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奔袭演练

作品:《天下第一节度使

    辽西府城。


    骁骑营兵营。


    刚吃过晚饭。


    一众骁骑营的将士正以队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进行当日操练的讲评。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突然。


    营地内响起了战鼓的声音。


    正在讲评的新任队正耿安当即停止了讲评,目光投向远处,当即面色变得严肃起来。


    没听说今日要进行紧急操演啊?


    怎么响起了集结的战鼓声?


    难道有敌情?


    队正耿安来不及多想。


    他当即大声下达了集结的军令。


    “停止讲评!”


    “立即集结待命!”


    “是!”


    围坐在一起的骁骑营将士纷纷起身。


    他们抓起了兵刃,一部分急匆匆地冲向了营房。


    另外的一部分则是冲向了马厩。


    他们平日里进行了千百次的操练,对遇到紧急情况的反应很快。


    片刻的功夫。


    他们迅速披挂完毕,铠甲在夕阳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牵着膘肥体壮的战马,整齐划一地集结在了营房前的空地上。


    “哒哒!”


    “哒哒!”


    马蹄声响起。


    一名传令兵从远处飞驰而来。


    “耿队正!”


    “李指挥使有令!”


    “今日进行长途奔袭操演!”


    “你们为前锋!”


    “此次奔袭的目的地是白云县!”


    “你们去找军需官领取干粮后,马上出发!”


    传令兵说着,翻身下马,大步上前将一纸手令交给了队正耿安。


    耿安接过手令瞄了一眼,心里诧异不已。


    奔袭这么远??


    他意识到有些不寻常。


    以往的操演顶多奔袭数十里地。


    可从辽西府城到白云县,可有几百里地呢。


    可这军令上面有指挥使李破甲、指挥古塔以及监军使王大树的签名。


    确认无误后。


    他当即从随身的挎包中掏出一份收到军令的回执,签字后写上日期,递给了传令兵。


    传令兵向队正耿安行了一个军礼后,旋即翻身上马,又策马离开了。


    队正耿安当即将目光投向了一名负责军需管理的什长。


    “老三,你带二十名弟兄去领取干粮!”


    “遵命!”


    这什长当即点了人,急匆匆地奔着伙房的方向而去。


    顷刻后。


    这什长就带人牵着驮着干粮的马匹回来了。


    “出发!”


    在简单地讲了一番行军的注意事项后,耿安率领的这一队百余人骑兵率先开出了营地。


    当他们开出营地的时候,营地内其他各队将士也都在领取干粮,整理装备。


    “我还琢磨着明日告假,去家里看看呢。”


    “我爹娘他们刚迁徙到辽西来。”


    “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安顿好,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有没有住的地方。”


    在行军的队伍中,有一名骁骑营的军士的心情有些低落。


    “这突然进行奔袭操演,这一来一回,至少得十来天了。”


    另一名军士闻言,笑着宽慰说:“你瞧瞧,这都大半年光景没和家里人团聚了,也不差这区区数日嘛。”


    “现在凡是从外边到辽西安家落户的,衙门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你没必要担心。”


    “再说了,凡是我辽西军将士的家眷,谁敢轻慢?”


    “我听说小侯爷下令,凡是我辽西将士的家眷,都有专人照顾呢。”


    “嘿!”


    “这我倒是不担心。”


    “其实我是想我家娘子了。”


    在军士们的低声交谈中,队伍行进得很快。


    当他们看不见辽西城的轮廓的时候,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


    “点火把!”


    前方传来了队正耿安的声音。


    有人从随军的驮马身上取下了火把点燃,队伍继续前行。


    他们虽是骑兵,可也要爱惜马力。


    他们行进一两个时辰,就要停下来歇息一阵,给战马喂水喂草料。


    耿安率领的这一队骑兵作为先锋,他们昼夜疾行,很快就抵达了白云县。


    他们这一路上畅通无阻,没有任何的敌情发现。


    他们抵达白云县约莫几个时辰后,李破甲、古塔和王大树率领的大队骑兵就抵达了白云县。


    白云县仿佛提前得知他们要来一般,早已经将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


    驻防在白云县的虎威营将士已经准备好了热水热饭,迎接远道而来的骁骑营将士。


    吃饱喝足后,耿安等人也放松了下来。


    这一次长途奔袭效果很不错。


    这一路上除了有几匹马生病,临时让骑乘的将士换了备用马匹,没有一个人掉队。


    这足以说明,他们的训练是有效果的。


    耿安还记得他们最初进行奔袭操练,奔袭几十里地,就有不少人掉队。


    现在经过了反复地磨合训练,骁骑营的将士各方面的配合以及战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白云县外的兵营内。


    两千多骁骑营将士进驻,让这里又变得热闹了起来。


    实际上耿安他们这一次是回家一般。


    这兵营还是他们先前亲自动手修建的呢。


    将士们入住了兵营,自有辅兵帮忙喂食草料,清理马粪,烧火做饭。


    耿安他们可以躺在舒服的营房内歇息。


    “耿队正!”


    “请你马上去中军官厅议事!”


    耿安巡视了一番营房后,又有传令兵找到了他。


    “是!”


    耿安当即朝着中军官厅走去。


    当他抵达中军官厅的时候,面露诧异色。


    因为他发现守卫在中军官厅外警戒的除了李破甲和古塔的亲兵外。


    还有不少全身笼罩在鱼鳞甲内的陌生面孔,他们的袖口绣着赤色花纹。


    耿安虽不认识这些人,可从他们的装束就判断出。


    这些人是他们小侯爷的亲兵家将。


    他们装备最好,不少都是从各营精挑细选的白虎兵。


    小侯爷也来了?


    耿安心头有些疑惑。


    他跨步进入了官厅。


    宽敞的官厅内,已经坐了不少骁骑营的军将。


    主位的宝座上,坐着一名身穿甲衣的年轻人。


    耿安一眼就认出,这就是他们辽西军的主帅曹风小侯爷。


    自家指挥使和指挥则是分坐在左右,正在和小侯爷在低声交谈着什么。


    耿安心中一惊,随即忙不迭地找了个座位坐下。


    顷刻后。


    各队的队正悉数到齐。


    骁骑营可不大乾其他军队那般吃空饷的多。


    骁骑营可是满编的状态。


    除了正式的战兵外,还有不少因为编制问题,不拿朝廷军饷的辅兵。


    如今骁骑营队正以上的军官就有二三十人,中军官厅都显得有些拥挤了。


    曹风用指节敲了敲桌子,中军官厅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好了!”


    “这人到齐了!”


    “咱们就正式开始吧!”


    队正耿安等人都正襟危坐,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