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展示医术
作品:《四合院:泰拳精通,我镇压全院》 “好!东子说得对!”老村长第一个喝彩,“东子给带的是正路!买卖公平实在!少想歪门邪道!”他呵斥大奎等人。
“中!听东子的!”“东子公道!俺信!”“是哩是哩,稳稳当当就好!”村民疑虑打消,热情重燃。
大奎讪笑退后:“那……那挺好!我就问问,东子兄弟别介意,回头我拿腌的野鸡来!”这时,小虎子又推来个板车,车上赫然放着半扇刚解冻的、带凉气的野猪肉!虽然有点冻痕,但肉色鲜亮紧实。
“东子叔!这个!”小虎喊,“年前我爹跟人进山打的,留着过年……今天东子叔来,妈说卖了!”旁边的春婶拍儿子脑袋,却藏不住脸上笑容和对李卫东的感激。
空气里混着野物的膻味、腊肉的熏味、干菌的土腥气和村民的汗味。
老村长秦德厚,这位曾经挺拔如今佝偻的老人,站在人群前头,看着眼前这由李卫东带来、能解不少人家燃眉之急的买卖,浑浊的老泪终于忍不住淌下来。
“东子…东子啊…” 老村长哽咽着,声音破碎,“庄里穷,没啥谢你的…你…你这救了大伙儿啊!”他枯瘦的双手死死抓着李卫东结实的胳膊,力道透着急切和深深的感激。
李卫东连忙回握老人冰凉、布满硬茧裂口的手,温暖又用力。
“五爷,您说啥呢?这是厂里的任务,庄里的东西好,大家出了力,我就是跑个腿,大家得利的事。”
“不…不一样!那不一样!” 老村长激动地摇头,花白头发被风吹乱,“往年收东西的人压价狠!供销社限量压价…多少东西废家里?多少人的病钱就指着这点换啊!” 他越说越激动,佝偻的身体直哆嗦,眼里除了泪,还有长久压抑后松口气的辛酸。
“东子,你给乡亲们开了条活路…秦家庄…记着你的情!” 说着,这位受敬重的老支书,竟膝盖一弯就要往下跪!
“五爷!使不得!” 李卫东心头一跳,眼疾手快,双手像钳子稳稳架住老人的胳膊肘,硬没让他跪下去。
老人身子轻,但下坠的力道透着沉甸甸的感激。
李卫东心里一震,赶紧用力把人扶正站好,语气带着少有的严肃和动容:“五爷!您这不是折我寿吗?您是长辈!看着我长大的老支书!当年爹娘走得早,要不是您出面主持后事,要不是大家这家一碗糊糊、那家一块饼子接济,我李卫东哪能活到今天?更别说这样!您忘了?那年我发高烧人事不省,是您!套架子车,顶大风大雪,走一宿把我拉到镇上卫生所才捡的命!那救命恩我还没报呢!您要跪我,秦家庄我以后哪还有脸回来?您这是赶我走啊!” 那些记忆涌上来,让李卫东的声音也带了点沙哑。
周围村民默默看着这幕,不少老人抹泪。
当年的事大伙亲历,也为村里出这么个知恩图报的娃感到欣慰。
赵安安站在人群边,看着李卫东刚毅又深情的侧脸,眼圈也红了。
老村长被这番话说得更是老泪纵横,不再挣扎,紧紧回握着李卫东的手,像抓住救命稻草。
“好孩子…好东子…五爷…糊涂了…难为你…还记得…” 他叹着气,腰好像弯得更厉害了。
“五爷,” 李卫东注意到老人动作里的痛苦和僵硬,联想到他平时常捶腰,关切地问,“我看您这腰…是老伤吧?总不舒服?”
提到腰,老村长脸上显出熟悉的痛苦和无奈。
他苦笑,用手费力地反手揉后腰正中间。
“唉,老毛病了…十几年了。
那时林子野猪祸害庄稼,队里组织人去赶。
我逞能堵山坳…脚底苔藓一滑,‘滋溜’就摔沟里了…哎哟!当时腰眼被什么硬东西硌那一下,差点没背过气!” 他皱紧眉,仿佛痛劲又上来了,“后来躺了小半年才勉强下地。
那时哪有闲钱上医院?山里郎中用土药膏对付,能走路就是捡条命。
可打那儿起,这腰就再没好利索!硬物硌着疼,弯腰做活疼,变天更疼得钻心,站也难受坐也硌,晚上躺着姿势不对还疼醒…一把老骨头了,干啥都不行!像天天背着磨盘!” 他话语里满是无奈。
李卫东仔细听着,目光锐利地扫过老村长腰部。
结合描述的症状、姿势和他自己学过的知识(包含赤脚医生手册),他很快判断:大概率是腰椎小关节错位没复位彻底,形成陈年老伤,连带周边筋肉劳损酸疼。
不算瘫痪的大问题,但折磨人。
关键是,他有把握弄!
“五爷,您转过去,对着亮堂地儿。”
李卫东轻声说,语气安抚但坚定,“我跟老家一老中医学过些推拿正骨,专看跌打腰腿疼,您让我瞧瞧,说不定管用。”
老村长将信将疑:“东子,你…你还懂这个?可不敢乱来…” 他见过不少郎中,钱没少花,该疼还是疼。
“五爷,您放心,我就摸摸骨位。
不对劲我不动手,绝不给您添堵。
您就当给我个练手机会?” 李卫东笑着,语气温和自信。
这信心源于他处理过战友类似伤情和手册里的方法加实践。
看着李卫东坚定的眼神,老村长犹豫一下,终是点头。
他艰难挪步,把佝偻的后背侧对夕阳。
李卫东深吸口气,凝神静气。
伸出温热有力的手掌,隔着老人洗得发白、带补丁的粗布褂子,细细按压、触摸老村长后腰脊柱两侧肌肉和骨头凸起。
他手法有序:先用手指顺着脊柱两边的筋肉(膀胱经走行区域)由轻到重按揉推拿,感觉肌肉的松紧度、有无硬疙瘩、筋是否粘结。
接着,拇指准准落在几个关键穴位:肾俞(腰眼)、大肠俞、关元俞…一边按一边轻声问:“五爷,这儿按着疼不?平时是不是也最疼这点?” “疼!嘶…疼得厉害!碰着这位置就够呛!” 老村长立刻应声,感觉李卫东的手指点到了痛处。
“这呢?” “这疼得轻点。”
“下头这?” “嘶…也疼!” 李卫东顺着筋路往下按,凭老村长的痛呼或呻吟,很快在脑子里勾勒出个“痛点图”。
他感觉到老村长腰肌硬得像铁块,紧贴着脊骨,深层还有粘连的筋疙瘩,在某个椎骨凸起边,有轻微的不平整感,八成是当年硌伤后没对正留下的“病根”,长久劳损恶化了。
“行,五爷,我明白了。”
李卫东收手,了然道,“您这腰,主要是当年摔着,骨头关节有点小歪了,虽然能走,可没完全顺正。
时间长了,周边的筋啊肉啊,都被它牵扯拧巴了,跟拧劲儿的绳子一样绞缠着,还粘着。
平时使劲儿,或者天阴,这扭着的绳子就拉扯骨头缝儿和筋,可不就疼?现在筋都拧巴硬了,僵邦邦的,里头气血瘀堵流不动。”
他讲得直白形象,老村长直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么个感觉!像有根绳儿在里面揪着疼!” 周围村民也觉李卫东说得比野郎中实在。
“小事儿。”
李卫东自信笑笑,“我用点手法,把这拧巴的‘绳子’捋顺揉开,把那有点歪的骨头给顺正了,气血一通,它自然舒坦。
您信我?”
“信!东子办事,俺信!来吧,咋弄都听你的!” 老村长此时对李卫东的信任极足。
“好!您扶稳旁边这树墩子,全身放松,别和我较劲儿。”
李卫东让老人扶住旁边大树桩。
“可能有点酸胀,一下下有点疼,您忍忍,想想小时候带我掏鸟窝摔屁股的疼劲儿。”
李卫东开了句玩笑轻松气氛。
老村长咧开没牙的嘴笑笑,深吸口气,努力放松紧绷的身体。
李卫东再次凝神,双手覆在老人伤处重点区域。
他没立刻正骨,先用“复式搓法”结合“弹拨”松筋:掌根贴肉,沉而稳地打圈揉按脊柱两边的硬肌肉,辨着筋结疙瘩。
一触到硬疙瘩,他大拇指用力压住,然后干脆利落地朝着垂直筋肉方向拨动!一下,两下… “哎哟!” “嘶——!” 老村长随着动作低沉痛呼和吸气。
每拨一下都带剧痛,但紧随其后有股酸麻的松快感。
周围村民屏息静气,连孩子们都伸长脖子看。
赵安安紧张地捂住了嘴。
松解筋络十来分钟,李卫东额头见汗。
手下感觉到老村长那硬邦邦的肌肉在软化变热,部分筋结松动了。
时机到了!
“五爷,下头是关键。”
李卫东声音低沉冷静,“您站稳,全身放松别怕!” 话没落,他一只手迅速定住刚才摸到的轻微凸起的腰椎骨旁,作为定点(目标可能是腰椎小关节)。
另一只手臂横过老村长胸前,巧妙锁住对面肩膀固定上身。
“呼!” 李卫东吸气发力,双臂协同!固定肩膀的手臂带动微转,定点于腰骨旁的手,配合短促、精准的寸劲(瞬间发力)旋按和推顶!
“咔哒!” 一声轻微、沉闷却又极其清晰的骨节声响在寂静中传开!
“嗯——!” 老村长身体随这一下猛地绷紧,随即瞬间松垮下来!喉咙里发出一声分不清是痛呼还是解脱的短促长叹!
李卫东迅速收手,稳稳扶住老村长:“五爷?感觉咋样?” 老村长僵在原地好几秒,闭着眼,脸上肌肉抽动,仿佛在感知身体变化。
周围所有人都盯着他。
突然,老村长猛地睁眼!眼神充满了无法相信的震动!他下意识地,极其小心地尝试扭了下腰…没有预想的撕裂痛!只有轻微的、陌生的酸胀。
他又试探着挺了挺后背…一股前所未有的轻松感从腰部蔓延开,卸掉了压着十几年的大石头!他那习惯蜷缩的身体,头一次感到了挺直的希望!
“松…松快了?!老天爷啊!” 老村长失声叫喊,又像在笑。
他猛地转身,激动地浑身抖,一把死死攥住李卫东胳膊,力气大得出奇。
“东子!神医!你是有真本事的人啊!十几年了…十几年了!那压死人的大石磨,真让你给挪开了!!” 巨大冲击让他又想跪下去:“不行!老头子得谢你…”
李卫东早有准备,更快地撑住老人:“五爷!又来了!刚说了不准跪!您是长辈,治伤是本分!看您好了我也高兴!您快缓缓!”
周围先静,随即爆发出喧哗!“神了!真神了!就听‘咔吧’一声,老村长腰直溜多了!”“听见没?五爷自己喊松快了!东子真是高手!”“哎呀!早知东子有这本事,我那老寒腿就该找他!”“就是,比公社大夫强多了!”“东子!李干事!李神医!”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打谷场顿时沸腾,“李神医”的喊声响成一片,热切的目光聚焦在李卫东身上。
神医名头像风一样在秦家庄和周边山沟传开。
李卫东听着夸张称呼,脸有点热,但也明白这是村民最朴实的信任和赞叹。
他摆摆手示意安静:“各位乡亲!神医不敢当!我就学了些中医推拿正骨的普通本事,加上五爷信我配合,这效果才好!大伙儿谁要有摔扭伤、腰腿关节疼的老毛病,或者头疼脑热的小病,不嫌弃的话,我趁着天亮,就在打谷场边给大家免费瞧瞧!能治的治,需要方子的我就说个简单的(基于手册),大病还得去医院!大家看行不?”
“好啊——!” 打谷场上立刻响起响应声!免费的!“李神医”给看!真是大好事!“快!栓柱!把你奶推来!她腿疼多少年了!”“狗剩他娘!喊你二舅爷!他老寒腿厉害!”“我去叫后沟的李瘸子!” 村民炸了锅,奔走相告。
秦家庄和附近山村都动了起来。
赵安安第一个跑到李卫东身边,捋捋碎发,声音清亮:“东子哥!不!李大夫!有啥要我帮忙的?我…我能维持秩序!递水拿东西也成!”
李卫东赞赏点头:“安安,太好了!就麻烦你和几个年轻人组织排队。
老人小孩、腿脚不便的先看。
我再找副桌椅。”
他左右看看。
几个腿快的青年立刻从旁边人家搬来小方桌和条凳。
老村长此刻精神不少,腰板挺起几分,亲自拎来个旧暖壶和搪瓷缸子放桌上:“东子!喝水!安安!维持好秩序!大伙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老村长的声音响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