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流水线

作品:《天下第一节度使

    辽西府城。


    曹风在幕僚陆一舟、知府孟学文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一座制衣作坊。


    只见制衣作坊内,数十名妇人身穿着统一的粗布衣衫,正在忙碌着。


    她们中,有的正专注地裁布,锋利的剪刀在布料间游刃有余;


    有的细心地量着尺寸,确保分毫不差;


    有的低头缝制扣子,手法娴熟;


    还有的忙着收线,一针一线动作飞快。


    与传统的一个妇人完成一整件衣衫缝制不同。


    制衣作坊内的每一名妇人只是负责一道工序。


    完成自己这一道工序后,就将衣衫递给下一道工序的人。


    制衣作坊的管事满脸堆笑,在给曹风介绍着这作坊的情况。


    “小侯爷!”


    “如今我们作坊内有五十八名女工,每天可以缝制五百多套成衣。”


    “现在主要是她们还不怎么熟练。”


    管事满脸堆笑,对曹风道:“小侯爷,您且稍等些时日,待这些女工们技艺愈发纯熟,到那时,一日缝制千套成衣,绝非难事。”


    “一天能缝制一千套??”


    “你简直胡说八道!”


    “哪怕这五十多名女工都是很厉害的裁缝,一天顶多缝制一百套衣衫就顶天了!”


    “怎么可能缝制一千套!”


    知府孟学文和首席幕僚陆一舟都满脸震惊,压根就不相信。


    他们虽没有接触过缝制衣衫的活儿。


    可是他们却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他们身上所穿的衣衫,皆是裁缝精心量体裁衣,再经过数日精心制作方能完成一套。


    可现在这小小作坊,一天却能缝制数百上千套衣衫。


    这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觉得管事肯定是在说谎。


    “知府大人,陆大人!”


    “我没有夸大其词!”


    “这法子还是是小侯爷亲手教的呢。”


    “以前要缝制一件衣裳,一个人又要裁布,又要做针线活,这做起来就慢。”


    管事对孟学文他们说:“可是小侯爷教的这个法子却可以极大地提升产量。”


    “这裁布的就只是负责裁布,什么都不用管。”


    “这缝扣子的就缝扣子,也不用管别的事儿。”


    “这每一个女工都各司其职,这一天缝制数百上千套衣衫,完全不成问题。”


    “你们若是不信,站在此处看一看便知。”


    陆一舟和孟学文自然不信,当即就站在原地,认真观察了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只见女工们手上的动作很快。


    每人完成自己的活儿后,马上交给下一个人。


    因为她们只是负责一小块东西,所以做得又快又好。


    他们两人的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意识到了这个办法的巨大优势。


    曹风看陆一舟和孟学文满脸惊讶的样子。


    他笑着,则是在一旁解释起来。


    “这缝制衣衫可以这么做,这锻造兵刃、打造农具亦可以按照此法做。”


    “以前一个人需要从头到尾将所有的事儿做一遍,这就需要这一个人各个工序都要精通才行。”


    “若是将制造这些东西拆分开来,每人做一点,那就能极大地提升效率。”


    “哪怕这个人不是裁缝,可她只要会裁布,或者会量尺寸,那都可以干活儿。”


    “而且这做出的东西,也不会出现大的大,小的小,参差不齐的结果。”


    陆一舟和孟学文彼此对视一眼后,心里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若是都用这个法子,那意味着他们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可以做出更多的东西。


    这让他们看向曹风的目光都变得不一样了。


    自家小侯爷太厉害了!


    他怎么想出了如此厉害的法子?


    面对两人震惊的神情。


    曹风有些小得意。


    这就是标准化生产流程。


    有了这一套办法,以后无论是干什么,效率都将极大提升。


    只要生产力提升上去了,他们想不富裕都难。


    这别的地方,一个好裁缝一天可能才能缝制出一套衣衫。


    他们这边一天能生产几千套。


    他们都是标准化生产,物美价廉。


    那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打价格战,可以抢占市场。


    这别的商品也同理。


    别人打造一个农具需要一个铁匠忙碌半天。


    可他们一天就能打造人家一个月打造的数量。


    就能形成一个降维打击。


    当曹风他们在参观这个流水线制衣小作坊的时候。


    亲卫队正刘顺急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将一份密函交到了曹风手里。


    曹风拆开密函看了几眼后,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曹风冷冷地道:“当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呀!”


    陆一舟和孟学文看曹风面色不好,满脸疑惑。


    孟学文当即开口询问:“小侯爷,发生什么事儿了?”


    曹风收起了密函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现在回辽西军官厅。”


    两人也不敢多问,当即跟着曹风离开了这个流水线小作坊,返回了辽西军官厅。


    在官厅内。


    他们终于知道了为何自家小侯爷面色不好看了。


    “小侯爷,这草原上的胡人蠢蠢欲动,我们当马上飞报朝廷,请求援军才是!”


    这一份密函是曹风情报署安插在胡人那边的眼线传回的。


    据说胡人蓝部将在阿鲁汗王的率领下,出兵数万入侵辽州。


    宇文部将会作为此次入侵的先锋,在下月初一出兵他们辽西。


    他们辽西与金帐汗国接壤,每一次爆发战事都在最前线。


    正是因为如此。


    大乾将辽西一直当成一个边境缓冲区看待,不愿意多投入银子搞建设。


    在大乾朝廷看来。


    投入得再多,最后还是会被胡人抢走,便宜了胡人。


    曹风现在是辽西经略使,他是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地盘经营的。


    现在很多事儿刚走上正轨。


    就得知胡人马上要大举出兵进攻,这让曹风的心情也很烦躁。


    自己好不容易搞了一块地盘,胡人就想要将其破坏摧毁。


    自己肯定是不能坐以待毙,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经营的辽西被胡人破坏。


    “这一次金帐汗国要大举入侵!”


    “阿鲁汗王率领的兵马仅仅是其中一路而已。”


    曹风对孟学文道:“纵使我们向朝廷求援,恐怕朝廷也无力抽调多余的兵马增援我们。”


    “顶多让辽东、辽北和辽阳派兵增援。”


    先前朝廷还有神威军、龙骧军、青州军等部兵马在辽州镇压叛军。


    如今李信率领的朝廷大军已经凯旋。


    现在辽西只有辽西军、辽阳军、辽北和辽东军分区驻防。


    除了辽阳军是原辽西军建制,有一定的战斗力外。


    辽北和辽东军完全是另起炉灶,新组建的军队。


    他们虽有万人的规模,可据曹风了解,他们连马贼山匪都打不过,更别说和胡人交战了。


    唯一能引为助力的,恐怕只有周元的辽阳军的万余兵马。


    可胡人这一次大举出动,他们辽西军加上辽阳军,也不过区区两万人马。


    想要守住辽西,可谓是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