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村里的马承受太多

作品:《逃荒路上鱼肉粮,渣夫一家悔断肠

    大花冲过来一把推开张三愤怒冲几人嚷嚷。


    路上她给李家村人解释这帮人都是附近地痞无赖,平日里没事,净干些偷鸡摸狗的事还喜欢恃强凌弱,欺负妇孺以此获得满足感和虚荣心。


    万草村情况特殊,组成的都是些老弱社会边缘人物就成他们专门扫荡的目标。


    “大花姑娘你放心,咱们村都不是孬种不会让这些混球欺负。”


    对付恶棍,李家村人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一群毛都没长齐的臭小子,谁还怕他们。


    李家村个个摩拳擦掌,鞑子都不怕还怕你小小地痞无赖。


    张翠萍撸起袖子回到灶房抄起擀面杖和村里的妇人劈头盖脸就把这些小兔崽子一顿揍。


    张三被打得四处逃窜,嘴里还在叫喧:“你要是再敢动老子,老子对你不客气。”


    “不客气!你不客气一个看看。有爹生没娘养的狗东西。”


    擀面杖净挑张三疼得地方砸,砸的他手臂红肿一片。


    张三龇牙咧嘴,印象中拿着擀面杖打自己的只有他那已经去世的老娘,没忍住鼻头酸涩。


    张翠萍收回自己的擀面杖,撇撇嘴,一脸嫌弃,这么不扛揍还想做地痞无赖。


    村里人都觉得擀面杖抡在身上,肯定很疼否则大小伙子不会被打哭。


    “老,老大!”


    老婆子好生厉害,自家一向流血不流泪的大哥竟然被打哭。


    张三从指缝打量张翠萍。


    小小的个子,使不完的力气,骂不完的人,脸也是凶巴巴不好惹的样子,尤其那擀面杖抡的,嗯,越瞧越像老娘。


    都不需要村里汉子出手,张三一伙人被打得抱头鼠窜,嗷嗷叫。


    临走之前还叫喧绝不会放过李家村人。


    “呸,老娘等着”。


    走下去老远,张三笑了。


    笑得他的小伙伴鸡皮疙瘩都起来。


    “老大你没事吧?”


    老大今天很反常,连正脸都没瞧大花,不像往日舔狗样。


    “你懂啥?”


    “喂,你们说刚才打我那老婆子像谁?”


    小伙伴面面相觑。


    他们光顾着躲闪不被打,谁会注意打人的是谁呀,不都长得差不多?


    “像我娘!”


    张三摸着下巴嘿嘿傻乐,回味刚才打的那一幕真是越想越像自己的老娘。


    众小弟一脸无语。


    人走下去老远,张翠萍还叉腰骂骂咧咧,难得休息上山找食物,回来早,说不定还能在山上打到野味。


    既然回来,趁着有太阳家家户户支起架子给衣服被褥晒晒再盖。


    阴雨天衣物发潮,湿漉漉盖在身上很不舒服。


    原本晾衣杆从大郎的房子那头和帐篷用绳子连在一起,现在重新找棵河边的树连。


    那距离和绳子长度越来越长,挂的衣服越来越多。


    最后都快坠地上,被村里的老婆子们又狠狠一通骂,因为她们刚洗好的衣服又被弄脏了。


    “婶子别恼,我重新挂就是!”


    “小兔崽子们一时半会不看着就出事!”


    棚子里乱七八糟看着糟心。


    李天让各家各户东西好好拾掇拾掇,别堆得到处都是没地方落脚,孩子们玩耍奔跑都能摔跤。


    家家户户又是好一通忙活。


    暂时不穿的全都塞进空背篓里,粮食也塞在背篓,村里背篓消耗大,汉子们又砍树枝回来给老人们编背篓。


    孩子们怕他们捣乱耽误大人干活,在李月的安排下清洗山上摘下来的山楂和枸杞,清洗后油亮亮的。


    “乖乖清洗干净等到时候做糖葫芦给你们吃。”


    小家伙们乖乖应着,清洗山楂尤其卖力。


    山楂清洗好后去掉中间的核,一个个捣烂,煮熟后的山楂很难去籽。


    有小家伙趁机手指蘸着舔一口山楂泥,不掺杂一点糖的山楂泥,酸的脸蛋皱成包子。


    其他孩子捂嘴偷笑。


    “不要用手碰哦,不然做出来肚子会痛。”


    偷吃的小家伙满脸羞愧低下脑袋。


    山楂泥蒸熟后味道闻着都流口水。


    孩子们用家里的擀面杖帮忙捣碎成渣渣,打碎后的山楂泥,放入锅中熬煮,这种比例是2比1。


    趁着孩子们不注意的功夫,她把糖丢进去,糖是绵白糖,这样容易凝固,还切了小半个柠檬。


    熬煮的咕噜噜冒泡,灶房太热,孩子们全都围在灶房门口探头探脑,最后还是张翠萍驱散这些小家伙去凉凉待会再过来。


    李月不停熬煮搅拌,熬到山楂挂在勺子上不会再继续滴滴答答落下去就算熬好。


    她用小勺子舀出来一点点给李好李婳尝尝味道。


    “好好吃啊,娘!”


    李圆也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嚷嚷着要要。


    等山楂泥晾凉后,盛放在容器中,凝固成一小块一小块。


    今天干活的孩子们,每人切手指头大小分给他们,算是感谢他们的帮忙。


    “怎样?”


    吃到山楂糕的孩子吃了还想吃,但也知道这是留着卖钱的,尝尝味就没有继续要。


    李月笑笑:“明天你们再帮我摘5斤两个铜板,清洗去籽再加一个铜板,和今天一样。等我卖了钱就给你们。”


    她画的大饼又大又圆,孩子们都吃撑了。


    这样的事情,她也和村里的大人说了以免有些人觉得她占孩子们的便宜。


    大人们倒是无所谓,小孩子闲着也是调皮捣蛋,还不如给李月帮忙换点铜板,李月也是有钱的,上次萧阳给的钱肯定还没花完。


    还有小部分山楂,李月熬成山楂水给村里的孩子们喝,她放了点空间里的冰糖,熬出来酸酸甜甜的汁水孩子们眼睛都亮了,干活越发卖力。


    山楂健胃消脾,食欲不振,积食的孩子吃最好,能预防口臭,但古代这些乡下孩子饭都吃不饱所以积食的可能性不大,她也没敢给孩子们喝太多,省得越喝越饿。


    休息了一天,比平日里干活还累。


    翌日一早。


    清晨草地还湿漉漉的,村民们已经不辞辛苦爬起来去割草。


    早早割完也能腾出地给自家种粮食。


    李月打算和大花去趟镇上,卖她的山楂糕。


    孩子们今天接受任务已经结伴去山上寻找新的山楂。


    怕孩子们单独的会出事,受伤的李大壮和李辰担当他们的保镖。


    李辰得了进山的机会,恨不得拿上他的大刀弓箭到时候给村民露一手,然而他的大刀被老娘无情的没收。


    “等以后缺钱,你这把刀当了也能值点钱。”


    听闻这话,李辰险些被老娘气撅过去,拼死觅活抢回来的宝刀老娘打算当了卖钱?


    在母子俩极限拉扯时,李月已经和大花她们走下去十来里远,同行的还有村里的马。


    村里人穷,唯一值钱的就是这些从鞑子手里抢回来的马,商量后,村里打算用马去牛市换驴或者骡子牛回来干活。


    马的价钱比牛羊那些都要贵,有钱人家才会养马,寻常农户人家牵着一匹马给地里干活,暴殄天物,干点活生怕累着和祖宗似得,还不如换牛回来。


    先前村里也问过荷花男人毛驴这些价钱,一匹马绝对是值的,还能换些粮食回来,现在村里没钱买粮全靠这匹马。


    村里的马承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