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千禧年不当留守13

作品:《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

    有律师出谋划策,这一套方案做的特别完善。


    八月初,吴小芳就收到了何天的录取通知书。


    先在公司炫耀一波,得了足够的夸赞,又回家,一家人一起庆祝了一下,买个大西瓜,买几个熟菜,何春山开车不喝酒,但是这次也喝了两瓶啤酒。


    公司老板张罗着要何春山办升学宴。


    他本来是想回家办的,家里亲戚多,还要收礼金呢!


    但是老板的意思很明显,他给何天学费了,就要办的轰轰烈烈,必须要有升学宴,才能有记者,有宣传。


    何春山于是在公司附近包了一个宴会厅办宴会。


    果然,引来不少记者,扬子晚报记者还有单独采访的机会。


    何春山的老板把定做的KT板,上面印着十万元支票的图样,交到何天手里。


    何天落落大方,跟老板握手道谢,收下KT板,任由记者拍照。


    跟当初那一袋小麦比起来,十万块就是一笔巨款,被拍拍照,拿去做做宣传,何天并不在意。


    其实高考每年都有,省状元市状元每年都有很多,大多数人看过也就忘了,不必太在意。


    金陵答谢宴办完,十万块钱到何天账上,吴小芳竟然开始盘算在金陵买房子了。


    “我们兜里的钱,加上小天那边十万块钱,付个首付没问题了。”


    何天低头吃饭,只挑挑眉,没说什么,倒是何春山沉吟半晌,一口拒绝。


    “我之前算过一笔账,那个银行利息实在太高了,有人贷款五十万,最后要还给银行九十多万,太高了,我们再攒一攒,差不多了,再跟我大哥家借点,我们一次性付清。”


    “哎哟,银行哪能让你老百姓占便宜哦,平时想从银行多拿一个子儿都困难,没有利,人家能贷款给咱小老百姓?”


    吴小芳觉得何春山说的很有道理,却忍不住嫉妒别人,不齿银行的做法,也有可能是算计不到何天兜里的钱,说话挺难听的。


    何天垂眸,还是什么都没说。


    何春山一块牛肉下肚。


    “等这月20,我们回家办升学宴,一家子都回去,假都跟老板请好了,到时候还能收点礼金上来,你家那边亲戚都通知到位,我三姑家二表姐,也不知道嫁到哪里去了,我回去问问我二哥看还能不能联系上。”


    吴小芳不理解。


    “20号是厂里发工资的日子,干啥非要20号回去?”


    何春山有点沉闷。


    “我大哥20号才有空。”


    说到这个让家族骄傲的老大,吴小芳立马不争了。


    所有人在他面前都会自动让步,虽然其实这些年,大家并没有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实质性好处。


    倒是大伯娘每年回去,都要从各家抓一些自家养的鸡,种的米,土鸡蛋,笨榨豆油等等。


    何天看出来了,但是大家只觉得是因为老大家层面太高,自己本事不够,够不上而已。


    现在何天考上医科大学,足够何春山在大哥面前长脸了,但是何春山依旧学不会站起来,还是听大哥安排。


    吴小芳看一眼这个让自己长脸的女儿,忍不住给她夹了一块盐水鸭的鸭腿。


    “多吃点,听说学医很辛苦的,好在咱这离得近,周末你就回家来,妈给你做好吃的。”


    说着,吴小芳给自己夹了一块鸭肋骨,一层皮,没多少肉,只能嚼嚼味道。


    何天冲吴小芳笑道:


    “好嘞,谢谢妈妈!”


    两口子都很欣慰。


    吴小芳想着气氛正好,说话孩子肯定愿意听,又开始洗脑。


    “手里钱最好存个定期,不要乱花,学费一学期几千块钱,自己盘算着交,生活费要是不够了,跟我说。


    将来最好就在金陵的大医院上班,咱家有你这层关系,也能早点在金陵扎根。”


    何天点头,什么都答应下来。


    这就是极限拉扯的父母。


    无法完全排斥,也做不到完全接受。


    他们也爱孩子,但是也丝毫不隐藏自己对孩子的掌控欲和贪心。


    升学宴办的很热闹,何天像个吉祥物似的,无数认识的不认识的亲戚都来跟她说话。


    大堂哥大堂嫂还像主人家一样,帮着招呼父辈的堂兄弟表姐妹等等。


    何军主要是还没结婚,只能跟姑姑家的表哥,表叔家的表表哥等等,凑在一起说说笑笑。


    宴会花多少钱,收多少钱,都跟何天无关。


    倒是大伯塞给何天一千块钱红包,笑眯眯地道:


    “是临床医学?”


    何天点头。


    “本硕连读,八年。”


    大伯挠头。


    “哎哟,还要那么多年啊!


    我跟你讲,小天,我那个诊所,每天收入最低两三千块钱,一直没有人继承,你好好表现,以后就等你了啊!”


    何春山几个兄弟看着都觉得高兴,这个大哥的光,家族总算有人沾到了,就是可惜了是个女孩儿。


    吴小芳被大伯子画的大饼快撑死了,还在盘算弄点什么农家产品给大伯子带去吃。


    其他亲戚也不甘示弱,已经有人开始找何天预约将来找何天当医托,什么好听话都招呼过来。


    何天荣辱不惊,笑眯眯的,什么都是好好好,反正说好听话又不要钱。


    等到八月底带着通知书去报到的时候,何天跟班主任问起的第一个问题不是上课,也不是宿舍,而是大学生创业,学校给的政策扶持。


    老师跟辅导员都没反应过来。


    大学城的确有创业扶持这一说,但是跟医科大学还真没多大关系。


    “这个事情,我们学校还没有先例,不过要是你的确有需求,那我们可以帮你跟上头问问。”


    何天喜不自胜,不管这是不是老师和导员的托词,她直接当真了。


    “那就多谢老师,多谢导员了,我的品牌注册和营业范围都已经定下来了,资金也到位,就差学校附近的好位置了。”


    老师听到这,终于松了口气。


    原来只是想要学校给协调一个铺位,那就比扶持她创业简单多了。


    扶持创业不仅要帮忙协调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税务优惠,还有各种扶持政策,特别繁琐,如果只要一个铺面,其实学校本身就有很多在经营的商铺,给谁不是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