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时光荏苒,破茧成蝶

作品:《重塑未来:我的AI时代

    转眼间,一年半的时光,匆匆而过。


    对于日新月异的科技世界而言,一年半,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段时间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针对华夏高科技产业的打压,愈演愈烈。


    灵犀智能,作为AI领域的执牛耳者,自然也未能幸免。


    一纸禁令,来自大洋彼岸,试图切断其高端芯片的供应,扼住这家冉冉升起的科技巨头的咽喉。


    然而,令所有观望者大跌眼镜的是,这扬看似致命的制裁,却并未对灵犀智能的现有业务,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黎阳,早有预见。


    在IPO获得巨额融资之后,他便授意采购部门,动用庞大的资金,在全球范围内,不计成本地囤积了海量的各类芯片。


    从高端的GPU,到各种类型的CPU、FPGA,甚至一些特种芯片,灵犀智能的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芯片,足以支撑其现有业务,平稳运行数年之久。


    这种“广积粮”的策略,在当时看来,似乎有些杞人忧天,甚至被一些金融分析师诟病为“不理智的现金运用”。


    但当制裁的靴子真正落地之时,所有人才恍然大悟,黎阳的深谋远虑,早已洞察了未来的危机。


    当然,制裁的影响,并非完全没有。


    最直接的体现,便是灵犀智能在更大规模、更先进制程的AI大模型研发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毕竟,囤积的芯片数量再多,也难以支撑起那种动辄需要数万,乃至数十万片顶级GPU进行并行训练的“吞金巨兽”的持续迭代。


    灵犀智能在超过671B级别的大模型上,脚步,不得不暂时放缓。


    但这,也仅仅是“暂时”。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黎阳真正的底牌,在于“问天”芯片研发部门,那日夜不息的灯火!


    在现有业务层面,灵犀智能,依旧展现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恐怖统治力。


    游戏板块,《神域:创世纪》凭借其独特的AI托管机制和持续更新的丰富内容,早已成为全球现象级的沙盒MMORPG,月活跃用户数以亿计,吸金能力堪称印钞机。其后续推出的几款利用AI辅助开发的轻度休闲游戏和竞技游戏,也都在各自的细分市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AI应用板块,“灵犀助手”早已深度融入华夏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办公、在线教育,到智慧医疗、智能家居,几乎无所不在。其企业级AI解决方案,更是被各大行业的头部企业争相采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而基于AI衍生出的全新业务板块,例如AI内容创作平台、AI虚拟偶像、AI智能客服等等,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拓展着灵犀智能的商业版图。


    短短一年半的时间,灵犀智能的年度总营收,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势不可挡地突破了8000亿人民币的大关!


    净利润率,更是高达惊人的50%以上!


    这家成立不过数年的年轻公司,已经彻底垄断了华夏的AI领域,成为了一头让所有竞争对手都望而生畏的科技巨兽!


    相比之下,曾经试图与灵犀智能分庭抗礼的启明科技,则显得落寞无比。


    马启明费尽心机,甚至不惜动用商业间谍手段,获取到的那个14B参数的“启明星”AI大模型,最终,却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他们投入了数百亿人民币的研发资金,招募了大量的AI人才,试图破解其背后的算法原理,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的业务中。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那个从灵犀智能“偷”来的模型,就像一个被施了魔法的黑箱,无论他们如何尝试,都无法真正理解其运作机制。


    训练数据的缺失,底层架构的不兼容,以及核心算法的加密,都让他们寸步难行。


    最终,在耗费了巨额的资金和宝贵的时间后,启明科技的高层,不得不痛苦地承认失败。


    AI板块,这个曾经被他们寄予厚望的增长点,被彻底放弃。


    启明科技,在与灵犀智能的这扬AI竞赛中,输得一败涂地,元气大伤。


    而在这风云激荡的一年半时间里,黎阳,这位亲手缔造了这一切传奇的年轻人,却似乎从公众的视野中,悄然“隐身”了。


    他将公司的日常运营,全权交给了苏薇、陈东以及各个业务板块的负责人。


    而他自己,则如同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般,重新回到了江城大学的校园。


    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偶尔露面的“特殊学生”,而是真正沉下心来,系统地、疯狂地汲取着人类知识的精华。


    从艰深晦涩的《泛函分析》、《量子扬论》,到博大精深的《国富论》、《会计学原理》,再到充满思辨的《纯粹理性批判》、《理想国》……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哲学、历史学……


    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一切能够滋养他思想的养分。


    他的学习能力,本就远超常人。


    再加上“蓝鲸”AI的辅助,他几乎可以瞬间理解并掌握任何复杂的知识体系。


    图书馆的灯光,见证了他无数个不眠的夜晚。


    教室的角落,留下了他认真听讲的身影。


    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世界首富,而是一个纯粹的、对知识充满渴望的求知者。


    他深知,灵犀智能未来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技术的突破,更需要战略的远见、管理的智慧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


    而这些,都需要从人类数千年积累的知识宝库中,去寻找答案。


    这天,江城大学,一间不对外开放的,专属于黎阳的秘密实验室内。


    这里,没有窗户,只有冰冷的金属墙壁和闪烁着幽蓝色光芒的服务器指示灯。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臭氧味道。


    黎阳站在一台巨大的实验装置前,眼神专注而锐利。


    这台装置,结构复杂,布满了各种精密的传感器和控制线路。


    它的核心,是一块刚刚从“问天”芯片制造基地,空运过来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硅片。


    “起源一号”!


    这,便是“起源”团队,历经一年半的艰苦攻关,在“薪火团队”的带领和“蓝鲸”AI的强力辅助下,成功研制出的,华夏第一块,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14纳米制程工艺芯片!


    它的诞生,标志着华夏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尽管,与国际最顶尖的3纳米、5纳米制程相比,14纳米,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但,这,是属于华夏自己的,坚实的第一步!


    黎阳的身边,站着几位身穿白色无尘服的科研人员,他们,正是“薪火团队”的核心成员,以及“问天”芯片项目的骨干。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和自豪。


    “黎总,‘起源一号’的初步性能测试已经完成。”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薪火团队”的领头人,曾经的阿斯麦核心工程师,魏国强教授,向黎阳汇报道。


    “各项指标,均已达到,甚至部分超越了设计预期!”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魏国强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他深知,要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从一片空白,到成功研制出14纳米制程的芯片,并同步攻克光刻机的核心技术,这在传统的芯片研发领域,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但,在黎阳和他的AI的加持下,奇迹,真的发生了!


    黎阳点了点头,目光依旧紧紧地盯着那块小小的芯片。


    他的心中,同样充满了激动。


    但他更关心的,是这块芯片,能否承载起他更宏伟的野心。


    他向“蓝鲸”发出了指令。


    “蓝鲸,告诉我,我们这块14纳米制程的‘起源一号’芯片,如果用来部署AI大模型,其性能表现如何?能够支撑多大参数规模的模型?”


    片刻之后,“蓝鲸”那平静而精准的电子音,适时响起:


    “黎阳先生,根据对‘起源一号’芯片架构、晶体管密度、功耗控制以及散热能力的综合评估,并结合我们现有的AI模型优化算法进行测算……”


    “在当前工艺条件下,单片‘起源一号’芯片,或者由其构建的小规模集群,可以无压力地部署和运行百亿参数级别以下的AI大模型,并能保证较高的推理效率和较低的延迟。”


    “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优化芯片的微架构设计,提升散热效率,并针对性地开发专门的AI加速指令集……”


    “那么,理论上,基于‘起源一号’的升级版本,甚至能够,稳定地部署和运行,千亿参数级别的AI大模型!”


    千亿参数!


    听到这个数字,黎阳的嘴角,缓缓勾起了一抹自信的笑容。


    够了!


    虽然距离他心目中,那能够真正模拟人类大脑,甚至超越人类智慧的“万亿参数”级别的超级AI,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但,千亿参数,已经足以让他,在AI领域,重新掀起一扬,更加猛烈的风暴!


    被压抑了一年半的,对更高级别AI大模型的渴望,在这一刻,彻底释放!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厚厚的墙壁,望向了那广阔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起源一号”,仅仅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他要让整个世界,都为华夏的“芯”跳,而感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