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遭遇

作品:《天下第一节度使

    大雨如注,倾泻而下。


    阳泉镇仿佛被浸泡在一片混沌的水泽之中,泥泞与血水交织,铺满了每一寸土地。


    阳泉镇的长街上,泥水横流,一具具尸体横七竖八地散落着,那是方才混战留下的痕迹。


    一队队幽州军、沧州军的军士正蜷缩在屋檐下躲雨。


    然而,雨势愈发猛烈。


    幽州军与沧州军的将士们浑身湿透,衣衫紧贴肌肤,宛如一只只落水的鸡,狼狈不堪。


    在一家客栈中,周围都是披坚执锐的护卫军士。


    大乾六皇子赵勇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裳,这才在长条凳上坐了下来。


    幽州军和沧州军在阳泉镇和辽西军的阿鲁营阿尔营爆发了遭遇战。


    双方围绕着阳泉镇打了一仗。


    沧州毕竟是大乾的势力范围。


    阿尔营和阿鲁营不敢恋战,加之敌情不明,主动退出了阳泉镇。


    六皇子赵勇他们占领了阳泉镇,总算是有了一个避雨的地方。


    “哒哒!”


    客栈外边响起了密集的马蹄声。


    幽州军都督崔永明翻身下马,大踏步地走上了客栈的台阶。


    他缓缓解下那件湿透至极、仿佛能拧出水来的战袍,随手将其抛给了身后的亲兵。


    他进入了客栈,躬身向六皇子赵勇禀报。


    “六殿下!”


    “辽西军的骑兵已经被我击退了!”


    得知在这里遭遇的辽西军已经被击退,赵勇的心里松了一口气。


    在这里突然遭遇大股的辽西军骑兵。


    若非大雨削弱了骑兵的战力,恐怕他们要吃大亏。


    现在六皇子赵勇迫切地想知道这一路辽西军骑兵的情况。


    “查探清楚他们的底细了吗?”


    “他们是从何处冒出来的?”


    “怎么突然到了阳泉镇?”


    幽州军都督崔永明回答:“六殿下,方才我们抓了几个俘虏,审问了一番。”


    “这一路辽西军骑兵并不是从东边的宿县过来的。”


    “他们是从北边的山区过来的。”


    六皇子赵勇面露惊容:“北边的山区过来的?”


    “对。”


    幽州军都督崔永明面色凝重地解释:“据抓住的几名胡人俘虏交代。”


    “他们有两营骑兵,约有三四千骑。”


    “他们这一次是为了追杀苏副都督他们而进入的沧州。”


    “据他们所说,苏副都督所部五千骑兵,已经全部被他们斩杀。”


    “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阳泉镇。”


    “是因为他们不想沿着原路返回,准备向东走大路回去。”


    六皇子赵勇听到这话后,脑中一片轰鸣。


    “你,你说什么?”


    “苏副都督他们已经全部被斩杀了??”


    赵勇满脸不可置信。


    “这怎么可能!”


    “苏副都督麾下有五千能骑善射的禁卫军精锐!”


    “他们哪怕吃了败仗,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肯定是俘虏故意夸大其词!”


    “俘虏在何处,我要亲自审问!”


    五千禁卫军骑兵是六皇子赵勇的依仗,他对其战力是非常自信的。


    这五千禁卫军骑兵都是由草原归附他们大乾的胡人组成。


    这些胡人弓马娴熟,战力不弱。


    可如今,这支精锐之师,竟被辽西军一举全歼。


    这残酷的现实,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六殿下,俘虏已经被我杀了。”


    “但是俘虏我是分开审问的,他们所说相差无几。”


    “况且苏副都督他们已经好些日子没有消息了。”


    幽州军都督崔永明神情严肃。


    “我觉得俘虏的八成是真的,苏副都督他们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了。”


    虽然崔永明觉得俘虏的口供是可信的。


    可六皇子赵勇却不愿意承认苏虎等人全军覆没的事实。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六皇子赵勇道:“我们现在不能偏信俘虏的一面之词!”


    “我现在更怀疑是俘虏故意散布这些谣言,想要动摇我们的军心!”


    “我相信苏副都督他们吉人自有天相,定不会有事的!”


    幽州军都督崔永明他们自然也不希望禁卫军副都督苏虎等人出事儿。


    “但愿俘虏说的是假话吧!”


    要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他们幽州军满打满算也就千余骑兵。


    这对阵辽西军,骑兵显得捉襟见肘。


    要是有苏虎的五千骑兵参战的话,那他们就能稳操胜券。


    众人虽不信禁卫军副都督苏虎部全军覆没。


    可是俘虏的话,还是让众人的心头笼罩了一层阴霾。


    特别是沧州境内出现了大量的辽西军,让他们忧心忡忡。


    “六殿下!”


    “如今宿县那边出现了大量的辽西军。”


    “现在阳泉镇也出现了辽西军的骑兵。”


    “从种种迹象看,这曹风对沧州图谋已久,势在必得!”


    幕僚梁文博此刻也面色格外凝重。


    “此地不宜久留。”


    “我们当速速返回沧州城,方为上策。”


    人的名树的影。


    辽西军早就声名在外。


    这一次更是横扫辽州,那凶猛的战力让所有人都不敢小觑。


    幕僚梁文博对辽西军是相当的忌惮。


    特别是先前他们在阳泉镇与辽西军骑兵爆发了遭遇战。


    他们先进入阳泉镇的两千多人当场就被对方击溃。


    幸得幽州军都督崔永明率千余骑及时驰援,方将其击退。


    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辽西军大军压境。


    幕僚梁文博觉得,他们当从速撤回沧州州城才稳妥。


    “梁先生说得不错!”


    “此地不宜久留!”


    六皇子赵勇此刻如坐针毡,不安的情绪在胸中翻涌。


    特别是辽西军骑兵出现在这里,让他心里很是不安。


    “即刻启程!连夜撤回沧州城!”


    六皇子赵勇的目光投向了浑身湿淋淋的幽州军都督崔永明。


    “崔都督。”


    “这断后阻击辽西军骑兵的差事,就交给你们幽州军了。”


    “你们一定要挡住这些辽西军骑兵,掩护大军安然退回沧州城。”


    沧州军是一些州兵,军纪松散,战力孱弱。


    要他们护送粮草辎重尚可。


    可派他们去和辽西军骑兵打仗,搞不好会一触即溃。


    所以六皇子将掩护大军撤退的差事交给了幽州军都督崔永明。


    幽州军属于营军。


    他们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比沧州军强不少。


    况且他们还有一支千余人的骑兵,足以承担掩护全军的任务。


    “六殿下放心!”


    “我定竭尽全力阻击辽西军骑兵,护得殿下周全!”


    幽州军都督崔永明虽不情愿,可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现在这一路军队中,除了他的幽州军尚有战力外。


    六殿下的两三百禁卫军亲卫和沧州军恐怕都不是对方的对手。


    “殿下,宜早不宜迟。”


    “要走现在就马上出发!”


    幽州军都督崔永明解释说:“现在下着大雨,道路泥泞。”


    “这不利于辽州军骑兵冲杀尾追。”


    “一旦天晴,到时候就麻烦了。”


    崔永明手下虽有千余骑幽州军骑兵。


    可辽西军的骑兵比他们多,至少有三千多骑。


    若真打起来,他们肯定不是对手。


    他只能与对方缠斗,迟滞对方。


    如今,他们唯一的优势便是天气。


    大雨滂沱,对方骑兵难以驰骋,强弓劲弩亦难发挥威力。


    若天气放晴,此战便难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