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下山(加更)

作品:《逃荒路上鱼肉粮,渣夫一家悔断肠

    李家村囤完粮继续赶路,东西多,大家走路走的慢。


    经历过两三天的日月兼程。


    探路的人没回来,倒是遇到几个不速之客。


    原本村里人以为是狼或者其他动物,打算宰杀吃肉,扒拉开草丛才发现是人。


    有人意味着什么,这里离山下很近。


    对面的几人也警觉的亮起武器,他们只是上山打猎,没想到能遇到人。


    刚开始以为是山上的土匪下山了,没想到这些人穿着和他们不同,杜燕一眼认出这是和她同民族的人。


    她用自己的语言和这里人交流一番,得知彼此没有恶意。


    那几人还要上山,和李家村人告别。


    李家村的人也没拦着只叮嘱他们小心些。


    前面探路的小伙伴也传来好消息,她们终于走出这一座座大山啦!


    “收拾收拾,今晚在这里休息,明天以最好的状态下山,大壮你们几个也去下面打探打探,这里离城有多远。”


    村民们兴奋不已,在山上这几个月看着乡亲的老脸都看腻,总算有新面孔。


    傍晚的时候,上山的几人从山上回来,还带着猎物,脸上带着笑,和李家村的人笑着告辞。


    第二天天不亮,李天催着大家下山。


    李月也发现自从村里打算下山后,就有人的痕迹在山上出现,但是也没有走下去老远。


    远远的能看到山脚下坐落着一个宁静的小山村。


    山村尽数毁灭,昨天的那几人说这里原来是他们的村子,鞑子打过烧杀抢掠,村子受影响,村民们都逃往他处,如果不嫌弃,到时候,村里人可以到这里休息。


    离山脚下越近越能看清这里烧虐过的痕迹。


    黄色土坯房茅草屋烧成黑色,地上还有雨浇灭过后黑灰。


    房梁倒塌,屋顶露天,人去屋空。


    李辰几个去找昨天遇到的那几个村民。


    他们也不住在这边,偶尔会山上捉些野物,问清住哪也是唏嘘不已,怕鞑子再次打过来,胆小的全都住在另一边的山洞里,这里山多,村民们对本地情况熟悉,随时都能逃。


    李月想问军队的情形,他们也是摇摇头,压根没有关心过,恨不得军队也别来。


    “现在听说朝廷在征兵,所有年轻人都被征走,这边还好自愿原则,不愿意当兵也不强求,若非没活路,谁愿意去当兵打仗啊!”


    想到自家的棒槌,张有福婆娘几个也是隐隐担忧。


    李家村没有在这个村子逗留太久,因为能获取的有用信息太少,这些人也和他们差不多,经常躲在山里,消息闭塞的厉害。


    若想获得最新消息还是得进城。


    “叮嘱各家的娃娃们,这可不比在山上,若是遇到拍花子,拍走了,可没人管你们。”


    孩子们回应的可大声,他们又不傻,才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爹娘。


    走了还没多久,村里人就发现在山下远比山上还要热,洗了澡还没几天又出一身汗。


    他们北方人这个时候还在穿着春装呢,有些怕冷的甚至袄子都没有脱,这里居然能赶得上他们六月份的天。


    杜燕几个笑笑:“不知道吧?现在还不算真正热的时候呢。”


    热的时候到底有多热,根据杜燕他们的形容夏天的蚊子特别的多,太阳照的皮肤都晒得发疼。


    如果光着膀子走一圈,回来皮肤能发红蜕皮,毫不夸张,狗的舌头就没缩回去过。


    李家村人不敢想象,在老家夏天感觉已经蛮热的,这里比他们南太多,也热太多。


    “毫不夸张,每年都有老人被热死。”


    李家村人唏嘘不已。


    以前在他们老家的冬天是老人被冻死,没想到到了这儿还要被热死,唉,真是两极反转。


    “夏日里那些有钱人家都是制冰,堆成小山一样的冰块第二天就能化成水。”


    杜燕故作吃惊道。


    云香也跟着打开话匣子,附和。


    她们以前楼里,夏日更是冰块不断,能用的起冰块的都是头牌姑娘,她们这种底层的能用人家冰块融化后的水那也很了不得,清清凉凉也很舒服。


    “哎呦喂,乖乖那得多热啊,多费冰块啊,咱们老家用冰块的有钱人家也只是用冰块做点凉饮解解暑,睡觉用冰块不敢想象。”


    奢侈太奢侈了。


    提到睡觉,那熏的药草也是专门配制。


    “云香姑娘你还怀念以前的日子吗?”


    那里的日子有什么好,压根不把她们这些姑娘当人,尤其是那些肥肥胖胖,油腻腻的男人压在自己身上,恶心的想吐,还有臭烘烘的男人,云香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村里人也知道那地方不是好地方,随后转移她的注意力,说起晚上睡觉的事。


    真担心这荒郊野外睡觉,蚊子到处嗡嗡嗡乱飞。


    说蚊子,蚊子到,到了晚上停下来休息,啪啪啪拍蚊子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家的手上都沾了血。


    “赵叔药粉还有吗?这样下去我们根本睡不着呀。”


    “看我家娃娃的脖子都被咬的,我都怕这些该死的蚊子有毒呢。”


    村里人后悔在山上下来路过芭蕉林,没有捡那种大的叶子做扇子。


    暗暗发誓等到明天再遇到芭蕉林,做一个芭蕉扇,给孩子们扇风驱蚊。


    李月给家里人每人一个驱蚊荷包,荷包里是装着艾草,薄荷等驱虫粉,味道浓烈。


    赵郎中在村里人苦苦哀求下从兜里掏出仅剩的艾草,心疼不已。


    “省着点用啊!”


    艾草焚烧一缕缕烟往外飘,很快一大捆烟熏火燎,浓烈的味道呛的人咳嗽不断。


    烟熏味也很舒心,蚊子被这浓烈的烟味呛走,大家安心睡个好觉。


    至于没有被艾草熏到的人家里三层外三层包着自己,穿多了捂得慌,热的换身是汗,脱了又有蚊虫叮咬,翻来覆去怎么睡都不舒服。


    天不亮赶路的时候大家还在不停拍打这些卷土重来的蚊子。


    拍不完压根拍不完。


    李月好想从空间里拿出电蚊拍,一拍一个准。


    大家总算意识到一件事,岭南为何会是流放地。


    “和你们说,这些蚊子,你们宁愿捂得严实些,也别图凉快袒露胳膊。”


    赵郎中千叮万嘱,当地的秋然和杜燕等人也给村里人普及这蚊虫的可怕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