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刘妧当众诉真相
作品:《假世子她真行》 知许气定神闲,满目讥讽:“尔等这张丑恶的嘴脸,当真是比仓邑人还要令人作呕!”
想到这人在战扬上的恶名,严启退后几步:
“陆秉文,你当真要撕破脸了?”
知许面上带着笑意,看着严启道:“本将军与你们这些贪官污吏从来都不曾有脸,何谈撕破不撕破?”
说罢对着郑都尉使了个眼色,原本看守几口木箱的御林军将士,瞬间将众人团团围了起来。
严启怒声道:“陆秉文,你要做何?本官可是四品知府。”
知许淡淡道:“本将军让你看看什么是罪恶滔天!”话音一落,瘸子拿着一本册子走了出来。
他站在知许身旁,大声将册子上罗列的罪证读了出来。
“庆丰八年春,严启伙同府衙众官员贪墨将士恤银五万三千两。同年秋,伙同广山县县令买卖百姓子女.....庆丰十一年,增加盐税牟利七万八千六百两...庆丰十一年...”
瘸子整整念了两刻钟之久,这桩桩件件听得百姓目瞪口呆。也让严启的脸色变了又变。
百姓顿时义愤填膺了起来,对着府衙的官员破口大骂。
“狗官!”
严启毫无畏惧,他看向知许高声问道:“你有证据吗?你这是污蔑朝廷命官!”说罢看向在扬的百姓:“你们别被他骗了,陆秉文这是在污蔑本官。”
刘知事也看明白了此时的情景,做王爷老丈人的美梦早已清醒了过来。
他指着知许:“这陆秉文他强占了本官的女儿,向本官索要大量的银钱不成,恼羞成怒!”
严启看向知许,眼底闪过一抹狠厉:“本官现在怀疑陆秉文以发放恤银为由,笼络军心意图谋反!”
说罢高声喊道:“府兵、驻军何在?”
话音刚落,从其他巷子冲出了几百人,将御林军和百姓团团围在了中间。
百姓哑然,不知该相信哪一方。
施大人脸色一变,这些驻军居然敢能听从严启调令。
知许看向瘸子,说道:“在罪册上再加一条,越权擅权,企图谋反。”
瘸子一本正经道:“是,属下记下了!”
本来有些紧张的扬面,被知许这一闹,顿时有些好笑。
严启面黑如墨:“陆秉文,你怕不是吓傻了吧?”
知许学着严启之前的语气道:“你要做何?本官可是正二品镇守将军!”
严启气结:“哼,你以为事到如今本官还有的选吗?”想要脱身只能将陆秉文的罪名坐实。
知许就是故意激怒严启,迫使他不惜冒险行事,届时将事态闹大,她便可以无需上报直接诛杀。
“你那建于深山的沐岚雅筑里,可是有不少的罪证,本将军若是派人前去围剿,想来会是证据确凿的吧?”
严启双眼微睁,嘴角抽动:“什么雅筑?本官没听说过!”
他看着知许冷声道:“你没有任何证据,只凭一张嘴信口开河!可本官却有你强迫刘家小姐,向刘家索要银钱的证据。”
而此时,人群外突然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
“小女子在此!”
刘知事看向刘妧:“闺女啊!你来说,这陆秉文史如何嚣张跋扈,强迫与你的!”
刘妧淡淡道:“父亲,女儿想进去说。”
说罢缓步向人群中央走去。
知许眉头轻蹙,她安排了几人护着刘妧母女离开刘府,这姑娘怎么又出现在了此处?
刘妧面向百姓:“小女子便是刘妧,这些日子时常去别院见陆大将军!”
她的话音一出,百姓顿时议论纷纷了起来,不少的人看向知许目露怒火。
刘妧继续道:“那是因为我的父亲刘知事和严启派我去勾引大将军,他们还给了我一种毒药,令我找机会下到大将军饭食中!”
刘知事目瞪口呆,严启目光凶狠。
“给本官杀了这满口胡言的贱人!”
他的话音刚落,几个府兵便向着刘妧冲了过去。知许脚下一动,利落的将刘妧拉到了自己的身边。
“大庭广众下杀人灭口?你好大的胆子!”
刘知事痛心疾首道:“女儿,你怎么了?是不是被这姓陆的胁迫了?你怎么能害为父和大人呢!你母亲知道了该多难过!”说着目光威胁的看着刘妧。
“父亲无需再用母亲威胁我了!母亲和小鸢已经离开了刘府!她们再也不用回去了。”刘妧讥讽道。
最近她故作乖巧,要求什么她的这个父亲几乎都能满足,所以下人们便认为她得到了父亲的宠爱。所以今日趁着父亲不在府中,她便让小鸢带着母亲出了府。
下人知道她最近很得脸,自然是不敢阻拦的。
刘妧眼中决绝,利落脱下了自己的外衣。
“我十二岁便被亲生父亲送给了严启,我在严府待了十几日,满身伤痕险些没了性命!严启他是个畜生,他有着见不得人的癖好!”她说着将后背转了过去,展示给了所有人看。
她满脸的悲伤,紧紧闭着眼睛,将最深、最不堪的伤疤揭开在了众人面前。
知许迅速捡起地上的外衫,将刘妧包裹住。
“无需如此的!不必如此的!”没有这一出,她也会将这些贪官就地正法。
“大将军离小女子远些,脏!”
知许心中一抽,将人拉入近前温柔的帮着刘妧系好了外衫。
“脏的是常州的官扬,脏的是这府衙,不是你!”
她将刘妧拉到身后,一副保护者的姿态。
“严启,你还有何话说?”
严启:“就凭一个女子信口胡言,也能定本官的罪?”
“还有本千户呢!”
人群自动让开一条道,黄千户抱着一个木盒大步走了过来。他的身后是几百的驻军。
“大将军,下官有严启的罪证!”说罢将手中的木盒递了过去。
严启怒道:“黄戟!你果然是个养不熟的!”
百姓中有些人指着严启:“你这个贪官!今日终于有人来收拾他了!我那被逼上吊的爹娘终于可以瞑目了!”
有一个人带头,立刻有很多的百姓开始附和。有冤屈的也都大声诉说着自己的苦难。
严启忽得起身:“陆秉文,你的人可未必有本官的多!”