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僵持!
作品:《天下第一节度使》 恰在此时,城头那些被俘虏的辽西军将士挣扎着发出震天呼喊。
“兵马使大人!”
“我们不幸被俘,我们给辽西军丢脸了!”
“不要管我们的死活!”
“我们要是死了,还请妥善照顾我们的家眷即可!”
“他们要杀便杀,我们认了!”
“是啊!”
“不要管我们的死活!”
“我们要是死了,记得给我们报仇!”
“......”
辽西军的待遇一向优厚。
哪怕被俘虏的这些将士属于乡兵营的。
可他们要是战死,家眷也能拿到一笔丰厚的抚恤。
他们在黑夜混战中被青州军俘虏,他们也觉得窝囊。
如今更是被当成了威胁他们辽西军的筹码,他们更觉得过意不去。
所以他们宁愿死,也不愿意窝窝囊囊地被换回去,一辈子抬不起头。
秦川原本是想拿六皇子作为筹码,夺回沧州城的。
可现在局面陷入了僵持。
“兵马使大人!”
“他们既然不顾六皇子赵勇的死活,那就杀了赵勇祭旗!”
“我请求领兵攻城!”
曹洪眼圈泛红,抱拳请战。
“我弟弟小军死在了张虎臣的手里,此乃不共戴天的血仇!”
“我要攻进沧州城,拿张虎臣的首级祭奠我弟弟的在天之灵!”
曹风、曹阳、曹洪、曹军,自幼便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关系极为亲密。
曹军年纪最小,平日里虽有些毛躁。
可他们与帝京其他权贵子弟发生冲突的时候,这个小弟从没退缩过。
他们曹家子弟一贯团结,对于这个小弟也疼爱有加。
曹军的父亲曹海在定州战事中阵亡,他又是曹海家的独苗。
现在也阵亡在了沧州城,连个子嗣都没留下。
他们这一支,算是彻底断了香火。
曹洪现在恨不得将张虎臣给撕了!
李破甲也站出来附和。
“兵马使大人!”
“张虎臣对我辽西军知根知底,如今他站在朝廷的那边对我们下死手!”
“此人不除,必成我们的心腹大患!”
“既然城头的弟兄已经心存死志,那我们何必再等待!”
李破甲也抱拳请命道:“我愿意领兵为先锋,攻入沧州城,除掉此人!”
兵马使秦川看了一眼神情悲痛的曹洪和义愤填膺的李破甲,面色阴晴不定。
在沉默了一阵后。
秦川抬手示意安静。
“你们的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
“我现在也恨不得冲进沧州城去,手刃张虎臣,为死去的曹军兄弟和我辽西军将士报仇雪恨!”
秦川安抚着曹洪等人道:“可打仗,绝非儿戏。”
“你们都是统兵大将,切不可意气用事。”
“沧州城城墙高耸且坚固,若贸然攻城,势必会造成更多伤亡。”
“况且青州军已经到了沧州城,那朝廷的各路兵马恐怕也距此也不远了。”
“当前敌情尚不明朗。”
“我们贸然攻城,不是明智之举。”
“万一我们攻城不利,反而会再次重挫我军士气。”
“若要出战,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切不可贸然行事。”
秦川原本想拿六皇子胁迫对方,顺势轻而易举地夺取沧州城。
可现在这一计划无法施行。
面对李破甲等人攻城的请战,秦川深思熟虑后,觉得时机不成熟。
他还是压下了内心里攻城的冲动。
他们辽西军这几个月的仗打得太顺了,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这就滋长了他们辽西军上下骄横轻敌的思想。
这一次他们在沧州城吃了大亏,让秦川也猛然警醒。
他们辽西军战力虽强,可也并非所向无敌。
要是再不收敛骄横轻敌的思想,那恐怕还要吃大亏的。
他们这两年的势力的确是膨胀得很快,可他们的底子也很薄。
朝廷战败一次两次,很快就能卷土重来。
他们不一样。
他们要是遭遇重创,恐怕几年都翻不了身。
要是休养生息几年,能恢复元气还好。
就怕遭遇重创后,直接分崩离析了。
秦川心中洞若观火。
当下,无论是草原上的胡人,还是那些追随节帅的大乾将领。
他们之所以跟着自家节帅,并不是他们有多么忠诚。
其中还掺杂着诸多的利益考量。
辽西军蒸蒸日上,他们追随节帅,自然也能分得一杯羹。
无论是权势地位,还是土地宅邸。
至少,他们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朝廷那边的好位置轮不到他们,因此,还不如留在此处。
倘若自家节帅有朝一日推翻朝廷,他们还能成为从龙之臣。
这一切,都建立在辽西军始终强大稳固的基础之上。
一旦辽西军遭遇几次重挫,或者前途变得黯淡无光。
那么,辽西军内部势必会产生分裂与动荡。
一些意志不坚定者,恐怕就要另寻出路了。
倘若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他们而言才是最致命的。
毕竟,大乾朝廷才是正统所在。
辽西军始终缺乏大义名分。
如今,全靠节帅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
实际上,这种凝聚力是极为脆弱的。
倘若节帅不能带领辽西军不断取胜,不断扩充地盘与势力。
那自然也无法再像以前那般凝聚所有人,内部就会分崩离析。
届时,辽西军这艘大船,恐怕会瞬间土崩瓦解。
因此现在他们最重要的不是为曹军和死伤的将士复仇。
他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稳住局势,调整部署。
避免再次遭受重创。
一旦再次遭受重创,内部必将受到严重冲击。
如今贸然攻城,若再次失利,那局面就会变得很糟糕,对他们极其不利。
到时候反而会助长敌人的嚣张气焰。
当然了。
拿六皇子去换那些被俘虏将士的性命,也不是他能做决定的。
他需要请示节帅。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秦川安抚曹洪他们说:“这一笔账先给张虎臣他们记下来!”
“回头再给他算账!”
“你们都是我辽西军的大将,我希望你们顾全大局,不要意气用事。”
“我们当务之急是搞清楚此次朝廷派遣了多少兵马过来!”
“只有摸清楚朝廷的底细,我们才能制定应对之策。”
曹洪与李破甲听闻兵马使秦川的一番话后,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心里虽咽不下这口气,可也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
他们是领兵大将,当顾全大局,不能意气用事。
“这笔账,暂且记在张虎臣头上!”
曹洪咬牙切齿地道:“他日我必定手刃此贼,为我兄弟和死去的将士报仇!”
李破甲盯着城头的张虎臣,眸子里满是杀意,不再提请战攻城的事情了。
兵马使秦川见二人情绪渐趋平稳,紧绷的神经也随之松弛下来。
他松了一口气。
要是他们嚷嚷着必须攻城报仇,那事情就有些棘手了。
好在他们辽西军的将领都是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之人。
在安抚好了曹洪和李破甲后,秦川缓缓开口。
“我们先回营,一切从长计议!”
眼见局势陷入僵持,兵马使秦川当机立断,下令撤兵回营。
“遵命!”
返回兵营后,秦川即刻派人快马加鞭,将此处情况上报节帅曹风。
与此同时。
他也召集将领们,临时开了一次军务会议。
“马上多派斥候,向西查探!”
“同时联系密探司,要尽快摸清楚朝廷此番的兵马布置。”
“查探清楚后,马上上报!”
“遵命!”
“驻扎在沧州城外的各营兵马,提高戒备,随时做好与敌接战的准备,不得懈怠!”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