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儿孙的未来
作品:《逃荒路上鱼肉粮,渣夫一家悔断肠》 孩子们嘎嘣嘎嘣啃着难得一见的美味。
守礼捧着绿油油的西红柿咽咽口水,咬牙递回来:“姑,要不这西红柿给我娘煮汤吧,天气热,酸酸的家里人也能开胃。”
哎呦喂,这大侄子还怪贴心的。
李月摸摸大侄子快比自己肩膀高的脑袋:“守礼现在越来越有长子风范,放心,做汤的姑留着呢。”
小少年现在嘴角还隐隐冒着小胡茬,喉结也长出来是大孩子了,也越来越像大哥会为家里的弟弟妹妹考虑。
村里有的人家已经开始烧火做早饭。
大嫂二嫂萧母也在择野菜准备煮野菜汤。
李月转头见老娘在另一头吆喝,应该注意不到这边。
她递过来面粉和西红柿:“大嫂,今早做西红柿疙瘩汤吧,好久没吃了。”
二嫂咽咽唾沫,往婆婆的方向瞄一眼,捂嘴偷笑:“行,我掏掏鸡屁股还有没有蛋。”
天气热,这西红柿酸酸的开胃。
昨天打斗的时候,李家最值钱的老母鸡和兔子还老老实实被孩子们关笼子里呢。
萧母也好笑的望着自家调皮的儿媳妇。
“你娘要骂你,就说我要吃的。”
“嘿嘿,谢谢娘。”
平日里张翠萍叉腰骂闺女的时候萧母就主动背锅,张翠萍能骂闺女骂男人,不好意思骂亲家母,钱老婆子除外。
西红柿切成小丁,猪油煎一下那香味蹿老远,鸡蛋打散和面糊搅拌在一起金黄色,锅煮开后一团团面疙瘩倒进去。
有人好奇张望着李家的锅,张翠萍鼻子又没毛病,只是翻了翻白眼,她知道肯定是闺女偷偷开小灶,捂住胸口,儿子闺女那受伤的手臂,不心疼,不心疼,好好补补。
见到守安几个拿着早晨摘的野菜喂兔子,那火气没忍住:“守安守书,你姐摘的野菜是吃的,不是给你们喂兔子的,你们两个懒惰虫,那边野草那么多你不薅净拿现成的,怎么不懒死你。”
守安守书两个对视一眼,吐吐舌头,咯咯笑,还冲着奶奶做鬼脸。
张翠萍这火气蹭蹭往外冒,准备脱鞋就要揍这两个小崽子。
“奶,没事的,待会我再去薅。”
春苗和夏花一左一右扶住奶奶,这泥土地可别追孩子摔一跤。
“你们两个就一天到晚惯着这两个小崽子,惯的无法无天的。”
姐妹俩抿唇。
另一旁守礼把两个弟弟都给教训一顿,两个小家伙垂着脑袋过来向张翠萍道歉,保证以后再也不拿家里吃的喂兔子。
张翠萍冷哼,赶两个小屁孩别在她眼前晃悠,李月牵着三个闺女过来哄她,张翠萍搂着三个外孙女亲香亲香,心情愉悦。
她抱着李圆,幽幽叹气:“咱家守礼跟着赵夫子学越来越有读书人的样子,可惜这兵荒马乱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啊,耽误他了。”
守礼今年13,从12岁就跟着逃荒到现在还在逃,以前家里穷,念不起书,有钱也全都被李月贴补给王恩义,读书的苗子生生被蹉跎。
守乐11,两个孩子开蒙晚,学习进度也跟不上,现在家里守书年纪最适合开蒙,然而这娃子不像两个哥哥坐得住,整天和比小两岁的守安淘气的很,大嫂和二嫂对两个小的又惯的,性子越来越野,小皮猴一样。
赵麦冬在村子里还能教教大家教书,路上赶路那么累,有时候大家伙也不好意思催着他让他继续教自家孩子认字。
李圆眨巴着大眼睛看阿姥眼神忧伤摸着阿姥的脸,贴贴。
“娘,以前都怪我,放心吧,以后等安定下来,一定能够让守礼好好读书。”
李月看着大侄儿心里很不好受,的确因为原身耽误他,再过两年就要娶媳妇,如果家里条件不够的话,他只能娶村姑,一辈子种田下地。
读书识字多,也多种谋生渠道。
兴许守礼也是意识到这一点,赶路不管多晚都会勤学苦练,还会追着赵麦冬问些不认识的字,但是短短的几个月哪里比得上那些自幼开蒙的,他的年纪错过最佳黄金期,要追赶同龄人要付出千万倍的努力。
“哎呦,娘说这话不是怪你,是爹娘没用。”
张翠萍心里酸酸的,也不是怪闺女,只是自责,小小年纪一大家子都要跟着逃荒,躲战乱。
这边伤春悲秋,李家的饭香味传来,大嫂和二嫂喊着家里老人孩子吃饭。
张翠萍见到早饭煮的是面疙瘩汤,白了一眼儿媳妇,没有说话。
“娘,放心,鸡蛋还有呢,没吃完。”、
张翠萍嗯了一声筷子捞了捞,干得匀给自己几个孙子孙女,自己喝了点汤。
“娘,还有呢,够的,你别给孩子。”
“费什么话,老娘没胃口,被你一个个气饱了。”
说完还狠狠瞪一眼两个淘气小孙子。
两个小孙子完全没意识到奶奶瞪自己,扒拉着比脸还大的碗,嘿嘿笑着,呼哧呼哧和对方比赛。
张翠萍心梗,指望这两个孙子以后光宗耀祖,还不如指望春苗嫁个好人家来得实际。
她又瞅一眼板板正正坐在那小口小口吃着饭,板着脸的萧小宝,同样的年纪,怎么这孩子就沉得住气,比守安还小几个月呢,哎就是这性子和他爹一样,比他爹要好那么一丢丢,张翠萍心里瞬间平衡,也不知道女婿在哪。
她没敢开口问,怕亲家母担心。
见萧母吃的少,她让周香兰再给亲家母装一点。
“亲家母吃啊,你看你瘦的,到时候萧阳要怪我了,快多吃点,萧晴也吃啊!”
萧母摆摆手,她不是很喜欢吃这种酸酸的,牙齿不舒服,笑着拒绝张翠萍的好意。
“我又不做什么事,不大动弹也不饿。”
“婶子,我可不客气。大嫂手艺真好,我都吃胖了。”
萧晴又要了一碗汤,干得她也没好意思多要,大嫂这手艺真的比娘和自己好太多,自己做饭糟蹋粮食,至于李月,她也没指望过,指望她还不如指望大哥呢。
每次李家吃饭的时候,钱母总是眼神若有若无往这边瞟。
自家伙食和李家真没得比,如果闺女没和李家分家,现在自己是不是也能坐在那里?
钱招娣顺着老娘视线望过去就知道老娘又在看人家饭菜,无语的翻了翻白眼。
钱金宝倒是没太大感觉,他不挑食,啥都吃,好养活,野菜汤也能干个四五碗。
“娘,这都是稀得,喝了两泡尿结束会不会又饿了啊。”
钱金宝话是这么说,还是呼噜呼噜干了两碗直至锅底都被捞干净。
“金宝,你这么个吃法,你以后得好好赚钱,好好种地,不然你媳妇都吃不饱饭。”
钱招娣嫌弃的瞥一眼饭桶一样的弟弟,她想说星哥起码能赚钱种地打短工,现在想想又失落了,也不知道是哪个狐狸精把星哥勾走了。
“哎呦,小孩子多吃点才能长嘛,一天天吃野菜粥哪里顶饱啊。”
“他还是小孩子,人家小蚱蜢都快有娃了。”
小蚱蜢是这个队伍里年纪最小成亲的娃,比守礼还要小一岁,今年12,是全村最近八卦重心。
去年逃荒房子还没盖好,他娘就急吼吼让他成亲,找了个比他大三岁的,现在他媳妇前两天都怀上了。
原来是钱金宝的小伙伴,现在,说多了都是泪。
小蚱蜢有娃也打开了钱母新世界的大门,不一定非要找同龄的,焦家大丫不行换一个,年纪大的更好更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