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巡视

作品:《天下第一节度使

    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云州节度府迎来了新的一年。


    乍暖还寒。


    辽西红河县的一处田埂上。


    曹风在辽西知府周纯刚等人的陪同下,正在视察春耕。


    看到绿油油的小麦,曹风的心情很不错。


    这些麦子是去年冬天种下的,如今长势很不错。


    “节帅!”


    “我们辽西红河县去年开垦出了十万亩土地!”


    周纯刚边走边向曹风介绍:“我们修建了水渠五十三条!”


    “修建了蓄水池二十个!”


    “现在这新开垦的十万亩土地都是水浇地!”


    “只要河里有水,这十万亩耕地的粮食收成就可以保证!”


    周纯刚这两年没干别的事儿,就是带人在辽西开荒。


    辽西实际上不缺水,桑干河以及大小支流水量充沛。


    可惜以前辽西地方豪族众多,部落林立,争斗不休。


    那些部落将土地圈占后拿去牧羊。


    豪门大族掌握的土地都是租给那些佃户耕种。


    佃户们伺候庄稼都费劲,更别说去兴修水利了。


    这就导致辽西的粮食产量相当低,百姓的生活也很困顿。


    现在曹风牢牢地掌控着辽西,地方上没有争斗,也没有山贼流寇袭扰。


    这就确保了辽西各县秩序的稳定。


    周纯刚这个知府大多数时候都泡在田间地头,实际解决问题。


    这两年辽西各县开垦出来的耕地就有六十万多亩。


    修建的灌溉水渠更是不计其数。


    辽西这个曾经被大乾朝廷拿来与金帐汗国作为缓冲区的边塞之地。


    现在已经变成了大粮仓!


    曹风望着那大片大片的土地,脸上满是笑容,很高兴。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这两年朝廷加大了对他们云州的物资禁运。


    特别是粮食等物。


    朝廷想要通过卡曹风他们的脖子,让他们养不起那么多兵马。


    实际上朝廷的这些动作,也给曹风他们造成了不少麻烦。


    导致他们一度出现了粮荒。


    好在经过他们的不断努力,如今他们已经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周知府,这荒芜的辽西变成我云州节度府的粮仓,你功不可没呀!”


    曹风对于周纯刚的成绩还是很认可的。


    将辽西变成他们云州节度府所属的重要粮食产地,周纯刚这个知府的确是立下了大功。


    “节帅高赞了!”


    “下官可不敢贪功!”


    “我们辽西能产这么多粮食,那都是节帅运筹帷幄之功,是无数百姓和将士辛苦劳作之功!”


    “哈哈哈哈!”


    看到谦虚的周纯刚,曹风哈哈大笑。


    “好好办差!”


    曹风勉励周纯刚说:“你的功绩我心里有数!”


    “我不会亏待你的!”


    曹风虽没有明说给周纯刚升官或者赏赐。


    可他这句话,还是让周纯刚喜出望外。


    很显然。


    自己的这一番功绩得到了节帅的认可。


    自己在节帅的心目中的分量又重了几分。


    只要有机会,自己肯定会青云直上的!


    周纯刚当即躬身:“愿意为节帅赴汤蹈火!”


    曹风拍了拍周纯刚的肩膀,大步跃过他继续往前走。


    周纯刚深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里的激动情绪。


    他大步跟上了曹风。


    “那边怎么那么多人?”


    曹风沿着田间小路往前走了一阵,看到前边有大量的青壮在开荒。


    周纯刚看了几眼后,对曹风道:“节帅,那边是乡兵红河营的人!”


    “走,过去看看!”


    “是!”


    曹风他们走近后看到。


    几千名青壮正在热火朝天的开荒,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乡兵红河营指挥使杨兴,拜见节帅!”


    曹风上下打量着主动迎上来的杨兴,没有想到在这里还遇到了老熟人。


    想当初他初到辽西的时候,正好遇到叛军围攻凌云堡。


    这凌云堡就是杨家的地盘。


    他们辽西军出击击败了叛军,救了凌云堡一次。


    从此他与杨家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杨家也坚定地站在了他这一边,给予了大量的钱粮支持。


    特别是老家主杨鹤,此人对曹风的支持最多,很多事儿都带头。


    曹风对杨鹤的印象很好。


    可惜去年冬天,凌云堡杨家的老家主杨鹤去世了。


    此事曹风还特让周纯刚这个知府亲自代他去送吊唁。


    杨兴作为杨家五虎之一的幸存者,一度被曹风委任为地方豪帅。


    后来调任苍原县县尉一职,帮忙维持地方秩序。


    只是随着曹风一步步走到了云州节度使的高位。


    杨家这样的地方家族子弟与曹风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不像曹风势力弱的时候,经常和他们打交道。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曹风看到了杨兴,感慨不已。


    “想当初见到你的时候,你还是一介白身呢。”


    “现在也成为统领两三千兵马的指挥使了!”


    曹风询问杨兴道:“怎么样,这带兵还适应吗?”


    杨兴恭敬地回答:“回节帅的话!”


    “起初的时候带不好,不知道怎么带兵!”


    “去年我在讲武堂进修了一年,现在带兵已经游刃有余了!”


    曹风哈哈一笑。


    “看来讲武堂还是挺有用嘛!”


    曹风鼓励杨兴说:“好好干,你还年轻,前途光明!”


    “多谢节帅栽培!”


    杨兴抱拳说:“我一定好好带兵,不辜负节帅的厚望!”


    杨兴以前只不过是凌云堡杨家子弟。


    虽是杨家五虎之一,颇有一些武艺在身。


    可终究只能横行乡里,却上不得台面。


    现在则是不一样了。


    他已经成为云州节度府下辖辽西红河县乡兵营指挥使。


    已经成为了正儿八经的一名领兵将领!


    对于杨家而言,已经是足以光宗耀祖的官儿了!


    所以杨兴很感激曹风这个云州节度使!


    曹风指了指那些抡着锄头开荒的乡兵,询问杨兴:“现在乡兵营每天开荒种地,还能打仗吗?”


    “能!”


    杨兴拍着胸脯保证说:“节帅,我们的口号是拿起锄头能种地,拿起长刀能杀敌!”


    杨兴说着,吹响了自己挂在脖子上的一个哨子。


    “吁!”


    “吁!”


    尖锐的哨声响起。


    方才还在抡起锄头开荒的红河县三千乡兵在听到哨声后。


    他们迅速放下了锄头,抄起了摆放在一旁的兵刃,快速集结。


    片刻功夫。


    三千乡兵就集结完毕。


    “好,好!”


    “这动作挺利索!”


    看到这红河县乡兵营在如此短的时间完成集结整队,曹风脸上满是笑容。


    “节帅!”


    “您要不给将士们讲两句?”


    杨兴看向了曹风,充满期待。


    曹风如今可是云州节度府之主,乃是将士们最佩服的人。


    如若曹风能给他们讲几句,那能极大地提振士气。


    “行,那就讲两句!”


    面对杨兴的邀请,曹风笑了笑,当即答应了下来。


    他身为云州节度使。


    适当地在将士们面前露露脸,让他们认识认识自己,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