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喜迎正月十五

作品:《逃荒路上鱼肉粮,渣夫一家悔断肠

    “月儿,我求求你帮帮我吧,我真的不想干农活,我哪里是干农活的料啊!”


    王恩义哭诉着伸出自己的手。


    原本那双鞋子的手,现在皲裂起皮,乌漆嘛黑,他的脸上双颊凹陷,黑成锅底,眼神也黯淡无光,全是疲惫。


    如果不说自己是读书人旁人只会以为他是一个瘦弱的庄稼汉。


    李月想到以前原身的遭遇,心中这口气哪里那么容易消散。


    “你才干多久,以前我在你家的时候干了几年了,洗衣做饭照顾一大家子人,有时候还要下地,你一个人才干多少,受着吧。”


    原身再心甘情愿,那干得活是实打实的。


    以前在家哥哥嫂嫂疼爱哪里受过那么多苦,王恩义呢,甩甩袖子当掌柜一天到晚只负责读书吃饭,恨不得拉屎都要人擦屁股的那种,现在才知艰难,这才哪到哪。


    “王恩义,你现在干活是为了你自己填饱肚子,不是为了任何人,这点苦都受不了,还不如早点拿绳子吊死自己。你看看你们同村那些人家还有孩子要养,你一个人,知足吧你。”


    村里哪个成年男子不是拖家带口,即便是光棍懒汉也要干活养爹娘和为自己填饱肚子。


    说完,李月带着孩子毫不留情的离开,多说一秒都是浪费自己的口水。


    王恩义见自己都苦苦哀求,李月还不给自己一条活路看到眼前的河恨不得拉着她一起鱼死网破,最后还是在村里人目光下灰溜溜的离开。


    当夜王恩义收拾行囊打算去镇上碰碰运气,他还不信自己一个读书识字的,真要地里刨食,走之前他找到李天,他知道李天作为一村之长还算公正。


    王恩义给李天恭敬行一礼:“岳丈,我的田地就麻烦村里人帮忙种下,到时候给我点粮食就成,我要去城里另谋出路。”


    村里帮人种粮也不是白种,一亩地一百斤收成,自己可以获得九十斤,剩下的留给原来那户人家。


    王恩义不交给王家村剩下的其他人是怕他们不赖账。


    村里少了个人对大家一点影响都没有,见王恩义离开,季苏然几个也寻思着自己要不要也去镇上找活干。


    他们还有妻儿要养,家中地是不能荒废,只能打算等这点时间忙完后去镇上。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八月十五就到了。


    村里生活已经步入正轨,李月的饮品生意亦然,这段时间她靠着时不时找到的新鲜水果,总算安稳度过这个燥热的夏天,现在也依旧会跑,只是大部分交给李辰。


    期间萧阳和在外的村里人时不时还会寄上一封信。


    村里最近喜气洋洋,八月十五即将来临,有些人家的房子盖好了已经风干入住,还有些人家依旧住在窝棚。


    留在外面的人传信说八月十五会回家和亲人团聚。


    这消息石破天惊砸向平静的李家村,大家都嚷嚷等李月去镇上的时候帮着带肉和粮食,准备八月十五炖上。


    今天是八月初一,家家户户都隐隐骚动起来。


    南方有吃月饼的习俗,杜霜和杜燕他们全都准备做月饼,他们的月饼是用油锅煎炸出的饼子,甜的不行。


    李家村人还是第一次见,围在他们锅前看来看去。


    孩子们也是围着转圈。


    仰着小脑袋,一个个小嘴叭叭叭:“杜燕姐姐能吃吗?”


    “好的,好的,再等等。”


    杜燕腰间披着树叶缝制的围裙,油锅里噼里啪啦在炸饼子。


    这属于当地特色,小家伙们馋的不行。


    李月领着孩子过来的时候好奇道:“这么早就开始做了吗?”


    一回头发现村里人现在就开始做饼子,她眼角抽搐。


    “娘,你们做饼子是不是太早了?”


    提前半个月做饼子,这也太夸张了吧,饼子不会馊吗?


    南方现在的天气依旧很热。


    春苗从地里摘了地蛋子回来,笑眯眯道:“奶说万一三叔回来的早,也能吃的上。”


    “是呀,萧阳他们说是正月十五回来,他们这么长时间没回家,回来肯定是着急忙慌的饭都赶不上吃,到家有口现成的多好。”


    想到三哥上次回来的确饭都顾不上吃,只为早点赶到家,李月也就不再说话。


    正月十五听说城里有花灯会,今年情况特殊,村里人都为迎接亲人自不可能去玩,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李月是真不想错过。


    村里人也想啊。


    “娘,花灯会那天肯定大姑娘小媳妇多,要不村里派人去支个摊子卖点吃的,玩的,也能给村里多点进项?”


    有赚钱的机会,杜燕和秋然眼睛一亮伸出手:“我去帮你们卖,咱们要卖啥?”


    村里人集思广益,李天也说到时候卖的钱村里人可以分,那样既能腾得出手去赚钱,也能有一小部分人留在家中。


    李月瞅见村里的地蛋子差不多成熟了,要给这些人一点小小的震撼。


    她还寻思问问萧阳,岭南王可不可靠,要拿地蛋子换军功保李家村平安。


    “咱们那天支起几个摊子吧,我找杂货铺大哥提前帮点忙,以前的头绳生意还是要捡起来,还有个是炸土豆。”


    炸土豆?


    头绳生意,会编头绳的手艺还没落下,现在又能赚钱了,也能能过一个好节。


    “月儿,炸土豆怎么个炸法,你教教咱们呗。”


    地蛋子李家村第一小批还没正式往外卖,李月想了下还不如趁过节前给各大酒楼都推销出去,到时候留在村里也能数钱,以前县令说地蛋子的种植方法要上报朝廷,现在县令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应该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吧。


    她也和隔壁的荷花透了口风,明年明年地蛋子会给他们留种,荷花还回了趟娘家把这件事告诉娘家村子。


    张家村有张三在早就派人过来盯着呢,地蛋子成熟开挖那一天,那些外来的人那眼珠子都快蹦出来,村里人现在想想还想笑呢,还有杂货铺大哥,张郎中的病人,高尔丹全都等着呢,很多人目前只是听说过有这样东西,真正的还没见到。


    不如正月十五就让他们瞧瞧地蛋子的威力。


    李月让四哥明天和自己一起去镇上卖地蛋子,同时带去几个菜方子,相信有很多酒楼愿意给这新鲜食材开出高价格。


    李家村就是要赚这第一桶金,以后地蛋子种的人会越来越多,李家村为平平安安,这种东西不能私藏还是让更多人知道才安全。


    李月还想卖月饼呢,后来想想算了,以后慢慢来吧。


    孩子们叽叽喳喳拉回她的思绪,地里还在忙活着收地蛋子。


    大老远张三乐呵呵的跑过来:“干娘,干娘。”


    谁让人家脸皮厚,会讨张翠萍欢心,这不干了一个多月的活才哭唧唧说自己的事,原来村里人以为他别有所图,得知是图这也是一阵无语,看在浪子回头的份上,李家村以后在此地长居也要和隔壁村落打好关系,干脆也就顺水推舟,张三和张翠萍认了干亲。


    他手中提着野鸡,也不知咋滴,以前没认识李家村的人他上山都是空手而归,现在上山就没空手过,三天两头提溜野物下来,李家人沾了张翠萍的光,还能经常吃肉。


    李辰见到张三过来也是哥两好的搂住他的肩膀,孩子们原本对杜燕饼子的吸引力瞬间被活蹦乱跳的野鸡吸引走。


    “张三叔你别再送野鸡过来了,你看这地上。”


    萧小宝无奈的叹气。


    张三揉揉他毛茸茸的小脑袋:“小孩子叹气长不高。”


    村里现在的野鸡都有十来头,加上小鸡仔整日里鸡屎拉的到处都是,新来的鸡都要训练,萧小宝业务不停,没办法谁让外祖母舍不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