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请罪

作品:《天下第一节度使

    沧州城东十里处。


    一座庞大的兵营拔地而起。


    辕门高耸,哨塔林立。


    辽西军的战旗猎猎作响。


    披坚执锐的巡逻骑兵往来驰骋,营外戒备森严。


    中军大帐内。


    兵马使秦川稳坐在主位之上,面色严肃。


    李破甲、曹洪等一众将领肃立在大帐内,气氛沉闷而压抑。


    阿鲁营指挥使韩锐甲衣残破、满脸血污,跪伏在地。


    他正心情沉重地向秦川等人禀报丢失沧州州城的详情。


    “我们攻入沧州州城后,守军已经四散溃逃。”


    “我和曹军兄弟约定,他们守卫西城和北城池。”


    “我们阿鲁营守卫东城和南城。”


    “我们进城后,迅速派人接管各处城门,府库和衙门,把守街道,恢复城内秩序,张贴安民告示。”


    “起初一切顺利。”


    “可谁知道天刚擦黑,曹军兄弟就派人通报,说有一股数目不明的青州军正朝着沧州城扑来。”


    “我得到此消息后,迅速下令集结兵马准备御敌。”


    “可我们的兵马分散在城内各处,一时间收拢不起来。”


    “这一股青州军来得很快。”


    “当我在集结兵马的时候,西边就已经打起来了。”


    韩锐对秦川他们道:“我后来才得知。”


    “有大量的百姓拥挤在西门附近要出城,曹军兄弟他们没有及时关闭城门,被青州军乘虚而入。”


    “曹军兄弟驰援西门时,遭遇青州军围攻,力战身亡。”


    “我率部在城内与青州军血战一个多时辰。”


    “因城内地形狭窄,我阿鲁营皆为骑兵,与青州军交战时,腾挪冲杀受限,以致节节败退。”


    “为避免全军覆没,我决定弃城,保存我军实力。”


    “我率领阿鲁营和一部阿尔营的将士经过一番冲杀后,从北门冲杀了出来。”


    说到此处,韩锐的声音更加低沉。


    “战事爆发得仓促,分散在城内各处还有不少将士来不及撤出,被堵在城内了。”


    “估计他们已经凶多吉少。”


    “除此之外,曹军兄弟也被青州军所杀。”


    “这一仗,我们阿鲁营和阿尔营损失惨重,仅有一千五百骑随我冲了出来。”


    “这一次丢失了沧州城,还折损了这么多将士,我有罪。”


    韩锐想到那些将士惨死在青州军的刀下,他就自责不已。


    “要不是我轻敌大意,将将士们都分散在城内各处,也不会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我们一路高歌猛进,打了不少胜仗,以至于轻视了敌人。”


    “原以为沧州城四周已无强敌环伺,不料竟疏于防范。”


    “谁料青州军骤然兵临城下,令我等猝不及防。”


    “此战全都是我的过错,还请兵马使大人降罪。”


    “我愿意接受军法处置。”


    韩锐说着,跪伏在地,满脸的愧疚色。


    “只是有无数的将士惨死在青州军手里,还请兵马使大人为他们复仇。”


    韩锐讲述了此次他们丢掉了沧州城的前因后果。


    众将听了后,都没有吭声。


    事实上不仅仅韩锐轻敌了。


    包括他们自己也轻敌了。


    他们辽西军这一两个月连战连胜,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他们在阳泉镇更是以少胜多,击败了沧州军和幽州军,活捉了大乾六皇子。


    可谁能想到,他们会在沧州城栽这么大的一个跟头呢。


    看到跪在地上请罪的韩锐。


    兵马使秦川并没有下令将他军法处置。


    “韩指挥使。”


    “事情的缘由我都清楚了。”


    秦川对韩锐道:“这一次兵败沧州城,你这个领兵的指挥使的确是难辞其咎。”


    “但此次战败,也不能全然怪你。”


    秦川说着,环顾了一圈众人。


    “此次不仅是你轻敌了,我也轻敌大意了。”


    “不曾想到,朝廷青州军来得如此之快,战力如此之强。”


    “此次战败,我也有责任。”


    “你能当机立断,主动放弃沧州城,保存了一千五百多骑将士,做得很对。”


    “你们若是留在城内,这一千五百骑,怕是都要葬送在城里了。”


    秦川很清楚。


    城内地形不利于骑兵作战。


    一旦骑兵失去了腾挪回旋空间,那就像是掉进渔网的鱼,难逃覆灭。


    韩锐能在那样的情况下当机立断,果断放弃到手的沧州城,保存实力。


    实际上韩锐当时肯定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主动放弃沧州城,实需极大勇气。


    兵马使秦川的一番安慰的话,让韩锐的心里好受了不少。


    “此次我军战败,非你一个人之过,你也不要太内疚自责。”


    秦川安抚韩锐说:“至于如何追究战败之罪,那是战后的事了。”


    “我相信到时候节帅自有决断。”


    “这战事还没结束,我希望你能振作精神,收拢兵马,整顿将士,做好随时上阵接敌的准备。”


    秦川并没有当众撤换掉韩锐这个阿鲁营指挥使。


    毕竟在那样的情况下,韩锐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虽因轻敌吃了大亏,但好歹还带出一千五百余将士。


    接下来的这场仗,还得靠他们这些骑兵。


    本就吃了一场败仗,如今又把他们的指挥使给撤了。


    那阿鲁营的士气,怕是要瞬间崩塌。


    士气,只能鼓不能泄。


    一旦士气崩了,人心散了,阿鲁营的骑兵短时间内怕是难有作为。


    若能给他们一个将功赎罪、报仇雪恨的机会。


    他坚信,韩锐他们定会感激涕零,届时作战定会更加卖力。


    “即日起,阿尔营幸存将士,也暂时并入阿鲁营,归你调遣。”


    “末将遵命!”


    秦川没有对他进行军法处置,也没有大发雷霆。


    这让已经做好处死准备的韩锐感激涕零。


    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重振旗鼓,报仇雪恨。


    “你且先下去好好歇息。”


    “末将告退。”


    韩锐这几天一直在行军打仗,还差一点死在城内。


    尤其是吃了败仗,让他压力倍增。


    如今如释重负,只觉浑身绵软无力。


    他当即告退,离开了中军大帐。


    韩锐刚走,左都指挥使李破甲就忍不住地爆了粗口。


    “他娘的!”


    “别让我碰到张虎臣这个狗日的!”


    “要是让我碰上,我定要将他千刀万剐,以泄我心头之恨!”


    他们从韩锐口中得知,此次突袭他们的青州军领兵将领,正是张虎臣。


    张虎臣曾在辽西军效力,与他们称兄道弟,关系匪浅。


    他调任青州都指挥使后,他们彼此还有书信往来。


    这逢年过节,张虎臣和他们也会互相送一些礼,以联络感情。


    可自从他们在定州与朝廷撕破脸后,张虎臣便判若两人。


    他不仅在公开场合抨击他们的节帅和辽西军,更断绝了与他们的关系。


    对于张虎臣的这些行为,他们当时只是骂了几句,并未在意。


    他们只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此后井水不犯河水。


    但尚未到刀兵相见、生死大仇的地步。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


    张虎臣这位曾经与他们称兄道弟人,见到他们辽西军,一点情面都不讲,直接下死手。


    张虎臣不仅带兵从他们手中夺走了沧州城。


    阿尔营指挥使曹军更是死在他的手里。


    这让曹洪、李破甲等人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