    长宁伯夫人拭去她下颌的泪水,笑道:“都说要想俏,一身孝,你本就纤弱,如今一身素衣,更显三分俏,等会见着他,像方才那样,表情哀痛一点便是。”


    贺千千顿时心中大定。


    她挽着母亲的手,轻声道:“娘,我们往外走吧。”


    纪长风方才就站在殿外。


    长宁伯夫人意会,母女俩步履沉沉地走向殿门口,脸上一片哀戚。


    纪长卿正和礼部、工部尚书商量早夭皇子下葬一事。


    按大熙礼制,皇子未满十五岁,通常不按亲王规格下葬,也不单独修建陵墓,而是附葬于帝陵或妃园寝。


    两位尚书拿不定是葬帝陵还是妃园寝,特来问纪长卿。


    纪长卿道:“这次就不安排宫人殉葬了,为免陛下寂寞,把诸皇子都葬到帝陵陪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